3.3.4 磚砌體的施工工藝
磚砌體的施工過程有:抄平、放線、擺磚、立皮數桿和砌磚、清理等工序。

圖3-21 平拱式過梁
1.抄平
砌墻前,應在基礎防潮層或樓面上定出各層標高,并用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找平,使各段磚墻底部標高符合設計要求。找平時,需使上下兩層外墻之間不致出現明顯的接縫。
2.放線
根據龍門板上給定的軸線及圖紙上標注的墻體尺寸,在基礎頂面上用墨線彈出墻的軸線和墻的寬度線,并分出門洞口位置線。
3.擺磚
擺磚是指在放線的基面上按選定的組砌方式用干磚試擺,又稱撂底。一般在房屋外縱墻方向擺順磚,在山墻方向擺丁磚,擺磚由一個大角擺到另一個大角,磚與磚間留10mm縫隙。擺磚的目的是為了校對所放出的墨線在門窗洞口、附墻垛等處是否符合磚的模數,以盡可能減少砍磚,并使砌體灰縫均勻,組砌得當。
4.立皮數桿和砌磚
皮數桿是指在其上劃有每皮磚和磚縫厚度,以及門窗洞口、過梁、樓板、預埋件等標高位置的一種木制標桿,如圖3-22所示。它是砌筑時控制砌體豎向尺寸的標志,同時還可以保證砌體的垂直度。

圖3-22 皮數桿示意圖
1—皮數桿;2—準線;3—竹片;4—圓鐵釘
皮數桿一般立于房屋的四大角、內外墻交接處、樓梯間以及洞口多的地方,大約每隔10~15m立一根。皮數桿的設立,應由兩個方向斜撐或鉚釘加以固定,以保證其牢固和垂直。一般每次開始砌磚前應檢查一遍皮數桿的垂直度和牢固程度。
砌磚的操作方法很多,各地的習慣、使用工具也不盡相同,一般宜采用“三一砌磚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并隨手將擠出的砂漿刮去的砌筑方法。此法的特點是:灰縫容易飽滿、粘結力好、墻面整潔。砌磚時,應根據皮數桿先在墻角砌4~5皮磚,稱為盤角,然后根據皮數桿和已砌的墻角掛線,作為砌筑中間墻體的依據,以保證墻面平整。一磚厚的墻單面掛線,外墻掛外邊,內墻掛一邊;一磚半及以上厚的墻都要雙面掛線。
5.清理
當該層磚砌體砌筑完畢后,應進行墻面、柱面和落地灰的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