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土建施工員
  • 周永
  • 2345字
  • 2020-09-17 18:41:06

3.3.2 砌磚的技術要求

1.磚基礎

磚基礎砌筑前,應先檢查墊層施工是否符合質量要求,然后將墊層表面的浮土及垃圾清除干凈。砌基礎時可依皮數桿先砌幾皮轉角及交接處部分的磚,然后在其間拉準線砌中間部分。如果磚基礎不在同一深度,則應先由底往上砌筑。在磚基礎高低臺階接頭處,下臺面臺階要砌一定長度(一般不小于500mm)實砌體,砌到上面后和上面的磚一起退臺,如圖3-10所示?;A墻的防潮層,如果設計無具體要求,宜用1∶2.5的水泥砂漿加適量的防水劑鋪設,其厚度一般為20mm。抗震設防地區的建筑物,不用油氈做基礎墻的水平防潮層。

img

圖3-10 磚基礎高低接頭處砌法

2.磚墻

1)全墻砌磚應平行砌起,磚層必須水平,磚層正確位置除用皮數桿控制外,每樓層砌完后必須校對一次水平、軸線和標高,在允許偏差范圍內,其偏差值應在基礎或樓板頂面調整。

2)磚墻的水平灰縫應平直,灰縫厚度一般為10mm,不宜小于8mm,也不宜大于12mm。豎向灰縫應垂直對齊,對不齊而錯位,稱為游丁走縫,影響墻體外觀質量。為保證磚塊均勻受力和使塊體緊密結合,要求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厚薄均勻。砂漿的飽滿程度以砂漿飽滿度表示,用百格網檢查,要求飽滿度達到80%以上。豎向灰縫應飽滿,可避免透風漏雨,改善保溫性能。

3)磚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內外墻分砌施工。在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及8度以上地區,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普通磚砌體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圖3-11),多孔磚砌體的斜槎長高比不應小于1/2。斜槎高度不得超過一步腳手架的高度。

非抗震設防及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7度地區的臨時間斷處,當不能留斜槎時,除轉角處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須做成凸槎,且應加設拉結鋼筋,拉結鋼筋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每120mm墻厚放置1φ6拉結鋼筋(120mm厚墻應放置2φ6拉結鋼筋)。

②間距沿墻高不應超過500mm,且豎向間距偏差不應超過100mm。

③埋入長度從留槎處算起每邊均不應小于500mm,對抗震設防烈度6度、7度的地區,不應小于1000mm。

④末端應有90°彎鉤(圖3-12)。

img

圖3-11 斜槎圖

img

圖3-12 直槎

隔墻與墻或柱如不同時砌筑而又不留成斜槎時,可于墻或柱中引出陽槎,并于墻或柱的灰縫中預埋拉結筋(其構造與上述相同,但每道不得少于2根)。抗震設防地區建筑物的隔墻,除應留陽槎外,沿墻高每500mm配置2φ6鋼筋與承重墻或柱拉結,伸入每邊墻內的長度不應小于500mm。

磚砌體接槎時,必須將接槎處的表面清理干凈,澆水濕潤,并應填實砂漿,保持灰縫平直。

4)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應選用整磚砌筑,半磚和破損的磚,應分散使用于墻心或受力較小部位。

5)不得在下列墻體或部位設置腳手眼:

①120mm厚墻、清水墻、料石墻、獨立柱和附墻柱。

②過梁上與過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圍及過梁凈跨度1/2的高度范圍內。

③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

④門窗洞口兩側石砌體300mm,其他砌體200mm范圍內;轉角處石砌體600mm,其他砌體450mm范圍內。

⑤梁或梁墊下及其左右各500mm的范圍內。

⑥設計不允許設置腳手眼的部位。

⑦輕質墻體。

⑧夾心復合墻外葉墻。

6)在墻上留置臨時施工洞口,其側邊離交接處墻面不應小于500mm,洞口凈寬度不應超過1m。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的地區建筑物的臨時施工洞口位置,應會同設計單位確定。臨時施工洞口應做好補砌。

7)240mm厚承重墻的每層墻的最上一皮磚,磚砌體的階臺水平面上及挑出層,應整磚丁砌;隔墻與填充墻的頂面與上層結構的接觸處,宜用側磚或立磚斜砌擠緊。

8)設有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的抗震多層磚混結構房屋,應先綁扎構造柱鋼筋,然后砌磚墻,最后澆筑混凝土。墻與柱應沿高度方向每500mm設2φ6鋼筋(一磚墻),每邊伸入墻內的長度不應小于1m;構造柱應與圈梁連接;磚墻應砌成馬牙槎,每一個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超過300mm或五皮磚高,馬牙槎從每層柱腳開始,應先退后進,進退相差1/4磚,如圖3-13所示。該層構造柱混凝土澆完之后,才能進行上一層的施工。

img

圖3-13 構造柱拉結鋼筋布置及馬牙槎示意圖

9)磚砌體相鄰工作段的高度差,不得超過樓層的高度,也不宜大于4m。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設在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或門窗洞口處。砌體臨時間斷處的高度差不得超過一步腳手架的高度。

10)磚墻每天砌筑高度以不超過1.8m為宜,雨天施工時,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2m。

11)尚未施工樓面或屋面的墻或柱,其抗風允許自由高度不得超過表3-9的規定。如超過表中限值時,必須采用臨時支撐等有效措施。

表3-9 墻、柱的允許自由高度(m)

img

注:1.本表適用于施工處相對標高H在10m范圍的情況。如10m<H≤15m,15m<H≤20m時,表中的允許自由高度應分別乘以0.9、0.8的系數;如H>20m時,應通過抗傾覆驗算確定其允許自由高度。
2.當所砌筑的墻有橫墻或其他結構與其連接,而且間距小于表中相應墻、柱的允許自由高度的2倍時,砌筑高度可不受本表的限制。
3.當砌體密度小于1300kg/m3時,墻和柱的允許自由高度應另行驗算確定。

3.空心磚墻

空心磚墻砌筑前應試擺,在不夠整磚處,如無半磚規格,可用普通黏土磚補砌。承重空心磚的孔洞應呈垂直方向砌筑,且長圓孔應順墻方向。非承重空心磚的孔洞應呈水平方向砌筑。非承重空心磚墻,其底部應至少砌三皮實心磚,在門口兩側一磚長范圍內,也應用實心磚砌筑。半磚厚的空心磚隔墻,如墻較高,應在墻的水平灰縫中加設2φ8鋼筋或每隔一定高度砌幾皮實心磚帶。

4.磚過梁

磚平拱應用不低于MU7.5的磚與不低于M5.0的砂漿砌筑。砌筑時,在過梁底部支設模板,模板中部應有1%的起拱。過梁底模板應待砂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50%以上,方可拆除。砌筑時,應從兩邊對稱向中間砌筑。

鋼筋磚過梁其底部配置3φ6~φ8鋼筋,兩端伸入墻內不應少于240mm,并有90°彎鉤埋入墻的豎縫內。在過梁的作用范圍內(不少于六皮磚高度或過梁跨度的1/4高度范圍內),應用M5.0砂漿砌筑。砌筑前,先在模板上鋪設30mm厚1∶3水泥砂漿層,將鋼筋置于砂漿層中,均勻擺開,接著逐層平砌磚層,最下一皮應丁砌,如圖3-14所示。

img

圖3-14 鋼筋磚過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纳雍县| 宝应县| 邢台县| 丁青县| 和静县| 绥江县| 额敏县| 松潘县| 邹城市| 德格县| 黄石市| 平远县| 孟州市| 虹口区| 红桥区| 工布江达县| 太白县| 克拉玛依市| 临颍县| 容城县| 鄯善县| 石狮市| 蒙山县| 阿巴嘎旗| 永宁县| 台湾省| 大宁县| 封丘县| 开阳县| 乌海市| 清丰县| 荔浦县| 大同市| 栾川县| 大悟县| 灵宝市| 田林县| 兴山县| 新安县| 杭锦旗| 迁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