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水準測量
2.1 水準測量概述
2.1.1 水準測量原理
水準測量是利用能夠提供水平視線的儀器——水準儀,同時借助水準尺,測定地面上兩點之間的高差,再由已知點的高程推算未知點高程的一種測定高程的方法。
如圖2-1所示,已知A點的高程HA,欲求B點的高程HB,在A、B兩點間安置水準儀,分別讀取豎立在A、B兩點上的水準尺讀數a和b,由幾何原理可知A、B兩點間的高差為:


圖2-1 水準測量原理
測量工作一般是由已知點向未知點方向進行的,即圖2-1中,由已知點A向待求點B進行,則稱A點為后視點,其上水準尺的讀數a為后視讀數;B點為前視點,其上水準尺的讀數b為前視讀數。a、b的真實意義分別為水平視線到后視點A和前視點B的高度。由此可知,兩點之間的高差等于后視讀數減去前視讀數。
由圖2-1和式(2-1)不難看出:
當a>b時,hAB>0,B點比A點高;a<b時,hAB<0,B點比A點B低;a=b時,hAB=0,B點與A點同高。
由圖2-1可知,B點的高程為:

按式(2-2)直接利用高差hAB計算B點高程,稱為高差法。
從圖2-1中可以看出,HA+a為視線高程Hi,則式(2-2)還可寫為:

在實際工程測量中,當安置一次水準儀需測定多個前視點高程時,通常可以先計算出水準儀的視線高程Hi,再由視線高程Hi推算出B點的高程Ha。按式(2-1)利用儀器視線高程Hi計算B點高程的方法通常稱為儀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