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四口”防護安全技術
1.樓梯口、電梯井口防護
(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 80—1991規定:進行洞口作業以及因工程工序需要而產生的,使人與物有墜落危險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其他洞口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按規定設置防護設施。
(2)梯口應設置防護欄桿;電梯井口除設置固定柵門處(門柵高度不低于1.5m,網格的間距不應大于15cm),還應在電梯井內每隔兩層(不大于10cm)設置一道安全平網。平網內不能有雜物,網與井壁間隙不大于10cm。當防護高度超過一個標準層時,不得采用腳手板等木質材料做水平防護。
(3)防護欄桿、防護柵門應符合規范規定,整齊牢固與現場規范化管理相適應。防護設施應安全可靠、整齊美觀,能周轉使用。
2.預留洞口坑井防護
(1)按照《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 80—1991規定,對孔洞口(水平孔洞短邊尺寸大于25cm的,豎向孔洞高度大于75cm的)都要進行防護。
(2)各類洞口的防護具體做法,應針對洞口大小及作業條件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分別進行設計規定,并在一個單位或在一個施工現場形成定型化。
(3)較小的洞口可臨時砌死或用定型蓋板蓋嚴;較大的洞口可采用貫穿于混凝土板內的鋼筋構成防護網,上面滿鋪竹笆或腳手板;邊長在1.5m以上的洞口,張掛安全平網并在四周設防護欄或按作業條件設計合理的防護措施。
3.通道口防護
(1)防護棚頂部材料可采用5cm厚小板或相當于1.5cm厚木板強度的其他材料,兩側應沿欄桿架用密目式安全立網封嚴。出入口處防護棚的長度應視建筑物的高度而定,符合墜落半徑的尺寸要求。
建筑高度:h=2~5m時,墜落半徑R為2m。
h=5~15m時,墜落半徑R為3m。
h=15~30m時,墜落半徑R為4m。
h>30m時,墜落半徑R為5m以上。
(2)防護棚上嚴禁堆放材料,若因場地狹小,防護棚兼做物料堆放架時,必須經計算確定,按設計圖紙驗收。
(3)當使用竹笆等強度較低材料時,應采用雙層防護棚,以對落物起到緩沖作用。
4.陽臺、樓板、屋面等臨邊防護
(1)防護欄桿用上、下兩道橫桿及欄桿柱組成,上桿離地高度為1.0~1.2m,下桿離地高度為0.5~0.6m。橫桿長度大于2m時,必須加設欄桿柱。
(2)欄桿柱的固定及其與橫桿連接,其整體構造應使防護欄桿在上桿任何處都能經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
(3)防護欄桿必須自上而下用密目網封閉,或在欄桿下邊設置嚴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擋腳板。
(4)當臨邊外側臨街道時,除設置防護欄桿外,敞口立面必須采取滿掛密目網做全封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