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建筑施工安全“三寶”、“四口”
3.2.1“三寶”防護安全技術
1.安全帽
(1)在發生物體打擊的事故分析中,由于不戴安全帽而造成傷害者占事故總數的90%。
(2)安全帽標準包含以下內容:
1)安全帽是防沖擊的主要用品,它采用具有一定強度的帽殼和帽襯緩沖結構組成,可以承受和分散落物的沖擊力,能避免或減輕由于雜物高處墜落對頭部的撞擊傷害。
2)人體頸椎沖擊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國標規定:用5kg鋼錘自1m高度落下進行沖擊試驗,頭模受沖擊力的最大值不應超過5kN。耐穿透性能用3kg鋼錐自1m高度落下進行試驗,鋼錐不得與頭模接觸。
3)帽殼采用半球形,表面光滑,易于滑走落物。前部的帽舌尺寸為10~55mm,其余部分的帽檐尺寸為10~35mm。
4)帽襯頂端至帽殼頂內面的垂直間距為20~25mm,帽襯至帽殼內側面的水平間距為5~20mm。
5)安全帽在保證承受沖擊力的前提下,要求越輕越好,重量不應超過400g。
6)每頂安全帽上都應標有:制造廠名稱、商標、型號、制造年月、許可證編號。每頂安全帽出廠,必須有檢驗部門批量驗證和工廠檢查合格證。
(3)戴安全帽時,必須系緊下顎系帶,防止安全帽墜落失去防護作用。安全帽在冬季佩戴應在防寒帽外時,隨頭形大小調節緊牢帽箍,保留帽襯與帽殼之間有緩沖作用的空間。
2.安全網
(1)工程施工過程中,為防止落物和減少污染,必須采用密目式安全網對建筑物進行全封閉。
1)外腳手架施工時,在落地式單排或雙排腳手架的外排桿內側,應隨腳手架的升高用密目網封閉。
2)里腳手架施工時,在建筑物外側距離10cm搭設單排腳手架,隨建筑物升高用密目網封閉。當防護架距離建筑物距離較大時,應同時做好腳手架與建筑物每層之間的水平防護。
3)當采用升降腳手架或懸挑腳手架施工時,除用密目網將升降腳手架或懸挑腳手架進行封閉以外,還應對下部暴露出的建筑物門窗等孔洞及框架柱之間的臨邊,根據臨邊防護的標準進行防護。
(2)密目式安全立網標準包含以下內容:
1)密目式安全網用于立網,網目密度不應低于2000目/100cm2。
2)沖擊試驗。用長6m、寬1.8m的密目網,緊繃在剛性試驗水平架上。將長100cm、底面積2800m2、重100kg的人形砂包一個,砂包方向為長邊平行于密目網的長邊,砂包位置為距網中心度高1.5m片面上落下,網繩不斷裂。
3)耐貫穿性試驗。用長6m、寬1.8m的密目網,緊綁在與地面傾斜30°的試驗框架上,網面繃緊。將直徑48~50mm、重5kg的腳手管,距框架中心3m高度自由落下,鋼管不貫穿為合格標準。
4)每批安全網出廠前,都必須要有國家指定的監督檢驗部門批量驗證和工廠檢驗合格證。
(3)由于目前安全網廠家多,有些廠家不能保障產品質量,以導致給安全生產帶來隱患。為此,強調各地建筑安全監督部門應加強管理。
3.安全帶
(1)安全帶是主要用于防止人體墜落的防護用品,無論工地內獨立懸空。
(2)安全帶應正確懸掛,要求如下:
1)架子工使用的安全帶繩長應限定在1.5~2m。
2)應做垂直懸掛,高掛低用較為安全。
3)當做水平位置懸掛使用時,要注意擺動碰撞。
4)不宜低掛高用。
5)不應將繩打結使用,以免繩結受力剪斷。
6)不應將鉤直接掛在不牢固物體或非金屬墻上,防止繩被割斷。
(3)安全帶標準包含以下內容:
1)沖擊力的大小主要由人體體重和墜落距離而定,墜落距離與安全掛繩長度有關。使用3m以上長繩應加緩沖器。
2)腰帶和吊繩破斷力不應低于1.51kN。
3)安全帶的帶體上應縫有永久字樣的商標、合格證和檢驗證。合格證上應注明:產品名稱、生產年月、拉力試驗、沖擊試驗、制造廠名、檢驗員姓名。
4)安全帶一般使用五年應報廢。使用兩年后,按批量抽驗,以80kg重量,做自由墜落試驗,不破斷為合格。
(4)速差式自控器(可卷式安全帶)使用要求:
1)速差式自控器是裝有一定繩長的盒子,作業時可隨意拉出繩索,墜落時憑速度的變化引起自控。
2)速差式自控器固定懸掛在作業點上方,操作者可將自控器內的繩索系在安全帶上,自由拉出繩索使用,在一定位置上作業,工作完畢向上移動,繩索自行縮入自控器內。發生墜落時自控器受速度影響自控,對墜落者進行保護。
3)速差式自控器在1.5m距離以內自控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