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朝堂風云起
- 天下漢武
- 木玚爾
- 3353字
- 2020-11-10 12:17:08
洛陽,作為大漢帝國的都城,不僅僅是一個帝國的政治中心,更是經濟和文化的集成地。
一座洛陽城,到處是綠瓦青磚的建筑,漢慶帝為了彰顯大漢的文治武功,下令拆除洛陽城墻,作為當世第一座永不設防的京都,大漢四百年的發展讓洛陽這座城市的繁華已經成長到了令人驚嘆的程度。
帝國皇宮。
寬闊的梅山殿里,慶帝一身火紅色真龍帝袍,斜坐在塌上,兩名美婢伺候著慶帝進膳,龍案上放置著北疆進獻的熊掌,南域獻上的瓊魚,西域上供的葡萄和東奇釀造的絕頂瓊漿。
下首,文武大臣分列兩側,坐在案榻之后,舉杯相邀,共祝大漢千秋萬代,宮殿中央,高麗進獻的舞團在樂聲之下,載歌載舞。
慶帝瞇著眼睛看向場中高麗進獻來的高麗公主,雙目散發出精光,這時,一名近侍黃門令近前附耳說道。
“陛下,祖太師和許太尉帶著北邊的使者請求覲見。”
慶帝眉頭一皺,“宣!”
黃門令節令“諾。”
隨后慶帝大袖一揮,氣勢竟然完全改變,那種嬌奢的氣勢瞬間變成了帝王霸道,眼神中的迷離消失不見,雙眸中竟閃爍著精光。
“退下!”
高麗舞團紛紛退下殿去,黃門令高聲喊到,“宣!太師,太尉覲見!”
兩名白須老者,一身三公鶴袍,走到前來附身拜道“老臣!祖豐(老臣!華廉!)拜見陛下!”
祖豐,大漢三代元老,北疆出身,曾任職鎮北軍督軍參議!華廉,同為三代元老,曾任職蜀南郡郡守,戍邊大都督。
“陛下,臣!鎮北軍樞密司洪方遠拜見陛下!愿陛下龍體安康!!愿大漢千秋萬代!”在兩位老臣身后,一名文士模樣的年輕人叩首喊道。
慶帝笑著點點頭,“平身!朕對鎮北大將軍麾下第三義子,洪欽洪方遠早有耳聞,當年洪愛卿一計滅遼東,捷報傳到京師,朕還歡喜的暢飲了三壺扶風烈,當真痛快!”
“謝陛下厚愛!守家衛國乃我臣子本分!不敢邀功!”
洪方遠挺直身軀,雙手拱著,再次附身拜道。
慶帝滿意的點點頭,“不知洪愛卿與太師和太尉此次覲見有何要事?”
洪方遠起身,“陛下,兩月前,鎮北軍轄設泉城軍團于小客察河痛擊天狼賀林盟部落異匪,斬殺天狼騎兵兩萬余騎,其賀林盟首領圖察賀林被我軍梟首,首級被臣帶來京師,不知陛下可否過目?”
慶帝早就收到情報,點點頭,揮袖說道,“不必,朕聽聞大將軍麾下義子樊褚樊金剛于小客察河單騎斬圖察,該獎!重重的獎!傳朕詔命,封鎮北軍果敢都尉樊褚為前將軍,受鎮北軍轄制,俸祿提高一千擔,賜黃金百兩,美人一位!
隨著慶帝的旨意,洪方遠臉色僵了一下,暗道“離間計?”
隨后洪方遠不敢多言拒絕,叩首謝恩,“謝陛下隆恩!”
隨后看了看太師,祖太師猶如睡著一般逼著雙眼,卻也能感受到洪方遠投來的目光。
“陛下,老臣有事啟奏!”祖太師聲音低沉洪亮,響徹整座大廳。
慶帝眉頭一皺,但很快舒展開來,恢復笑容,“老太師,不必多禮,但說無妨!”
祖太師清了清嗓音,“臣彈劾鎮北大將軍于小客察河一戰擅自出擊!造成萬余兵士身死草原!如今已然秋末,烏魯與天狼必將南下劫掠,北疆府兵力嚴重不足,無法抵御,臣建議撤除鎮北大將軍軍職!換任將領抵御強敵!”
洪方遠頭也不抬,一言不發,慶帝臉色有些不好看起來,強忍怒意,“祖太師!言過其詞了吧!鎮北軍保家衛國!若朕此時下罪于大將軍,豈不是有失民心!有失軍心!”
祖太師嘆了口氣“陛下!此風不可漲!兵員不足,草原民族南下,攻破北疆府,整個北線的淪陷對我大漢來說,可謂損失慘重啊!”
慶帝瞇起眼睛,柔聲問道“那依老太師之高見,何人可掛帥北疆?”
祖豐依舊眼睛微張,面無表情,“此當由陛下決斷!”
慶帝看向洪欽,“方遠可有何見解?”
洪欽拜道“稟陛下,我北疆府以三十萬鎮北軍生命為誓!為陛下!為大漢!眾志成城,死守北疆!由溯美圖河以北!寸步不退!”
慶帝臉色更加陰沉了,“此次小客察河戰役,雖勝卻也是慘勝,大將軍麾下兵員不足,朕也知曉,大將軍的奏折朕也已經過反復考量,十四歲兵員征兵,實不可取,如此一來,北疆五府豈不成了荒蕪之地?民乃社稷之本,不可動搖。”
洪欽聽后冷汗直流,看了眼祖豐,“陛下!我北疆軍……”
還不等洪欽講完,慶帝一旁的內監總管尹中侍怒喝道“大膽!敢阻斷陛下龍言!該當何罪?”
慶帝笑著擺擺手“哎,無妨,方遠久居塞外,沙場御敵,朕特許不必拘泥于小節,有話但講無妨!”
洪欽冷汗直流,“謝陛下開恩,我北疆軍為守邊境,雖死無憾,但今年來,天狼已經實現逐步統一,并與烏魯人、羌渠人勾搭成奸,鎮北軍樞密司接到諜報,今年秋末,三族共同出兵南下,烏魯大軍十萬襲遼東,天狼四十萬狼騎攻幽州,羌渠大軍九萬襲擾司州,臣懇請陛下允許鎮北軍自募兵員擴軍備戰,抵御強敵!”
說完,洪欽再次拜倒了下去,慶帝嘆了口氣,“唉,自先帝時,我大漢四海歸一,周邊列國無不俯首稱臣,納貢獻寶,只有這北境三族仰仗草原烈馬屢屢犯我大漢天威!擾我邊境!這次更是合三族之力欲陷我北境,諸位愛卿!可有何對策?”
華老太尉走出來,“陛下,老臣以為,北疆擴軍迫在眉睫,如今幽州已經是十戶不存一,徹底淪為戰區,老臣建議準許鎮北軍擴軍到五十萬,抵御北疆異族。”
慶帝點點頭,看向另一邊為首一人。
“陸相,今日陸相怎么如此沉默寡言?”
身穿紅色錦繡長袍,頭戴宰相五梁冠,配授印的中年文士,緩緩睜開了一直微閉的丹鳳眸子,一副紫氣東來的高貴只相貌,正是大漢文職之首,宰相陸徽陸昭平。
陸徽為大漢頂級世家陸氏家主,不說陸氏族人遍布朝野,門生故吏也是遍地生根,勢力極大。
“陛下,臣以為,陛下之意在于愛民,臣贊同陛下的旨意,但北疆不可不守,臣倒有一辦法,既能解決兵員問題,又能不攪擾百姓。”
陸徽踏前一步,恭敬的說道。
慶帝一喜,“哦?陸相既有辦法,速講!”
“如今我大漢新軍十五萬青軍已經編練完成,青軍兵員均為各部抽調精銳軍士編練而成,戰力非凡,更有我大漢名將呂衛為統帥,既然三族如此猖狂,陛下何不把青軍交由鎮北軍轄制,共同抵御異族,最好能夠反攻草原,為我大漢開疆擴土!彭顯陛下文治武功,揚我大漢國威!”
此話一出,祖豐、華廉、洪欽包括慶帝和一眾朝臣臉色均是一變,祖豐的眼睛掙圓驚訝的看向了洪欽,洪欽也是一臉驚慌的樣子。
誰不知道北疆五府乃是鎮北大將軍司徒勝的地盤!這老家伙盤踞北疆這么多年,麾下三十萬北疆大軍戰功赫赫,對北疆也是掌控到了極點,儼然組成了一個小朝廷。
青軍是什么?諧音乃是慶軍!是皇帝掌控中原編練的第二支親軍!撒入北疆,這不成了分化北疆軍之策么?在這戰時分化北疆軍,惹惱了司徒勝那老匹夫,他耍起橫來,誰知道會發生什么?
看到慶帝陷入沉思,華廉走出高聲答到“陛下!老臣以為不妥!青軍不熟悉草原戰法,一旦失敗,北疆局勢將陷入被動,我大漢北境危矣!望陛下三思啊!”
陸徽冷笑一聲,“老太尉之言可是我大漢天子親軍還不如北疆軍之戰力嗎?荒唐!”
華廉氣惱的指著陸徽,“你!”
慶帝擺擺手,“好了!吵來吵去成何體統?方遠!此事你怎么看?”
洪欽見祖豐沒有出言阻攔,松了口氣。
“陛下,我鎮北軍是無論如何都不敢指揮陛下親軍作戰!既然陛下有意調集親軍與異族決戰,我鎮北軍定當全軍效死,我們愿意讓出西部防線,讓呂將軍率軍屯住司州,只要呂將軍擋住羌渠入侵,我北疆定能痛擊天狼與烏魯!”
慶帝愣了愣,眾臣也議論紛紛起來。
“怎么回事?那個老瘋子竟然愿意讓出富庶的司州?難道這次真的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
慶帝冷冷的看著洪欽,他想不透這鎮北軍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小客察河之戰后,諜報第一時間送到了他手里,司徒勝先斬后奏開始私自擴軍,然后由第三義子詭者洪欽來朝報功祈求擴軍,他偏偏就不同意,讓司徒勝下不來臺,可他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白得一沒有經歷過多少戰火的富庶司州,司徒勝和洪欽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他想不清楚,索性拋到腦后,先拿回司州再說!
“好,呂衛何在?”慶帝下了決心。
“末將在!”一身高八尺,魁梧的中年漢子走出來答道。
“朕封你為戍衛督護,司州使,鎮西將軍,轄制青軍十部駐守司州,防衛邊疆,痛擊羌渠!”
對于自己這個小舅子,慶帝是相當的寵愛和信任。
“末將定不辱命!殺盡羌渠!揚我大漢國威!”
“散朝!”
宮門外,祖豐攔住了洪欽,“不愧是詭者,老夫心服口服,從一開始你就算到了青軍這一步吧?”
祖豐臉色不善的看著年輕的洪欽,洪欽啞然一笑,“太師嚴重了,欽只希望為北疆爭取這點時間,別無他意。”
“哼!你告訴我!你們要陛下親軍進駐司州,到底是何居心?”
看著祖豐氣的吹胡子瞪眼的樣子,洪欽咧嘴一笑,“太師,我們鎮北軍只望駐守邊疆,不喜涉獵政治,您且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