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楚漢相爭(4)
- 劉邦傳 劉備傳 趙匡胤傳 朱元璋傳(超值金版)
- 禾君
- 4877字
- 2014-03-24 16:07:23
彭越、劉賈、盧綰率領人馬,借著濃濃的夜幕,悄悄地圍住了這個楚軍后勤補給之地。只見一些裝扮為楚軍的漢軍潛進庫區,四處放火,一時間火光沖天而起。守衛楚軍方從夢中驚醒,正準備撲滅大火,四面八方喊聲、殺聲,驚天動地。楚軍尚未組織有效還擊,漢軍早已殺將過來,殺得楚軍四散逃命。燕西囤積物資,除了燒焚的,盡被漢軍運走。彭越也是一個與英布類似的猛將,乘勢奪取梁地,連下睢陽、外黃等17座城池。漢三年(公元前204年)四月,楚、漢相爭到了最激烈、最殘酷的時期。劉邦、項羽在滎陽相持一年之久,最后項羽采納部下建議,派鐘離昧切斷了漢軍敖倉的糧道和外援,把劉邦死死困在滎陽。劉邦被困城中,內缺糧草,外無救兵,情況十分危急。劉邦聽從陳平、張良之謀,派使告知項羽,愿割滎陽以東之地與項羽講和,尋求緩兵之計。項羽深恨劉邦反復無常,偷襲彭城,再加上范增等人力勸乘機消滅劉邦,項羽也欲置劉邦于死地,當然不肯盡棄前功,與劉邦簽訂如此孤城之盟。眼望緩兵之計前途渺茫,劉邦更是憂慮重重,有惶惶不可終日之感。劉邦召來陳平說:“天下動蕩紛紛,什么時候才能得到安寧?”陳平獻謀說:“項羽為人恭敬仁愛,守節之士、好禮之人都喜歡追隨;但是,一到賞賜功臣,他又十分吝嗇爵位和封地,因此真正有才能的人都不愿意依附他。大王雖然不講禮數,品行清廉的人大都不肯曲節相從,但是大王能夠慷慨厚封功臣,因而有才能的亡命之徒、嗜利之人都紛紛歸依。大王如果能夠去其短,用其長,天下彈指之間可定。但是大王秉性輕慢,動不動就出口傷人,怎么能夠吸取項王之長,招納廉潔之士呢?我反復考慮,可以攪亂楚國之人,就是項王的那些忠心赤膽的重臣,如亞父范增、鐘離昧、龍且、季布、周殷這幾人。大王如果舍得幾萬斤金子,施行反間之計,離間楚國君臣,讓他們互相懷疑,上下離心。項羽本喜猜忌信讒,必然內訌日起,互相殘殺。到了那時,大王乘機舉兵反攻,楚王必滅。”陳平的這篇策論,起伏跌宕,是經過長時間認真構思,反復揣摩而成的。陳平不怕劉邦生氣,贊揚項羽講仁談義,是項羽的長處;而劉邦不講禮數,出口傷人,是劉邦的短處。項羽手下之人品行高潔,而劉邦手下無賴頗多。劉邦聽了這些話,難免面紅耳赤,但是劉邦奪取天下向來是不擇手段的,所以他不會生氣,大概他熟知“道吾弱者是吾師”的古訓。陳平告訴劉邦:楚軍將士重身份、講名節,因此難免迂腐,缺乏足夠的爭利進取精神;而漢軍將士出身低微,雖然是一些爭名奪利的亡命之徒,但是他們敢于赴湯蹈火,為吃一口飯就敢去殺人越貨,極有進取之心。陳平還告訴劉邦:項羽舍不得本來毫無實際價值的爵位,企圖把天下裝進自己一個人的口袋里,因此無法籠絡人心;劉邦拿天下土地封賜下人,用本無實際價值的爵位換取將士的拼死圖報,獲得慷慨的名聲,這正是奪取天下的正道。像這樣明白而刺耳的話,只有陳平這樣有膽識的人才能說得出來;也只有劉邦這樣大度的人才能夠聽得進去。劉邦“乃出黃金四萬斤與陳平”,任憑他支用,“不問出入”;劉邦可謂“用人不疑”。陳平用重金收買楚軍將士,一時間流言紛紛,競相傳言鐘離昧等人為項羽部下大將,屢建奇功,但是一直不得裂地封王,企圖與劉邦聯合,消滅項氏而分地為王。項羽果然懷疑鐘離昧等人,恐怕夜長夢多,拼死攻打滎陽。劉邦組織將士拼死抵抗。張良、陳平等人見形勢危急,為了繼續施行反間之計,假意派使去告訴項羽,劉邦情愿回軍關中,把關東之地交還項羽。項羽久攻不下,又怕內部生變,不聽范增勸告,只得派使者到滎陽城中與劉邦談判,以便探聽虛實。項羽派誰為使,史書沒有記載,小說家們說是項羽的舅子虞子期。
虞子期到了滎陽城中,劉邦大睡未起,先被招到了館舍里面。他進入館舍,陳平等人即來相見,送上太牢大宴。太牢大宴是招待重要人物的宴席,一般不可輕用。虞子期進見,覺得劉邦確有求和之意。尚未進食,陳平問虞子期說:“亞父派你進城,不知有何賜教?”虞子期一驚,如實說:“我是楚王使者,不是亞父使者,不知亞父有何交代!”陳平立即起身,出門低聲對侍者說:“我還以為是亞父使者,原來是項王使者……”虞子期在屋內聽得清清楚楚,心中懷疑不定。侍者進到房內,將太牢大宴盡數撤去,只拿一些粗茶淡飯招待虞子期。虞子期心中十分憤怒,但是尚未見到劉邦,只得等候接見。過了好一陣子,才有人來請虞子期進見劉邦。劉邦不在公堂接見楚使,而在內室外面接見。虞子期去的時候,劉邦尚未穿戴完畢,又被引到另一密室,等待劉邦收拾。虞子期獨自一人待在房間里,只見到處都是文書檔案,忍不住隨手翻看,不想競發現一封不具姓名的書信,其書曰:“項王彭城失守,興兵遠來,人心不服,天下離心,兵力不過二十萬,勢孤力弱。大王不可退回關中,急喚韓信回軍,老臣與鐘離昧等作為內應,楚軍指日可破。黃金不敢拜受,破楚之日,愿裂地封于故國,子孫享受百世……”虞子期大驚,這一定是范增密書,急忙藏于身上。哪知壁間早有人監視,見此情況,急忙報與張良、陳平。過了不一會兒,侍者來叫虞子期去見劉邦。劉邦依舊睡意濃濃,糊里糊涂地說:“吾跟項王都是楚懷王臣下,先入關中者為王,我先入關中,應當為王。如今已得關中,我要當王……”虞子期聽了半天不得要領,劉邦睡意來襲,兩個女人扶入里屋歇息去了。虞子期只得出城將出使詳情報與項王。項羽因此十分懷疑范增。范增聽說項羽派人與劉邦講知,急忙進諫,項羽哪里聽得進去,反把范增罵了一頓。范增看到項羽最終難成大事,自己忠心耿耿反被懷疑,也生氣了,請求項羽讓他回歸故里。范增可能也是賭氣,哪知項羽更是薄情,竟同意范增的請求。范增解甲歸田,又氣又悔,回歸途中死于彭城。范增是項羽手下唯一的著名謀臣,竟被陳平用計除去。后來大將周殷在英布引誘下叛楚歸漢,鐘離昧也遭到疑忌。范增之死,終于喚醒了項羽,招來鐘離昧等人加以勸慰,驅兵向前,拼力攻城。滎陽城內,傷亡慘重,三軍將士,筋疲力盡。滎陽朝不保夕。陳平、張良又獻一計,派相貌與劉邦相似的紀信假扮劉邦,詐降項羽,劉邦乘機帶謀臣將士棄城而去。劉邦與項羽滎陽相峙的基本格局是:蕭何鎮守關中,補充兵卒和糧草,建設根據地;劉邦自統大軍,正面牽制項羽;韓信開辟北邊戰場,征討反叛諸侯,消除左右威脅,壯大力量,孤立項羽;彭越在楚國后方作戰,牽制項羽,相約英布,共擊項羽。劉邦在張良、韓信的精心策劃之下,布局遠勝項羽。
項羽破城
范增死后,項羽才恍然大悟,這是劉邦的離間之計,大怒之下,下令立即攻打滎陽,為范增報仇雪恨,項羽親臨城下冒著箭矢攻城。就在劉邦走投無路之時,張良用計,讓紀信代替劉邦出城投降,并留下周苛、樅公、韓王信等人守城,而劉邦自己則帶張良、陳平等一班干將能臣,偷開西門,奪路而逃。再說劉邦從滎陽逃到成皋之后,聽說紀信被殺,又悲傷,又氣憤,立即派人去關中要蕭何征集人馬糧草,準備再赴滎陽,與項羽死打硬拼。劉邦帳下一位謀士轅生,獻了一條調虎離山之計,說:“兩家交兵,距今數月,我軍十分疲憊。大王不用再去滎陽與項王爭鋒,只需率精兵從武關出發,直取宛洛。項王見此,必然顧及彭城安危,定會引兵攔截。這樣,可以減輕成皋的壓力,我軍可以乘機得到休整。大王在宛城,高城深池,固守不戰,等到時機成熟,再回滎陽,一決雄雌!”劉邦采納了轅生的意見,出兵武關,直抵宛城,深挖護城河,加固城墻,積蓄糧草,以逸待勞。項羽聽說劉邦引兵南進宛城,害怕漢軍深入楚地,又占彭城,忙撤滎陽之圍,趕赴宛城,找劉邦決戰。劉邦憑險固守,項羽一時難以取勝。項羽雖然不斷勝利,但是被劉邦和他的手下人弄得一籌莫展。正在這時,被劉邦封為魏相國的彭越帶兵轉戰楚、梁之間,打敗下邳楚軍,殺死楚將薛公,氣焰十分囂張。項羽大怒,留部分將領監視劉邦,自帶精銳之師,追殲彭越。彭越聽說項羽親來,自知難敵,引兵渡過睢水,撤退而去。項羽無法追趕,只好忿忿而止,再攻滎陽。項羽由于長期東奔西走,心中一股無名火無處發泄,下了嚴令,五日內定要破城。各位楚將誰也不敢違令,催促士兵攻城。項羽親自率兵攻打東門,季布攻打南門,龍且攻打西門,鐘離昧攻打北門。這是楚軍最強的陣容,攻城之將皆為最有名的將領。只聽得四門金鼓震天動地,云梯、弓箭、甩石車,一應攻城工具,十八般兵器,各顯神通,戰斗異常激烈。城內將士,在周苛、樅公的指揮之下,日夜提防,整日苦戰,弓箭、磚石、灰瓶、蠻牌,乃至開水、垃圾、大便,都成了守城武器,攻防結合,奮不顧身。魏豹看到這種情況,知道滎陽必破,不去協助周苛、樅公守城,反而去為項羽充當說客。他乘馬來到城頭戰場,對周苛和樅公說:“漢王棄城逃走,就是因為滎陽已成廢城,兩位將軍不明此理,如今反而堅守不降,這豈不是白白受罪嗎?這對國家有何益處?一旦城破,你二位也想與項王為敵?”周苛、樅公大怒:“你這個反復無常的小人,連豬狗都不如,也敢談論軍事,在此擾亂軍心!漢王臨行,把滎陽交給我們,知道我們有能力守住此城?,F在你卻勸我們投降,貪圖榮華富貴!我等頭可斷,血可流,志不可移!留下你這樣一個無恥小人,最終必為禍患?!毕铝顚⑽罕魇资颈?,號令三軍:“此人欲做內應,擾亂軍心,今日斬首示眾。大家齊心守城,不得懷有二心!”眾軍士齊說:“愿與將軍拼死守城,絕不怕死貪生?!表椨鹇牭饺绱饲闆r,更加憤怒不已,嚴令諸將拼死攻城。城內又緊靠城墻筑起土城,防守更加嚴密,楚軍見了,各有退兵之意。項羽大軍整整攻了九日,滎陽依舊在漢軍手中。項羽又召集軍事會議,說:“滎陽久攻不下,各位將軍有何良策?”項伯、鐘離昧說:“攻取城池,怕就怕兵士不肯舍命而上,如果一人拼死縱火燒毀城
樓,眾軍一擁而上,此城哪有不破之理?如果拖延時間太久,劉邦率領救兵到來,我軍就難以攻下滎陽了?!表椨饹Q定:“明日攻城,活著回來的立地斬首!”次日,項羽與各位將領身先士卒,奮力攻城??鄳鸢肴?,漢軍實在無法抵抗,楚軍攻入城內,周苛、樅公、韓王信都成了俘虜。項羽將周苛喚到面前,和氣地說:“你率軍堅守一座孤城,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直到今日方破,真是將才,如能歸順,我封你為上將軍,食邑三萬戶!”周苛大怒:“你不去投降漢王,反而勸我投降你,真是豈有此理?你難道是漢王對手?”項羽大怒:“我看你是個人才,憐愛而已。你如此不識抬舉,難道我殺不了你?”項羽下令將周苛投入鼎鼐烹殺,片刻之間變成一鍋肉羹。項羽又將樅公叫入,大罵:“量你一個匹夫,也敢抗拒天兵!今日被擒,若肯歸順,封你做個滎陽太守,否則,叫你死無葬身之地!”樅公說:“城破被擒,勢窮力竭,有死而已,豈肯歸降你這暴君?恭請早戮,以盡臣節!”項羽見樅公忠義,又叫季布勸降。樅公說:“大丈夫建功立業,成就美名,生順安死,只求心中無愧而已,我已竭力守城,不是才智不足,實是實力不足。你勸我今日投降,我明日又反,只知有漢,不知有楚,忠貞不貳,萬金不移!”項羽見此,默然良久,下令推出斬首。只有韓王信投降了項羽。項羽盛怒,準備盡屠滎陽百姓。項伯力勸:“與大王爭天下的是劉邦,不是滎陽百姓。天下百姓都是大王赤子,如果盡皆屠殺,豈不傷天下人之心?大王應該撫恤百姓,安定人心,休整幾日,進兵成皋,截斷劉邦退路,叫他無處可逃,劉邦必然束手待斃。”項羽聽從項伯勸告,不殺滎陽百姓,乘勢進逼成皋,劉邦自知難敵,棄城而去。項羽輕取成皋,心中大喜。下令休整,繼續西進。在將近一年的相持時間里,項羽不斷取得勝利,但是疲于奔命,勢力不僅沒有強大,而且逐漸勢孤力窮。從戰略上講,他缺乏總體布局,君王干了將軍的事;從戰術上講,他經常聽從劉邦指揮,劉邦逃到哪里,他追到哪里。事實上,劉邦已經在這個時候取得了楚漢爭霸的主動權。
分一杯羹
項羽打下滎陽后,留下大將曹咎守城,叮囑他要堅守城池,切勿出戰,只要堅持15天就是勝利。孰料,項羽剛走,劉邦,張良就在城下來了個“罵城計”,派人日夜辱罵曹咎,什么詞難聽就撿什么詞用,什么話難堪就挑什么話說。這簡直就讓曹咎煩透了!于是怒火中燒的曹咎就帶兵殺出城,沒想到卻中了漢兵的埋伏,很快就全軍覆沒。劉邦馬上派人占領了成皋和滎陽,奪回了這一戰略要地。正在追擊彭越的項羽聽到成皋失守、曹咎自殺的消息,即派鐘離昧率師先行,自己領大軍隨后趕赴成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