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李醫生
- 知青歲月之赤腳獸醫
- 心行健
- 3260字
- 2020-12-13 11:14:36
李醫生走上講臺,他穿著和陳站長一樣的“的確涼”短袖襯衣,下身是西褲式樣的深色長褲,但布料一看便知是當地家織土布,腳上一雙“直貢呢”黑布料千層底布鞋。李醫生約1.75米身高,有45歲吧?脊背有些前傾,這應是長年彎腰屈背俯身圈舍診病有關。隨意的寸頭發型,已有絲絲白發茬,腦門較寬,兩頰清瘦,一雙看上去極具親和力的眼睛,雙眼皮,未開口,嘴角微咧,笑意漾滿了臉龐。與夏天陽光有關?或因長年在室外工作所至,略顯蒼桑古銅色的臉,因微笑,兩頰,前額平添了些許皺紋,使歲月逝去的痕跡在臉上清晰可見。總之,講臺上的李醫生,一眼望去,覺得是一位值得信賴又隨和的長者。
李醫生在講臺站定,用一雙討人喜愛的雙眼向在座的學員們臉上掃去,每看定一位學員,他點頭示意一下,算是打了個招呼。稍許,他轉過身拿起粉筆在黑板右上角寫下一個大大的“李”字。
“我姓李,長你們幾歲,你們今后就叫我老李吧。”李醫生打開皮包,拿出一疊講課材料,瞄了一眼,轉身在黑板上一筆一劃書寫起來。上課的標題內容顯現在大家眼前:“豬常見疾病診斷及治療”。
噢!正楷。形體方正,筆畫筆直,一手好板書。看來,李醫生在黑板上用粉筆寫字下過功夫。我離開學校下鄉插隊也就三年時間,學校的學習生活還歷歷在目,記憶憂新,學生在課后經常會聚在一起,對老師的板書評頭論足一番。我們雖說不上黑板上的粉筆字怎樣才算是“好字”或是“差字”,但有一點,同學們都清楚:希望老師每一個字的筆劃清楚,豎、劃、撇、捺,筆勢到位。學生一眼就能認出這是個什么字,記筆記的速度就快了。學生最害怕的是“龍飛鳳舞”的板書,筆劃潦草,字與字筆劃相連,要確認板書寫的是個什么字真有些難度,要一串字連起來辨認。所以,學生們上課,如果碰到喜歡展露“草書”書法的老師,就倒大霉了。
書寫完上課內容,李醫生轉過身對著全體學員說:“按照站里安排,這次培訓班,由我給大家講授‘豬常見疾病診斷及治療’的內容。首先,我們了解一下豬有哪些常見的疾病。”
李醫生邊說邊在黑板右側方,由上向下列出七種豬常見疾病的種類。它們有:一、拉痢、腹瀉。二、呼吸困難,咳嗽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三、以高燒、高熱為主要特征的傳染病。四、豬常見的病毒性疾病;五、以營養不良為主要特征的疾病。六、豬免疫程序。七、豬預防疾病投藥程序。李醫生一口氣把七種疾病種類書寫完畢:“豬的疾病種類,主要是前五種,每一個分類中,又有多種疾病癥狀,投藥也就不同,后二種是防疫和治療投藥程序與規定。”
“我們先講第一類常見疾病,拉痢、腹瀉為主要病征和治療時使用的藥物。”
在黑板的中間部分,李醫生由上向下書寫:1.仔豬黃痢,2.仔豬白痢,3.仔豬紅痢,4.豬流行性腹瀉,5.豬痢疾,6.豬輪狀性病毒感染,7.豬細小病毒感染,8.豬傳染性胃腸炎。
“請大家把學習資料打開,我給大家逐一把每一種疾病及判斷是屬于何種疾病及投藥解釋一下。你們手中的資料也只是各種疾病目錄式的概述。你們如果有興趣,最好拿起筆記錄一下我的講課內容。”
授課過程是:李醫生在黑板上寫完了講,講完了,擦去板書再寫,寫完了再講。我們也是一邊聽一邊記。
剛開始,我們學員,支起耳朵聽,拿起筆來記,因為老師講課的內容是我們過去日常生活中聽不見也不關心的事與物。李醫生講述豬的疾病,單是一個“拉肚子”病,就有什么:紅痢、黃痢、白痢和其他種類的名稱。對李醫生的講課內容,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心;再者,老師講課的內容是我們今后為廣大社員服務的本領。所以,教室里,只有李醫生的講課聲、學員們記筆記和翻閱學習資料發出的微小聲響。
但一個多小時過去后,有的學員把筆放下來,順勢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有的學員因為只有理性知識的傳導,沒有感性認識的體驗,聽課的興奮度不斷地在下降,竟然打起了哈欠;有的學員會轉頭去看一下其他學員的動靜;有的學員眼神離開了李醫生,開始關注起窗外的景色。李醫生講課的內容,傳到我的耳朵里,竟然感到大同小異,都是豬、拉稀、發燒、投藥。學員們走神了,課堂里教學氛圍開始有了微小的變化。
學員們今天是第一天到公社獸醫站報到,學習獸醫技術,大家情緒高昂,一直處于興奮狀態中,但隨著聽課時間的不斷續長,聽課內容對我們這些外行人來說都似大同小異,吸引力在下降,興奮度受到抑制,有的學員有了睡意,身體已略顯疲態,有些坐不住了。
江南夏季,清晨還算涼快,接近中午氣溫就升高。伏天節氣,吹的是東南風,夏季的東南風有個特點,早晚有些風,白天則是風輕云淡。
教室中沒有電扇,上世紀的1968年,電風扇還屬奢侈品,門窗雖然都開著,可只聽蟬鳴,無感風拂身。學員們燥熱難耐,坐著還在出汗。
我清晨吃了二碗稀飯,早已饑腸轆轆,又滴水未進,口干難忍。
我真欽佩李醫生的認真勁。李醫生從早晨進教室到現在也未見他喝過一口水,講課中,時不時抬起手在臉上抹下汗水。當李醫生講到“以營養不良為主要特征的疾病仔豬貧血”時,因在黑板上剛寫完粉筆字,雙手沾滿了粉筆灰,忘了將雙手拍一拍,抬手就向額頭抹了一下。剛轉過身,準備開講。突然,學員們剛才還因為室內燥熱顯得萎靡不振、有氣無力、呆著個苦瓜臉,有一筆沒一筆的在記著筆記。現在每個學員的臉上都綻開了笑意,他們還相互打著手勢比劃著。
李醫生被學員們面部表情的變化搞得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因為學員們都對著他看,李醫生知道,問題是出在了他身上。
李醫生朝自己渾身上下看了一眼,身上沒有什么變化呀?李醫生用疑惑的眼神看著學員們:“我怎么啦?”
大家光笑著不說話。
李醫生急了:“說話呀,我怎么了?”
“李醫生,沒有什么事,只是您的臉花了。您剛才寫完字,沒有拍去手上的粉筆灰,直接抬手擦額頭上的汗珠子,手上的粉筆灰全糊在臉上,成了一個大花臉,所以大家都在笑。”我笑著回答了李醫生的問題。
李醫生聽我這么一說:“噢!沒事。等一會下課后洗一下,我們繼續上課。”
本來教室里學員們情緒有些低落,教學氛圍顯得沉悶,現讓李醫生這“大花臉”一鬧,笑過后,大家恢復了學習常態。李醫生對“大花臉”的淡定讓學員們也“淡定”起來,大家抬起頭,支起耳朵,雙眼再次望定臉上已“化過妝”卻始終微笑著的李醫生,仰臉聽課,埋頭記筆記。
這個李醫生,黑板上粉筆字,下過苦功夫,練就了一手好的板書。但怎樣上課,好像沒有接受過培訓,更談不上有什么經驗了。因為李醫生講課:內容是平鋪直敘,也不講究個設疑解惑,師生互動或學生之間互動;語調平穩無變化,基本上也沒有肢體語言輔助以增強語言表達時的感染力;臉部,一雙眼睛雖然一直是微笑著望著大家,但時間長了,學員們對這張“笑臉”有些膩了、煩了;李醫生可能想都沒有想到過,上課時間長了,要休息一下,讓學員們去找口水喝、抽根煙、上個廁所什么的,總之,應該讓學員們放松調節一下。
當李醫生再次在黑板上寫完“豬預防疾病投藥程序”后轉身對大家說:“這是今天講課的最后一個部分。”他抬碗看了一下手表說:“爭取在十一時半結束。”我舒了一口氣,該結束了。
事實上,李醫生自己何嘗不是在堅持。我們只是坐在下面聽課,記一下筆記而己。雖然天氣熱,口干、肚饑,但對我們20多歲的年輕人來說,這和在大田干活相比,這點兒辛苦算得了什么?李醫生一直站著講課。剛開始講課時,嘴角不時滲出白色的唾液泡沫,現在嘴角邊的嘴唇上只有唾液干后留下的淡淡的白色的鹽漬痕跡。李醫生頸部的喉結在上下滑動,似乎在努力做著吞咽動作,爭取多分泌一些唾液滋潤口腔,以能讓從口中發出傳導到學員耳朵中的聲音能更透亮清晰些。李醫生的白“的確涼”短袖襯衣,從上課開始至現在,后背的汗跡沒有干過。額頭上的汗水,剛擦去,又滲出,從未停過。一雙好看又溢滿笑意的雙眼,眼中神采因疲勞而有所黯淡。
李醫生講完使用藥物部分后,再一次強調:“使用藥物時,一定要仔細查閱一下藥物的有效期限,確定在有效期內才可使用,不可大意。特別是在醫藥公司購買獸藥時,首先就要查驗藥品的有效年限。藥品存放在家中,也應該每隔三個月查驗一次庫存藥品的有效期限,以免已過期的藥品沒有得到及時的清除。”
“好了,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吧。”李醫生說完這句話后,問坐在教室后面的陳站長:“陳站長,你有什么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