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子英語啟蒙方法課:如何讓孩子真正愛上英文閱讀
- 李杜
- 18字
- 2020-09-18 18:21:06
第一章 英語啟蒙,家長不可不知的那些事
1.1 怎樣正確高效地學英語?
許多家長認為越早學英語越好,但對英語啟蒙一無所知,無從下手。這里想說的是要想做到高效地學習英語,我們首先要讓自己的節(jié)奏慢下來,家長們需要先擺正心態(tài)。
首先,靜待花開。別對孩子的學習效果抱有急功近利的期待,不要因為孩子會了幾個單詞而欣喜若狂,也無須因為孩子總是不會表達而殫精竭慮,早期兒童的語言發(fā)展存在著個體差異與文化差異,因而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同時相信只要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獲。
其次,因勢利導。有些父母會覺得只要把孩子丟給英語培訓機構,英語就能學好了。但即便上英文培訓班,也不能缺少家庭英文學習。家長對英語的態(tài)度和學習的熱情,才是給孩子最好的啟蒙。
最后,持續(xù)堅持。學習語言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管是讀繪本還是聽童謠都需要持之以恒。
不過英語啟蒙沒有家長們想象的那么難,但是也不像很多文章里面寫的那么簡單。那么,究竟如何高效地在家給孩子做英語啟蒙呢?
美國的一個語言研究小組,最近發(fā)表了一篇《如何幫助兒童的第二語言發(fā)展》的文章,根據(jù)他們的研究結果,我們提煉了6點有效促進家庭英語啟蒙的建議。
1.父母積極回應,參與互動,孩子的學習效果最佳
日常生活中,孩子通過與周圍人的互動和玩耍習得語言。父母在互動過程中表現(xiàn)得越積極,孩子就越有興趣繼續(xù)互動下去。什么叫積極的互動呢?
首先,從談話開始,并對孩子加以引導,然后用興趣和熱情回應孩子的交流。
研究表明,花更多時間與父母進行互動的孩子,往往有更大的詞匯量。勞拉·E.伯克在其著作《伯克畢生發(fā)展心理學》中曾提到,嬰幼兒早期的語言習得受社交交互作用的影響,當父母或養(yǎng)育者給予幼兒更多語言交流和外界刺激的時候,孩子的語言發(fā)展會很快。
而與父母交流少,缺乏交流敏感性的孩子,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會明顯滯后于同齡的孩子。
其實從嬰兒出生開始,嬰兒就喜歡語言交流。尤其是在親子共讀或者談論童話書時,這種親子間的互動都可以促進嬰幼兒的語言能力發(fā)展,母語如此,英語也是如此。
因此,你可以這樣做:仔細觀察什么東西吸引住了孩子的目光,等待孩子給你信息,并且仔細傾聽孩子想要告訴你什么,然后用英文回應他提到的內容。這樣,孩子才會覺得自己受到關注和鼓勵,有人傾聽并給出反饋,他才會想繼續(xù)說下去。
例如,當你與孩子交談時,給他提供回應的時間,與他保持目光接觸,問一些開放性的問題:“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oday's rainy weather?”“Where do you think the rain goes?”“How do you think the rain helps flowers grow?”“Why is the sky so gray?”…… 這樣交流,一來可以讓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良好的溝通者,二來還能激勵他更有興趣地去回應。
其次,通過親子共讀,豐富孩子的語言素材。
研究表明,終生閱讀愛好者往往是那些在小時候就發(fā)現(xiàn)閱讀是一種愉快的體驗的孩子。經(jīng)常給孩子讀書,就書的內容展開對話,不僅能夠鼓勵孩子更自信地表達,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關系。
而且孩子需要從閱讀中吸收大量的詞匯,建立自己的言語表達方式。他周圍的語言環(huán)境越豐富,接觸到的語言素材越多、質量越高,自然也就學習得越多越快越好。除了言語的交流,講故事時父母和孩子的目光及肢體的交流對于理解故事的內涵也很重要。
你可以這樣做:用一本書擁抱美好的親子時光吧。讀書的時候,問問孩子對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是如何理解的,讓他猜一猜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讓孩子自己選書,他對書中的內容興趣越大,你們的親子共讀時光就越愉悅,質量越高。和孩子一起閱讀不僅僅是培養(yǎng)孩子的識字和語言技能,也讓他體會到你重視他的興趣和選擇,并且樂于跟他分享讀書的快樂。
最后,利用親子游戲為孩子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游戲可以為孩子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自然習得英語。孩子在參與有趣的活動中既能發(fā)泄能量,防止他們在別處制造惡作劇,還能在游戲中開心愉悅地習得英語。
例如,在玩過家家的游戲時,你可以跟孩子展開下面的對話。
家長:Let's have a tea party. Who wants to be mom?
孩子:I'll play mom.
家長:Mom,I'm hungry.
孩子:Mommy will cook for you,my baby.
2.讓孩子學習他們感興趣的主題的相關詞匯
不管是學習母語還是外語,當我們對某事物感興趣時,我們就會學到更多。
從母語而言,一般兒童在2歲左右就可以掌握200個詞匯,而到兒童6歲左右,就可以掌握10000個以上的詞匯,幾乎兒童每天都能學習至少5個新詞,兒童為什么能這么快掌握詞匯呢?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只需要接觸一次,就可以把新詞與潛在意義聯(lián)系起來,這稱為快速映射。而研究同時表明,當父母根據(jù)孩子的興趣,來進行互動時,孩子們更容易學習物品的名稱。
你可以這樣做:當你看到孩子對某事物感興趣時,可以用英語和他聊聊這個事物。讓孩子聽到可以用來表達他感興趣話題的詞語和句子,他就會很快地記下來。因為此刻他能夠很明確他的學習目的,就是要談論這個他感興趣的東西,并表達他的想法。
例如,孩子被書中的一只小船深深地吸引了。把握這個時機,馬上跟孩子談論它,這時候你可以給他看更多的船。比如:“canoe”(獨木舟)、“ship”(大輪船)、“ferry”(郵輪)等。就學英語而言,你可以采用主題式學習方法。讓孩子學習跟boat相關的詞語、表達、句子。也可以讓孩子聽一聽、唱一唱“Row row row your boat,gently down the stream”。孩子在童謠兒歌中,既學會了相關詞匯,又培養(yǎng)了語音語感。
孩子到了3歲左右就可以用已掌握的詞匯來造一些新詞,同時也主要依靠已經(jīng)掌握的詞匯來理解新詞的含義,所以家長可以在日常輕松的氛圍中多給孩子積累一些詞匯,幫助他們建立英文的思維習慣。
3.讓孩子學習他們最常聽到的東西
為了學習語言,孩子需要大量的語言輸入。而對于母語為非英語的兒童來說,這意味著他們需要大量接觸這門外語。
你可以這樣做:在日常會話中加入英語。這樣,孩子聽到的語言輸入量自然會增加。利用好任何學習語言的機會。你可以在準備零食時跟孩子談論他喜歡吃什么食物;在一起分享圖書的時候,談論故事角色和故事情節(jié);去醫(yī)院的時候,想想孩子在看醫(yī)生時能學到的新單詞,如聽診器、溫度計、身高器。
例如,孩子在刷牙的時候,可以提醒他:“Clean your teeth and gums well,or they will turn black.”(好好刷你的牙齒和牙床,不然的話,你的牙齒會變黑)。“gum”這個詞很常見,它有很多意思,但是你知道“牙床”就是“gum”嗎?別小看這個小小的詞,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出鏡率并不低呢。讓孩子多接觸這類生活常用詞,聽得多了,表達也就自然地道了。
因為從本質上,孩子學習語言的欲望源自于想和人交流,只有父母日常多和孩子說英文,孩子才會有說英文的動力。
再比如,很多家長會說,年幼的孩子喜歡反復聽一個故事或讀一本書,盡管耳熟能詳,依然纏著父母講。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心里裝著太多的不確定性。他不知道媽媽的臉消失在柱子背后,會不會再冒出來,給他一個驚喜;也不知道手里緊緊攥著的小汽車,松手后,是否還屬于自己;父母把自己送到幼兒園之后,下午還會來接他回家嗎?所以,一個知道結局的故事是孩子生活中最能掌控的事情。孩子從中可以得到確定性,獲得安全感,感知你的親情。這種安全感的建立,就是我所說的讀書“軟功能”。
4.將學習單詞融入有趣的日常活動
在日常活動中,孩子們能更好地學習英語單詞。想想孩子學習母語的方式,是不是整天跟你玩、跟你說話?學習外語也需要如此。教單詞(例如,看閃卡)對孩子來說從來都是枯燥無味的,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更有可能記住新單詞。
研究表明,在場景中學習語言才是最有意義的。
你可以這樣做:當你與孩子玩耍和互動時,介紹新單詞。把每天的活動當作讓孩子接觸新單詞的機會,將學習單詞穿插在一天的生活環(huán)節(jié)中。看書、吃飯、洗澡、穿衣服和做游戲。
例如,給孩子洗澡前,告訴你的孩子,“Now we're going to take a bath. Can you feel the warm water on your belly?”這個時候,你可以將少量的水慢慢地淋在寶寶的肚皮上,讓寶寶感知水的溫度。如果你想讓孩子學習belly這個詞,你還可以說:“I'm gonna tickle your belly!”伴隨著孩子咯咯的笑聲,他已然理解了你要表達的意思。通過以上方式,讓孩子在自然而然的環(huán)境下理解英文、學會英文。
5.多樣性是語言學習的關鍵
孩子學習語言需要多樣化的方式,包括:
● 各種各樣的詞——不僅僅是他們每天可能聽到的普通詞匯,而且需要有更復雜、不常見的詞匯。當父母使用各種各樣的單詞時,更易于孩子之后交際技巧的發(fā)展。
● 各種各樣的交流伙伴——從不同的說話者那里聽到不同風格的語言,更有助于語言的發(fā)展。
● 各種各樣的例子和語境——聽一次單詞不足以讓孩子完全理解詞義。孩子們在開始理解單詞的意思之前,需要再把一個單詞放在幾個不同的句子中,便于他們根據(jù)語境理解單詞的意思,而非死記硬背固定意思。
你可以這樣做:強調單詞的多樣性,包括那些在日常會話中他可能聽不到的單詞。例如,在洗澡的時候,你可以介紹諸如“溫度”(temperature)和“泡沫”(lather)之類的詞。在一起吃零食時,你可以說“面包片”(slice)和“準備”(prepare)。
一定要在不同的情況下使用新單詞,這樣你的孩子就能更理解這個單詞的意思和其應用的場景。例如,你可以談論浴缸里的水的溫度和烤箱的溫度。孩子聽到新單詞的機會越多,他就越有可能把這些單詞添加到他的詞匯量中。
6.詞匯和語境是密不可分的
你可能認為,教孩子一個新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只教這個詞本身。其實這并不是學習單詞最有效的方法,而是要把它放在一個句子里,因為句子的語境給了孩子關于這個詞的意思的線索。例如,當你指著冰箱,告訴孩子這是“freezer”的時候,他其實不知道這個詞是指冰箱的門,還是冰箱本身或是指里面的食物。但如果他聽到“Let's put the meat in the freezer to make it fresh.”時,他就知道“freezer”指冰箱里的冷凍室。這個句子還能告訴他“freezer”是一個東西的名稱。
記得女兒心一長大了一些,開始去上早教課,當時每周去上兩次課,手臂上貼著名字,老師問她叫什么名字,她會朗聲答道“Sunny”。若是問爸爸的英文名,李心一也能含混答出“David”,只是發(fā)的音像“Beibid”。我駕輕就熟,運用語音課上的方法,循循善誘,“李心一,你把舌尖抵住上牙齦,發(fā)‘d’;再把上門牙咬住下唇,喏,像爸爸這樣,發(fā)‘v’,好不好?”李心一盯著我的門牙,頻頻點頭,堅定地說,“好!Beibid。”雖然很多訓練在當時看來并不能很快奏效,但日積月累,孩子的語言能力會一點一點發(fā)展起來的。
和孩子說話時,多使用簡短、完整且語法正確的句子,給孩子完整的語境,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技能。避免只說單詞,或者使用語法錯誤的句子。例如,應該說“I'm eating my cracker.”而不是“Mommy eat cracker.”。
最后,別忘記要像學習母語一樣,多用親子互動的方式學習英語。這樣,英語啟蒙才會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