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通信系統(第5版)
- 劉玉潔 高健 唐升編著
- 858字
- 2020-09-18 17:51:44
1.3 用戶電路
一般用戶的電話機所產生的話音信號都是模擬信號,而程控交換機所處理的必須是數字信號。因此,程控交換機必須將用戶電話機發出的模擬話音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而且還要對用戶電話機進行饋電、振鈴和測試等。這些必不可少的功能均須在進入數字交換網絡以前得到解決。因此,程控交換機必須為每個用戶提供一個專用的接口電路,即用戶電路,用它來解決這些問題。
用戶電路整體結構如圖1-13所示。該電路的功能可以簡稱為BORSCHT功能,這是一個縮寫,每個字母代表的具體內容是:B——向用戶饋送電源、O——過電壓保護、R——振鈴、S——監測、C——編譯碼、H——2/4線轉換、T——測試。下面就來介紹這7項功能。
圖1-13 用戶電路的整體結構
1.饋電功能B(Battery feed)
為用戶線提供電話和監視電流,向用戶話機饋電時采用-48V(或-60V)的直流電源供電。
2.過電壓保護功能O(Over voltage protection)
用戶線可能受到雷電襲擊,也可能和高壓線相碰。數字程控交換機一般采用二級保護:第一級是總配線架保護;第二級保護就是用戶電路,通過熱敏電阻和二極管實現。
3.振鈴控制功能R(Ringing)
由被叫側的用戶模塊向被叫用戶話機饋送鈴流信號,同時向主叫用戶送回鈴聲。由于鈴流電壓為交流(90±15)V,頻率為25Hz,當鈴流電壓送往用戶線時,就必須采取隔離措施,使其不能流向用戶電路的內線,否則將引起內線電路的損壞,一般采用振鈴繼電器實現。
4.監測功能S(Supervision)
通過掃描點監視用戶回路通、斷狀態,以監測用戶摘機、掛機、撥號脈沖等用戶線信號,并及時將用戶線的狀態信息送給處理機處理。
5.編譯碼功能C(Codec filter)
把電話機發出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送往信道,同時把從信道接收的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送給話機,完成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間的轉換。
6.2/4線轉換功能H(Hybird circuit)
完成2線的模擬用戶與交換機內部4線的PCM傳輸線之間的轉換。
7.測試功能T(Test)
通過軟件控制用戶電路中的測試轉換開關,可對用戶進行局內側和外線側的測試。測試功能主要用于及時發現用戶終端、用戶線路和用戶線接口電路可能發生的混線、斷線、接地、與電力線碰接以及元器件損壞等各種故障,以便及時修復和排除。
- TCP/IP入門經典(第5版)
- Building RESTful Web services with Go
- Windows Server 2012 Hyper-V虛擬化管理實踐
- 通信十年:擁抱互聯網
- 5G+區塊鏈
- Microsoft Power Platform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 一本書讀懂物聯網
- 園區網絡架構與技術
- 5G非正交多址接入技術:理論、算法與實現
- Building RESTful Web Services with .NET Core
- 區塊鏈社區運營手冊
- 想象的互動:網絡人際傳播中的印象形成
- 算力網絡:云網融合2.0時代的網絡架構與關鍵技術
- 黑客與反黑工具使用詳解
- Hands-On Cloud:Native Microservices with Jakarta 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