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正月初一 潭州

元軍克城,南宋守將李芾全家自盡

同樣是拂曉,潭州城內州衙熊湘閣上,南宋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李芾正與幕僚賓客一起飲酒待旦。遠處廝殺之聲不絕于耳,近處號哭之聲陣陣傳來。已經堅守了七十天的潭州城,到了最后關頭。

昨日,也就是除夕,元軍蜂擁般登上城墻,勢難再擋。與李芾共同守城的知衡州尹穀,知道已無回天之力,先與妻、子訣別道:“我以一介寒儒,受國家恩典,掌管一州,應當守義盡忠,你們也要同我一道報效國家。”(16)他要妻、子與他一起殉節,為了接續尹氏香火,準備讓弟弟岳秀逃出去。但是岳秀泣而不去,堅決請求共同赴難。尹穀積干柴于居室周圍,身穿朝服,望臨安方向跪拜后,燒掉歷官告身,縱火自焚。鄰居趕來搶救,無奈火焰熾烈,無法近前,只遙見尹穀在烈焰中正冠執笏端坐,泰然就義。尹氏全家老小均焚于一處。李芾聞訊,慨嘆道:“好一個尹務實,真正是男子漢!”務實是尹穀的號。

尹穀就是潭州人。宋朝以詞賦取士,他作賦必求典雅,每出一篇,士人爭相傳誦。尹穀中年考中進士,授官后因家喪返回故里,教授生徒。他對所教諸生,要求很嚴,尤其重視禮節和冠服。潭州士人重視學業,州學生每月考試,積分高者升為湘西岳麓書院生,再高者升為岳麓精舍生,所以被人們稱之為“三學生”。潭州被圍,“三學生”依然聚于州學,不廢學業。尹穀死后,數百學生趕來哭奠。

李芾是衡州人,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知臨安府,因為觸怒權相賈似道而被罷職。去年二月,賈似道兵敗丁家洲,朝廷恢復李芾官職,任潭州帥臣。這時,湖北州郡大多已經被元軍所占,好友勸李芾不要前往潭州,如果非去不可,也應該留下家眷,只身赴任。李芾謝絕了朋友的好意,說:“我難道不懂為自己考慮嗎?因為世受國恩,雖遭貶職尚常思報國;現在我有幸為朝廷所用,就是要以家許國!”(17)

七月,李芾攜家至潭州,州內兵丁絕大多數已被調往臨安,只留下士卒四百五十余人,一半以上是老弱病殘者。元軍游騎已進入州境,形勢緊迫。李芾緊急召募民丁近三千人,修城儲糧,命令劉孝忠統率諸軍,訓練鄉勇,又留下從四川、湖北來潭州的戰將吳繼明、陳義等共同守城。

自大軍渡過長江之后,伯顏分兵四萬,交給阿里海牙指揮,屯駐鄂州,以保證東進軍隊無后顧之憂。阿里海牙沒有坐失良機,主動出軍經略荊湖。他率軍溯長江而上,先在洞庭湖口敗宋軍,攻下岳州(今湖南岳陽);繼于至元十二年(1275年)四月初六抵江陵(今湖北荊州)城下,招降宋守將朱禩孫、高達等。消息傳到大都,忽必烈非常高興,大宴慶賀三天。忽必烈對左右說道:“伯顏領軍東行,阿里海牙以孤軍戍守鄂州,我很是擔憂。假如荊湖和四川的宋軍聯合,順流而下,鄂州剛入我手,人心不穩,必將有人內部策應,使我軍根本動搖。誰知‘小北庭人’居然能夠領軍攻占全部荊湖地區。江浙的南宋朝廷,聽到這個消息,必然膽破心驚,我東出之兵不再有后顧之憂了。”(18)畏兀兒人阿里海牙常被忽必烈稱為“小北庭人”,以示愛昵。

五月,阿里海牙返回鄂州,準備向湖南進軍。忽必烈特別詔諭宋降將高達:

昔我國家出征,所獲城邑,即委而去之,未嘗置兵戍守,以此連年征伐不息。夫爭國家者,取其土地人民而已。雖得其地而無民,其誰與居。今欲保守新附城壁,使百姓安業力農,蒙古人未之知也。爾熟知其事,宜加勉旃。湖南州郡皆汝舊部曲,未歸附者何以招懷,生民何以安業,聽汝為之。(19)

忽必烈要利用南宋降將,采取攻心和安民策略,使軍事行動早日結束。他告誡高達:爭國家就是為了取其土地和人民,現在需要保住新占據的城池,使百姓安居樂業,專心務農,而蒙古人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你熟悉情況,應該有所作為。湖南州郡守將,都是你的舊部下,應該如何招降,使他們歸順,如何安撫百姓,都由你來措辦。

高達不敢怠慢,得旨后馬上派人前往湖南招降州縣守臣,潭州自然首當其沖。李芾不予理睬。九月,元軍圍潭州城。李芾登上城樓,指派諸將分守要處。城中百姓不分老弱,自動結成部伍,幫助軍士守城。十月,阿里海牙抵潭州城下,射書城內,希望李芾以生靈為重,免屠城之災,從速開門投降。李芾還是不予理睬。阿里海牙麾軍攻城,劉孝忠等率軍奮戰,李芾冒矢石前后往來督戰,元軍進攻屢次受挫。城中箭矢用盡,李芾號召州民獻出羽扇,修理無羽舊箭,百姓立即響應。城中儲鹽也已耗盡,李芾下令焚燒鹽庫舊席取鹽,勉強供給。

由于李芾經常以忠義激勵將士,親自安撫傷員,吊唁死者,所以雖然城內軍民死傷枕藉,州人仍然憑城死戰,斗志不減。經過大小數十次戰斗,兩月有余,元軍屯兵潭州城下,不能破城。阿里海牙大怒,下令萬戶、千戶、百戶等軍官,必須身先士卒,率眾登城,退卻者軍法從事,限定三日內破城,阿里海牙親自督戰。除夕這天,戰事最為激烈,阿里海牙被流矢所傷,不顧傷重,督戰更急;副將賈文備雖受炮傷,依然率軍奮力登城,潭州城在元軍如此猛烈的攻擊下,終于被攻破了。

事已至此,李芾難挽敗局,入夜后親筆寫下“盡忠”二字,作為殘存軍隊夜晚的號令,鼓勵軍民與元軍展開巷戰。他自己則留賓客僚佐,會飲于熊湘閣。清晨,眾人辭出,李芾端坐熊湘閣上,下令積柴閣下,召家屬十九人同聚閣上。李芾對部下沈忠說道:“我已力竭,當死于今日,我的家人亦不能忍受俘虜之辱,你把他們都殺死,然后來殺我。”(20)沈忠伏地叩頭推辭,李芾嚴命他立刻照辦。沈忠慟哭應允,取酒給李芾家人暢飲,待他們喝醉后一一殺死,李芾也引頸受刃。隨后沈忠縱火燒閣,回到自己家中,殺死妻子,復至李芾盡忠處大哭一場,自刎身亡。

盡忠的不僅僅是州官及其家屬。參議楊霆跳入園池自盡。都統陳義、轉運使鐘蜚英等自殺。“三學生”多人死節。城中居民,也多舉家自盡。城內的每口井里幾乎都有尸體,縊死于林木者比比可見。吳繼明、劉孝忠向元軍投降,阿里海牙等入城。

按照蒙古人的傳統做法,凡守城拒降、使軍隊蒙受損失,城破后都要“屠城”,城中居民除工匠外都要處死,并且可以縱容軍人肆意擄掠。潭州近三個月才被攻破,自當“屠城”,入城諸將亦請求放縱士兵擄掠殺戮。行省郎中和尚向阿里海牙進言:“抗拒我軍的是南宋將領,州民有何罪過?既然已經投降,都是我朝百姓了,怎能忍心殺戮。況且湖南未下州城很多,聽說我們濫殺降者,必效忠死守而不降。”(21)左丞崔斌也贊同和尚的意見。阿里海牙雖然在攻城時負傷,也還記得“將士毋得妄加殺掠”的命令,這是忽必烈在至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1274年7月20日)發出的《興師征南詔》中宣布的。伯顏等人南下前,忽必烈又以“北宋曹彬不嗜殺人,一舉而定江南”諄諄告誡。于是,阿里海牙決意網開一面,特別下令:

國家為制,城拔必屠。是州生齒繁夥,口數百萬悉魚肉之,非大帝諭伯顏以曹彬不殺旨也。其屈法生之。(22)

也就是說,按照國家制度,此城當屠,但是這里有數百萬百姓,如果全部坑殺,違反了皇帝不殺降人的旨意,所以應該不按舊制辦事,給民眾以生路。阿里海牙很快出榜安民,禁止軍卒殺人搶掠,并且開倉放糧,救濟饑民。潭州恢復了平靜。阿里海牙隨即派人前往湖南各州郡,招徠未降附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阳县| 云龙县| 襄垣县| 浪卡子县| 石嘴山市| 临洮县| 休宁县| 新郑市| 平和县| 华安县| 沂南县| 镇康县| 新绛县| 南川市| 汪清县| 濮阳市| 大姚县| 舞钢市| 福泉市| 巧家县| 洪泽县| 密山市| 松溪县| 盐城市| 赤水市| 益阳市| 伊金霍洛旗| 伽师县| 四会市| 天长市| 安多县| 大邑县| 山阳县| 柯坪县| 鹤岗市| 新泰市| 石嘴山市| 岑溪市| 德阳市| 麦盖提县|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