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用教材:稅法
- 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研究中心編著
- 2664字
- 2020-09-18 15:13:12
第三節 稅法要素
考情分析:對于本節內容,題型多為多選題,題量通常在1道左右。考查重點為總則、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稅目、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納稅地點、減稅免稅、罰則和附則,尤其是征稅對象、稅率的分類(這是常考點)。
學習建議:理解記憶本節內容,著重掌握基本概念及相關要點。稅法要素是所有完善的單行稅法都共同具備的,僅為某一稅法所單獨具有而非普遍性的內容,不構成稅法要素,如扣繳義務人。
稅法要素是指各種單行稅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總和。稅法要素既包括實體性的,又包括程序性的,并且是所有單行稅法都共同具備的內容。稅法要素通常包括總則、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稅目、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納稅地點、減稅免稅、罰則、附則等。
一、總則(*)
總則主要包括立法依據、立法目的、適用原則等。
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規定,“為了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加強土地管理,保護農用耕地,特制定本條例。”此條例突出了該條例制定的目的,即“立法目的”。
二、納稅義務人(*)
納稅義務人又叫納稅主體,是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納稅義務人有兩種基本形式:自然人和法人。
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規律而出生的,有民事權利和義務的主體,包括本國公民,也包括外國人和無國籍人。
法人是自然人的對稱,我國法人主要有4種:機關法人、事業法人、企業法人、社團法人。
與納稅人緊密相連的兩個概念是代扣代繳義務人和代收代繳義務人。前者是指雖不承擔納稅義務,但依照有關規定,在向納稅人支付收入、結算貨款、收取費用時有義務代扣代繳其應納稅款的單位和個人。代收代繳義務人是指雖不承擔納稅義務,但依照有關規定,在向納稅人收取商品或勞務收入時,有義務代收代繳其應納稅款的單位和個人。
三、征稅對象(*)
征稅對象又叫課稅對象、征稅客體,指稅法規定對什么征稅,是征納稅雙方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客體或標的物,是區別一種稅與另一種稅的重要標志。
征稅對象按其性質的不同,通常可劃分為5大類:流轉額、所得額、財產、資源和特定行為。因此將稅收也分為相應的5大類:流轉稅(或稱商品和勞務稅)、所得稅、財產稅、資源稅和特定行為稅。
【知識拓展】稅基又叫計稅依據,是據以計算征稅對象應納稅款的直接依據,是對課稅對象的量的規定。
以計算征稅對象的計量標準為依據,稅種可分為從4價稅和從量稅。以征稅對象的價格為依據,來計算應納稅額的稅種,屬于從價稅;以征稅對象的數量(件數、重量、容量、面積等)為依據,來計算應征稅額的稅種,屬于從量稅。從價計稅和從量計稅同時計征的稱為“復合計稅”,如卷煙和白酒的消費稅均適用于復合計稅方式。
四、稅目(**)
稅目是在稅法中對征稅對象分類規定的具體征稅項目,反映具體的征稅范圍,是對課稅對象質的界定。稅目的相關要點如下。
(1)明確具體的征稅范圍,凡列入稅目的即為應稅項目,未列入稅目的,則不屬于應稅項目。
(2)貫徹國家稅收調節政策的需要。
(3)并非所有稅種都需要規定稅目,如企業所得稅。
名師點撥
本部分內容容易在考試中命題,考生應當注意征稅對象的兩大分類以及它們的區別和特點。
【例題8·單選題】(2017年真題)下列稅法要素中,規定具體征稅范圍、體現征稅廣度的是( )。
A.稅率 B.稅目
C.納稅環節 D.征稅對象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稅法要素。稅目是在稅法中對征稅對象分類規定的具體征稅項目。稅目主要體現征稅的廣度,其反映征稅的具體范圍,是對課稅對象質的界定。故本題答案為選項B。
五、稅率(**)
稅率是對征稅對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額度。稅率是計算稅額的尺度,也是衡量稅負輕重與否的重要標志。
我國現行的稅率主要有比例稅率、定額稅率和累進稅率,其具體內容如表1-3所示。
表1-3 我國現行稅率

【例題9·多選題】中國現行稅制中采用的累進稅率有( )。
A. 全額累進稅率 B. 超額累進稅率
C. 超率累進稅率 D. 超倍累進稅率
【解析】考核考生對我國現有稅率的熟悉程度,我國目前沒有采用全額累進稅率和超倍累進稅率。
【答案】BC
【例題10·計算題】王某2014年2月取得工資、薪金6 000元,如何采用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 500元的稅率3%;超過1 500元不超過4 500元的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105元。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生計費扣除為每月3 500元。)
【答案及解析】首先計算王某的應納稅所得額:工資、薪金6 000元,應納稅所得額=6 000-3 500= 2 500(元);然后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法計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第一種方法是按照超額累進稅率定義的分解計算法:應納個人所得稅=1 500×3%+(2 500-1 500)×10%=45+100=145(元)。
第二種方法是按照教材個人所得稅這一章規定的簡易計算法:應納個人所得稅=2 500×10%-105(速算扣除數)=145(元)。
六、納稅環節(*)
納稅環節指征稅對象在從生產到消費的流轉過程中應當繳納稅款的環節。考生要掌握生產、批發、零售、進出口、收入取得、費用支出等各個環節上的稅種分布。
合理選擇納稅環節,有利于加強稅收征管,有效控制稅源,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及時穩定與可靠,方便納稅人生產經營活動和財務核算,靈活高效地發揮稅收調節經濟的作用。
七、納稅期限(*)
納稅期限是指稅法規定的關于稅款繳納時間方面的限定。稅法關于納稅時限的規定有3個概念。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指應稅行為發生的時間。如增值稅條例規定,采取預收貨款方式銷售貨物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貨物發出的當天。
(2)納稅期限:每次發生納稅義務后不可能馬上去繳納稅款。稅法規定了每種稅的納稅期限,即每隔固定時間匯總一次納稅義務的時間。如增值稅條例規定,增值稅的具體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3)繳庫期限:即稅法規定的納稅期滿后,納稅人應將納稅款繳入國庫的期限。如《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并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八、納稅地點(*)
納稅地點主要是指根據各個稅種納稅對象的納稅環節和有利于對稅款的源泉控制而規定的納稅人(包括代征、代扣、代繳義務人)的具體納稅地點。
九、減稅免稅(*)
減稅免稅主要是對某些納稅人和征稅對象采取減少征稅,或者免予征稅的特殊規定。
十、罰則(*)
罰則主要是指對納稅人違反稅法的行為采取的處罰措施。
十一、附則(*)
附則主要包括兩項內容:一是規定此項稅法的解釋權,二是規定稅法的生效時間。
- 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用輔導教材:財務管理
- 吉林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1小時高清視頻】
-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2012年度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學習叢書)
-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
- 2019年基金從業資格考試《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基礎知識》歷年真題與考前押題詳解
- 黑龍江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真題詳解及押題密卷:初級會計實務
- 2014、2015年證券業從業資格(SAC)全國統考同步輔導教材系列:證券市場基礎知識
- 2019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金融市場基礎知識》歷年真題詳解與考前押題試卷
- 初級會計電算化上機考試題庫
- 深圳市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0小時高清視頻】
- 河南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基礎》【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12小時高清視頻】
- 2019年下半年銀行業專業人員職業資格考試《風險管理(初級)》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
- 稅法
- 遼寧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0小時高清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