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理想,亙古不變
做電視節目是我從小的夢想,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有成長,都有進步。
而到另一個地方的原因也許有很多,但我從不會放棄自己的夢想。
做了三年娛樂新聞節目,從湖南到北京,回首卻又像是在昨天,自己還是一個拿著話筒為一個開場白錄30遍的小破孩。
因為報考湖南電視臺,考進了湖南娛樂頻道,認識了極好的朋友唐巍,和瑾也在這樣一個環境里成長,陸續認識了和我年紀一般大小的葉子、張智翔、洪笑、彭瑩等,他們一樣對電視領域抱有理想,大家一起討論節目的制作,只是那時沒有想到,又過了幾年,再和自己討論想法的人已經少之又少了。幸好,我們都沒有浪費那樣的機會。
如果說大學時期在衛視總編室只是一個接觸電視、接觸優秀電視人的機會,大學畢業后進《娛樂急先鋒》算得上是我真正開始電視人的生涯。第一個給我深刻影響的是制片人賀曉曦,跟著當時廣電最年輕的制片人也足以讓我感到驕傲。雖然當時每天累得半死,但直播后被他一罵又活過來了,從他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做電視節目的理念,也正因為如此,我到現在對電視節目都沒有畏懼,覺得一切都可以靠自己改變。
后來加入了《FUN4娛樂》,認識了肉丸子、亞飛、彭彭這些年紀相仿的電視人。郭曉華是制片人,第一次見她,心里惴惴不安,見到了之后,才發現支撐起湖南最優秀電視節目的制片人居然是一個文弱的小女生。組里很多同事都干勁十足。在《FUN4娛樂》,我開始扎實地做起了電視節目,每天想方設法做更好看的新聞,做得不好,就徹夜寫案子;做好了,也會打電話要以前的大哥曦幫我審核。
當初我離開《娛樂急先鋒》的時候,他很難過。現在想起來,在加入《FUN4娛樂》之后的兩個星期接到大哥曦的電話,還很沖動地想立刻回去,只要他說一句你回來吧,但是他一直都沒有說。其實我知道他的想法,他只是對我說,好好做,曉華是一個很厲害的電視人,多學習哦。
為了這樣一句話,為了做好每天的新聞,我也會打電話向曦哥請教,雖然最終總逃不過他的“侮辱”,但在兩大優秀電視才俊的教導下,我也慢慢專業起來。
曉華姐每次看過直播之后,都會給我發短信,告訴我哪里好、哪里不好,讓我深受鼓舞。很多短信我都一直留著,每次看到都信心十足,只可惜手機弄丟了,只好把一切刻在腦子里。
離開《FUN4娛樂》的那天,我從廣電走到了河西,滿臉都是淚。手里握著手機,曉華姐給我發的短信我背得一字不差:正因為是你,我才會這樣要求你。
其實反過來想,正是因為曉華姐,我才會變得做事情有始有終,才會努力學會克服那么多障礙,才會像現在這樣,即使在這個過程中,遇見了很多很多阻礙自己夢想的事情,阻礙自己夢想的人,我都會一笑了之,繼續努力。
然后來了北京。
先到了光線的《娛樂中心》,然后又跟著焦老師去了《娛樂任我行》。也是由于焦老師的無比信任,我才能夠以24歲的年紀管理團隊,開始率領大家一起朝著心中的目標前進。港臺節目,我和周圍的朋友一直都看得仔細,既然做不了像《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那樣大成本的綜藝,那總可以做阿雅的《明星記者會》。于是這樣一個理想一直埋在心里,終于有一天,《娛樂任我行》改版,我把樣片拿出來,找記者們一一談過,終于做成了大陸第一個《明星記者會》的雛形。雖然是抄襲臺灣節目,但是大家都把夢想埋在了里面;雖然第一期節目錄得很不成熟,但是起碼我們終于明白了怎樣學習。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明星記者會》成為《娛樂任我行》的招牌節目,主持人沈凌的超級表現征服了所有同事和觀眾,也讓康康稱贊他為大陸最優秀的主持人。由于大家共同的努力,節目一天一天在變好,我們往《明星記者會》里加入更多的元素、更多的信息。臺本的提綱每一期我都要仔細地改,就是希望《明星記者會》雖然在硬件上有缺陷,但是在整個內容結構上不失專業電視人的水準。當羅志祥的那一期《明星記者會》在旅游衛視收視率達到了1.2的時候,所有人都震驚了。那樣一個平臺,能夠做到這樣的收視率,簡直就是奇跡。我相信,這個模式一定會更受歡迎,還有更大的可能性。
后來因為種種,我離開了這個團隊。整整一年的時間,彼此了解,當節目正在生機勃勃發展的時候,我選擇了離開,有很多的無奈,但是我想,即使我離開,大家一樣會努力做節目,讓節目更有知名度,即使我離開,我還是這個節目的人。
又因為種種,我回到了光線,做《明星記者會》的制片人。為了改變3年來的陳舊模式,周圍的好友紛紛出主意,貢獻出了他們收藏的德國、美國、韓國、日本、法國,以及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的所有節目??磥砜慈?,發現電視節目一直在變,其實也一直沒變。因為所有的形式和模式還是一個樣,比的是誰更細致,誰有更出色的團隊,誰有更大的資本。同時,臺灣《明星記者會》也出現了大炳主持的版本,一切都在變,一切又沒有變。
于是我們將《明星記者會》改造成小綜藝的節目,因為我們有水準超高的編導,還有很多優秀的選秀選手,一切都需要我們磨合,我也給了自己兩個月的時間進行改進。日??梢宰龀筛栌褧梢宰龀杉t歌匯,可以做成明星培訓班,周末可以做成記者會,可以做成發布會,可以做成發片會。
明天是我們錄制改版后的第一期張敬軒的播出,上海、南京、廣州、武漢等地都可以看到,也許有很多不足,但是我相信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制作方的努力。我們也在起跑,《娛樂任我行》的同事出來聚會,大家都問我:“好不好?”
好,當然好。
不會因為出現某幾個人、某幾件事、某幾種環境而不好。關于電視,關于理想,不因為心地善惡、思想幼稚或成熟而改變。所謂理想,就是亙古不變的意思。
今天我重新起跑,《娛樂任我行》已經領先許多,都朝目標加油,一切都好。
因為曉曦哥和曉華姐都說過:做電視是自己一直的理想。
這篇看完,覺得那時的自己真乖。把所有的感受一一記錄下來,稍縱即逝的心思全被完整捕捉在這里。我記得在大學宣講時,我讓大家只要有時間都要把它們記錄下來。這全都是你自己的生命,甚至多年之后看來,這就是你的孩子,看你的孩子如何在你的努力之下慢慢變化。所有細微之處都隱藏著春暖花開、冰面破裂的巨響。
上面提到了好多好多人,曉華姐和曉曦哥簡直就是我電視生涯劇目中父母的角色,我還時不時將他們的名字寫錯。我記得曉曦哥早因為這件事情猛K過我一頓了。還有沈凌,和他認識的時間最長,總之是一個非常nice(好)的人。那時我記得為了不讓他離開北京去上海發展,把我表哥,也就是何老師的經紀人介紹給了他,然后他就一直在北京了。后來,我們都各自發展,我想總有一天,我們仍會合作。
關于這檔節目,《明星BIGSTAR》改名成《明星記者會》,再改名為《最佳現場》,一播至今便是7年,收視市場份額也一直是北京地區前三名,多少算是一張合格的答卷。
去年,我突然被很多人認識了,因為《職來職往》。這并不是我自己的節目。有記者曾經問了我這個問題,想起來實在是很尷尬。那么多年一直在電視行業,做著各種各樣的改變與努力,卻沒有一兩個拿得出手的節目。你是誰,就應該做什么樣的事。所以,在痛定思痛之后,我想這兩年總有一兩個紅火的節目出自我的團隊。也許這本書出來時,它已經被大家認識了。為什么你總是打不死?有人問這個問題,我想過,最好的回答可能是:因為我是一個電視人。
20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