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落知秋:清末民初的史事和人物
- 張仲民
- 653字
- 2020-09-11 10:49:01
自序
這本書是我過去十幾年中寫過的若干考證文字的匯集——它們主要依據我從清末民初報刊上讀到的一些“新”材料,再結合其他有關文獻所做的一些拾遺補闕性質的史實重建工作,關注的大都是嚴復、梁啟超、劉師培、陳寅恪、胡適、閻錫山、南桂馨等人不太被后來研究者注意或為歷史煙塵所遮蔽的面向。不過,較之最初發表時的情況,收入本書中的篇章均被重新增補修正過。饒是如此,也當藏拙,不該再禍棗災梨,畢竟因個人自身學識、見識有限,加上材料的限制,諸文中存在的問題定會不少。然而這些文字作為自己過去習史生涯的見證與記錄,自感其仍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且不至于太難讀,故將之匯編成書,權當野人獻曝,也不無敝帚自珍和反躬自省之意,同時借以紀念這段勢必要載入史冊的非常狀態。
現屆暮春,落花有日,開學無期,舉世仍在抗疫、防疫、避疫。忐忑不安的疑懼中,明天真能重新開始嗎?然而無論如何總應該保有希望,正像面對過去的歷史我們應有信心、有責任去“我手寫我心”、不曲學阿世一樣。就此而言,歷史學家的工作意義是無與倫比的,一如巴特勒(Samuel Butler)所言:“據說連上帝都不能改變過去,但歷史學家能。”現在書稿即將付梓,未敢以“憂患之書”自許,但愿以“求真”之作自期。而本書得以問世,要特別感謝張鈺翰兄的玉成,他細心的編輯工作又糾正了我原文中存在的不少誤失。
最后依然需要附上一句必須的“老生常談”,本書所收之各篇文章在撰寫、發表和重行增補匯集成書的過程中得到很多人的指點、幫助,唯書中存在的任何疏失,概由作者本人負責,與其他人無關。
2020年4月3日
改定于復旦光華樓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