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可持續的供應鏈(《哈佛商業評論》2020年第4期/全12期)
- 哈佛商業評論
- 1498字
- 2020-09-11 17:44:09
博客 @HBR
被降級的
市場營銷部
希瓦拉姆·拉吉戈帕爾(Shivaram Rajgopal)
阿努普·斯里瓦斯塔瓦(Anup Srivastava) | 文
時青靖 | 編輯
2019年我們發表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美國企業廣告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從1975年的1%降低至2017年的0.8%。我們得出的結論是,營銷的重要性在企業層級中肯定遭到削弱,尤其是與工程、技術和創新相比。(同期的研發支出從1%增長到8%。)
許多學者和從業人員寫信給我們,認為營銷遠不止廣告支出。這話說得不錯。不幸的是,與廣告支出不同,企業通常不會披露營銷開支,讓人很難根據報告中的支出來考察在時間變化過程中營銷的重要性。
于是,我們轉向了另一組數據:標普1500強企業的最高領導層。當我們調查企業在1999到2017年之間薪酬最高的高管時,我們發現,在這頂級階層中首席營銷官(CMO)的數量急劇減少——約35%的降幅。與此同時,在薪酬最高的五類人中,信息或技術類的高管數量卻增加了,現在遠遠超過了CMO的數量。由于薪酬通常反映了高管在企業中的地位,我們的數據表明,CMO在企業層級結構中的重要性已經下降,這也印證了我們早前的評估,即營銷作為一種職能,其價值已今不如昔。
我們發現了這些趨勢幾個可能的解釋。一是隨著時間的變遷,科技企業的數量增加了,而零售和制造等其他行業的企業數量卻減少了。零售業和制造業銷售的都是實物產品,嚴重依賴傳統的4P營銷原則[產品(product)、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和地點(place)]。
另一個解釋是,營銷本身已經發生了變化。客戶現在將越來越多的收入花費于在互聯網上創建、定價、經銷的基于軟件的服務。他們還從網絡渠道——博客、在線評論、影響力人物——獲取有關產品和服務的信息,而不是通過看廣告。廣告本身現在也是根據客戶數據被即時植入瀏覽器中,因此,如今4P的應用需要的是不斷實驗和動態決策(更不必說算法、數據科學家、計量經濟學家和大數據專家了),而不是廣泛的市場研究所推薦的深思熟慮的穩定政策。結果,IT必然在營銷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從技術角度看待營銷的那個人的重要性必然隨時間的推移而增加。反過來說,一個不懂技術的營銷人員肯定會發現保住他/她的工作很難。人們甚至可以說,營銷正被整合進IT職能之中,或者外包給谷歌營銷平臺(Google Marketing Platform)這樣的企業。
另一個解釋是,以技術為導向的創始人并沒有充分意識到營銷的重要性,在這一職能領域投資不足。如今的許多領先品牌,比如谷歌、微軟、亞馬遜和Facebook,都是憑借科技實力創造的。請將此種戰略與可口可樂和耐克等過去那些成功品牌立足于廣告的品牌創立戰略相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在蘋果、微軟、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這五大《福布斯》雜志評定的最具價值的品牌中,只有微軟的CMO出現在2017年薪酬最高的高管榜單之中。
然而,還有一種可能性是,企業越來越多地收購品牌,而不是有組織地發展品牌。這一點從不斷加快的并購交易速度可以明顯看得出來。回想一下微軟收購領英(LinkedIn)、Facebook收購WhatsApp、谷歌收購YouTube這些數十億美元的交易。這一趨勢可以解釋首席財務官(CFO)在企業層級中日益重要的地位。CFO負責對目標的收購和整合策略,并安排融資。
無論最終的解釋是什么,我們的發現表明,CMO在企業層級中的重要性已經下降,而首席技術官(CTO)的地位卻迅速上升。在董事會、CEO以及IT、營銷和人力資源部門考慮他們未來的人事、薪酬和晉升政策之際,我們的發現應該會引起他們的興趣。或許現在是停止將營銷和技術視為兩個獨立部門并鼓勵兩者之間緊密合作的時候了。
希瓦拉姆·拉吉戈帕爾是哥倫比亞商學院會計學和審計學羅伊·伯納德·凱斯特與T·W·伯恩斯教授。他的研究涉獵財務報告和高管薪酬問題,在會計和財務領域發表了大量著作。阿努普·斯里瓦斯塔瓦是會計學、決策、資本市場學科的加拿大講席教授,卡爾加里大學哈斯卡耶商學院副教授。他研究的是數字企業的估值和財務報告挑戰。
- 對話:東吳基金基金經理陳軍(《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27期)
- 雪球專刊293期:雪球達人秀 V——8位基金達人的真實故事
- 管理視野27:新能源汽車的突圍
- 玩轉定投(雪球專刊·113期)
- 雪球專刊277期:2021上半年投資總結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19年第4期)
- 蔚來:定義用戶企業(《商業評論》2022年2-3月號)
- 汽車觀察(2021年第10期)
- 雪球特別版:段永平投資問答錄下冊(投資邏輯篇)
- 新經濟導刊(2021年第1期)
- 數據創造競爭優勢(《哈佛商業評論》2020年第1期)(哈佛商業評論)
- 如何當個好領導?(《哈佛商業評論》微管理系列)
- 雪球專刊·特刊:櫻桃之王紀念文集
- 用好頂尖人才(《哈佛商業評論》2022年第3期)
- 證券市場周刊-紅周刊(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