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遷徙還鄉的萬里征途
候鳥從越冬地成群結隊地飛來了。它們還鄉遷徙是嚴格按照秩序進行的,一隊隊行動,每一隊有自己的次序。
今年候鳥飛回我們這兒走的是原先的空中路線,還是按原先的秩序,它們的祖先幾千年幾萬年幾十萬年以來一直是按這樣的秩序遷徙的。
最先啟程的是秋季最后離開我們的那些候鳥。最后啟程的是秋季最先離開我們的那些候鳥。比別的鳥晚到的是最鮮亮絢麗的候鳥:它們需要等到嫩葉和嫩草長出的時候。在光禿禿的大地和樹木上,它們過于顯眼,現在還無法躲避我們這兒的敵害——猛獸和猛禽。
正好有一條鳥類遷徙的海上之路在我們的城市和我們的列寧格勒州上空通過。這條空中路線稱為“波羅的海路線”。
萬里征途的一端緊靠北冰洋,另一端隱沒在鮮花盛開、陽光明媚、氣候炎熱的國度。無數成群的海鳥和近岸的鳥類排成無窮無盡的長長鳥陣,飛越長空,每一個鳥陣都有自己的次序,自己的隊形。它們沿非洲海岸飛行,經過地中海,再沿比利牛斯半島、比斯開灣海岸,經過一個個海峽,飛過北海和波羅的海。
它們在途中遇到許多障礙和災難。濃霧常常像墻壁一樣擋在展翅高飛的漂泊者面前。在濕氣重重的黑暗中鳥類會迷路,猛的一下在看不見的尖銳山崖上撞得粉身碎骨。
海上的風暴會折斷它們的羽毛,擊傷翅膀,吹得它們遠離海岸。
驀然而至的寒流會使海水結冰,于是候鳥因饑餓和寒冷而死亡。
它們中數以千計的同類死于貪婪的猛禽之口:鷹、隼和鷂鷹。
大量的猛禽在這時登上這條萬里海途,以便靠這豐盛而輕易可得的獵物大飽口福。
數以千百計的候鳥在獵人的槍口下落地。
然而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擋一群群稠密的飛行漂泊者的行程;它們穿越重重迷霧,飛越種種障礙,飛向故鄉,飛向自己的巢穴。
我們這兒的候鳥并非全部都是在非洲越冬并按波羅的海航線飛行的。另有一些候鳥是從印度飛來我們這里的。扁嘴瓣蹼鷸越冬的路更遠:在美洲。它們趕往我們這兒要飛越整個亞洲。從它們冬季的住處到它們在阿爾漢格爾斯克郊外的巢穴,得飛行一萬五千公里。飛行時間長達兩個月。
帶腳圈的候鳥
假如你打死了一只腳上帶金屬圈的鳥,請把腳圈取下來并寄往鳥類腳圈中央管理處:莫斯科,奧爾里科夫胡同,1/11號。同時附一封信,說明你得到這只鳥的地點和時間。
如果你捕獲了一只帶腳圈的鳥,請記下打在圈上的字母和編號,把這只鳥放歸自然,并按上述地址報告自己的發現。
如果不是你,而是你認識的獵人或捕鳥人打死或捕獲了這樣的鳥,告訴他應當怎么做。
鳥腳上的輕金屬(鋁制的)環圈是有人戴上去的。圈上的字母表示給鳥戴圈的國家和科研機構。在科學家的日志上,在與打在圈上相同的數字下記載著他給這只鳥戴圈的地點和時間。
科學家們用這樣的手段了解鳥類生活中令人驚異的秘密。
人們在我們遙遠的北方某地給鳥戴上了腳圈,而它卻在非洲南方或印度某地,或別的什么地方落入他人之手。從那里就會寄來從它身上取下的環圈。
順便說一下,遠非所有從我們這兒飛離越冬的候鳥都是飛往南方的:有一些飛向西方,另一些飛向了東方,還有一些是到北方越冬的。這是候鳥的秘密之一,是我們由腳圈而得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