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禮貌和教養很重要
- 愿你成為最好的女子(經典版)
- 蔡瀾
- 1659字
- 2020-09-09 09:43:12
三八婦女節,寫天下的女性,莫過于由我最熟悉的香港女人開始。
不必我來贊美她們,據跨國調查,香港女性自我評價甚高。
在職的比率,也為亞洲女人之冠。我到過很多大機構去談生意,百多人的大堂之中,見到的幾乎是清一色的女性職員,男人為弱小的一撮。
與政府的政策也有關系,領導有方,多少個部門的首長,都是女人。
定叫日本女子羨慕死了,擁到香港來求職的漸多。至少,她們看得出,在辦公室中,不用為男同事捧茶。
韓國女人反而不見,人口比率中壓倒性的雌多雄少,地位永不翻身的低微,故不作幻想,勇敢地接受事實。
臺灣地區的也不來香港,因為她們的生存環境已在改變,愈來愈像香港那樣陰盛陽衰。從美國留學比較文學的女生在傳媒中勢力擴大,模仿洛杉磯的婦權運動,總有一天將男人統治。
香港女人不顧一切地出來做事,就算拿八千塊一個月的薪水,也請一個四千塊的菲律賓家政助理看孩子,自己不管家。那十八萬外勞,證實了她們說的關心家庭,是謊話。
有了職業,自信心遂強,是理所當然的事。比她們低級的職員看在眼中,瞧她們不起,也跟著來。冰心所描寫的慈母,在香港已經少之又少。
一般來說,她們怪身邊的男人太勤力掙錢,缺乏生活情趣,不夠運動型,太現實,物質觀念太重,知識不廣博,最要命的是:他們太遷就女人。
這么一說,男人一無是處,優點也變成缺點了,服侍女人也不是,不服侍也不是。像替洛杉磯女人開車門一樣,她們問道:“干什么,我自己不會開?為什么你要幫我?是不是歧視我們?”
別以為我對女人的觀點是要她們在家里做賢妻良母。出來做事的才有趣,她們見聞廣,話題變化多,愛得要死已來不及。
收入最好是完全由她們負責,我們像巴厘島的男子,耳邊插一朵花,整天雕刻木像,閑時斗斗雞。
我最反對的是有的香港女人,已經沒有了禮貌和教養。“等等?!碑斈愦螂娫捳宜齻兊耐聲r,一定用這兩個字來對付,永遠學不會說“請等一下”。
當她們來找你,也不說:“某某先生在嗎?”劈頭一句地指名道姓:“你是某某?”非親非故,香港女人有什么資格那么叫男人?
應付這些女人,最過癮的莫過于倪匡兄。
有一個女記者打電話去舊金山:“你是倪匡?”
倪匡兄說:“哎呀,好可憐呀?!?
“可憐什么?”女的詫異。
“可憐你的父母早死?!?
“我爸爸媽媽還活生生的?!迸恼f。
倪匡兄懶洋洋地說:“是嗎?奇怪啰。要不是早死,怎么你一點教養也沒有呢?”
那份跨國報告中還說,亞洲女性之中,香港女人認為自己最體貼和關心他人,比其他地區的女性更愿意為愛情犧牲。
哈哈哈哈,不是認為,是以為。
“體貼”那兩個字反過來用,整天想買名牌來“貼體”倒是真的。
關心他人?連自己的兒女也要菲律賓家政員照顧,偶爾望一眼,就叫關心?關心他人?是關心他人的工作能力會不會超越自己!關心身邊的男人錢賺得夠不夠!
為他人犧牲?爬在他人頭上已經來不及了?!盃奚边@兩個字怎么寫的?這些香港女人不懂。
當然,也有例外。在你寫文章罵女人的時候,永遠要記得說“當然也有例外”,那些以為是體貼、關心、為他人犧牲的女人都認為自己是例外,才無從生氣,也不會收到許多無聊的反擊來信。
也許說得過分一點了,我不能一棍子打翻一條船。我的運氣比較好,認識了許多的確是溫柔和可愛的香港女人。相信男讀者們的命也不錯,不然怎敢娶老婆?你們家里的,都是例外。
沒有家教,不能怪父母,自己可以學回來。事實上愈成功的女人,愈有禮貌,難道你們不想出人頭地?
我們阻擋不了香港女人看輕男性,但我們至少可以要求她們懂得什么是教養和禮貌。
在做事當中,認識了對方,戀愛結婚生子,后來辭職做家庭主婦的香港女人占了大部分。先進國家也是這樣的,這些太太做好家務,閑時修身養性,學習些小情趣自娛。要不然就是找一件有意義的事去干,像環保、醫療服務、禁止虐畜等,數之不盡。
不單單是求神拜佛的,不單單是教兒子給人家請客時叫星斑鮑魚的,不單單是妄想癥式地搬弄是非的,不單單是以統治男人作為人生目的的。要不然,就算是不必醫生處方就能隨街買到偉哥,也沒用。
香港女人還有一個專長,那就是喋喋不休地洗先生的腦,你要休息時,就來吵你,吵了整夜不疲倦,因為當你上班時,她們可以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