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一宿過去,兩人各自夢著各自的前塵往事,仿佛經(jīng)歷了一生的喜怒哀樂。
正值盛夏天氣炎熱,昭月醒來天色已亮,卻不知是什么時辰。
這一宿睡得很沉重,完全不記得夢中的情景,只記得有一對情侶,女子等了男子一生,分別之后不知女子怎樣了,而最終男子絕望投江,女子去了哪里是已經(jīng)離世還是女子不知男子經(jīng)歷還在傻傻的等待著???
窗戶上印著金黃的日光,應(yīng)該是太陽升起來了,昭月趕忙穿衣起床,出來看見門口放著一盆清水還有毛巾,一定是阿興為自己準備的,他可能暫時離開了,昭月洗漱完整理好屋子,剛好阿興來了。
阿興已經(jīng)端了早餐,把托盤放在桌子上:“姑娘起來了,走我?guī)闳浚右苍诳磿乙呀?jīng)備好了早餐,吃完我?guī)氵^去尋他吧”
昭月好奇:“阿興,你家公子救我回來那天你也在嗎,我見平日里你都是貼身侍候他的?”
阿興:“公子帶你回來那天我剛好為公子購買文房筆墨竹簡不在他身邊,公子平日勤奮上進,竹簡用的很快,我每十天半個月要為他置辦足夠的竹簡,而他那天早上讀完書牽著馬去郊外,公子平日喜歡在郊外練習(xí)辯術(shù),早上一早出門一去就是一天,回來就是晚飯時間,可是那天午后沒多久公子就回來了,我正準備出門,看見公子牽著馬回來。你昏迷不醒爬在馬背上,公子還是從府邸后側(cè)小門悄悄帶你回來的。
昭月:“原來如此”
阿興見昭月還在吃早飯,就先把剛剛昭月洗漱的水帶了出去。
阿興再回來,昭月已經(jīng)吃完了,便吩咐侍女將碗筷帶走,自己徑直帶領(lǐng)昭月去書房尋屈原。
昭月可沒有忘記今天要來書房的任務(wù):要搞明白整本詩經(jīng)的字形和現(xiàn)代字的差異,便于記憶。
原來書房距離昭月的房間沒有幾步路,穿過院子轉(zhuǎn)個彎就是書房。書房門口阿興和昭月立即停止了談話,阿興敲門“公子,昭月姑娘到了”
屈原:“進來”
推開門,書房明亮,朝向很好,陽光照進來整個屋子明亮亮的。書房正對門有一個大的書案,屈原一人用都還很空曠再坐兩個人讀書空間都還夠,旁邊幾個落地的大書架有近十層,藏書很豐富,恐怕這些都是屈原積年累月抄寫的,最高層的書架需要登扶梯才能夠著。
書房因為每天都有人打掃,屈原愛讀書時常過去,整個書房沒有積塵。
陽光透過側(cè)面窗戶灑在屈原的書案前,而屈原打扮不似昨天,今天的屈原沒有佩戴平日那種高高的發(fā)冠,而是一根藍色飄帶束住所有頭發(fā),頭發(fā)全部挽起,一根通透的白玉簪子端端正正的別在發(fā)間,面色白凈,神采奕奕席地而坐的屈原白色衣帶衣帶鋪在地上。
昭月看著屈原一陣,屈原抬頭:“小月,來了!”
今天昭月剛好穿著和屈原相似,米白色的衣裙不算華麗,但掩不住昭月的氣質(zhì),昨日的昭月如高山絕壁上的一株寒梅,傲立風(fēng)霜清冷孤絕,今日的白色衣裙更溫柔讓人親近。
阿興轉(zhuǎn)身為昭月準備竹簡和筆墨,與屈原的桌案并排,桌案間隔可以過兩至三人。
昭月將帶來的兩卷詩經(jīng)展開放在桌上,先將會背的詩經(jīng)挑選出來,其實前一天上午,昭月已經(jīng)看過了詩經(jīng)里所有背過的篇章,并且記憶了里面楚國文字的字形。
只是手上沒有空竹簡與筆墨,所以只能憑著腦袋記憶。而今天她有幸來到屈原的書房,阿興又準備有空白的竹簡,昭月便將昨天背過的內(nèi)容全部默寫一遍。每間隔一行中間用現(xiàn)代簡體字對應(yīng)楚國文字,期間遇到較復(fù)雜的字也只能反復(fù)記憶字形。
做完這些工作差不多花了快兩個小時,遇見實在辨認不出的字只能將整句抄在空白的竹簡上一起問屈原。
半晌昭月已經(jīng)整理完了所有不會不懂的詩句,而旁邊的屈原還沉浸在書中。
屈原換竹簡期間經(jīng)過昭月桌前,拿起還未合上的竹簡,每一句詩局旁邊抄寫著另一種字體,細看這些字體自己從未見過,屈原仔細觀察著每個字。
因為昭月在現(xiàn)代從小的愛好就是詩書和書法,所以抄下來的字跡都很娟秀工整平日閑時讀詩久而久之自己練習(xí)寫詩也能作上幾句。
昭月又寫完了一竹簡,抬頭察覺屈原在跟前,頓時驚喜。
昭月:“靈均,你看我整理的這些都是要問你等會和你一起討論的問題。”
《詩經(jīng)》,中國詩歌的源頭。因為年代太久遠了,久遠到如果沒有注釋,我們將寸步難行。其實,它只是民歌,是我們普通人的歌,并沒有想像中的那么疏遠不可親近。千百年前,它就如盛開在的花,人人都能采摘欣賞,嗅著它的芬芳。經(jīng)過千年,逐漸被人們沉淀遺落在了過去。昭月要趁現(xiàn)在自己生活在古代的時間把現(xiàn)代有爭議的問題都搞清楚。
屈原看著昭月熱情滿滿的情緒,不禁覺得欣慰,原來志同道合興趣相投的人就在眼前。
屈原隨意拿起一卷昭月備注細致的抄寫版:“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屈原解釋道:人身上感到?jīng)鏊鏁常闹校瑓s充滿了“物是人非”、“慘慘戚戚”的孤獨和哀傷,就難免感到?jīng)鲲L(fēng)凄凄了。這便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了詩人此時身心上的復(fù)雜感受——既有對妻子厚愛的幸福體味,又滲透著失去愛妻后的凄涼傷悲。詩人睹衣思人,激情難抑,從肺腑深處進發(fā)出“我懷念您啊,亡故的愛妻”(“我思古人”)這樣深情的呼喚,并贊美她“使我挑不出半點瑕疵”(“俾無訧兮”,贊美她“使我稱心如意”(“實獲我心”)。這里,詩人的贊頌與惋惜,熱愛與痛悼是交織在一起的。他贊頌愈多,憾恨就愈深;與熱愛之極所伴隨的,也正是痛楚之至。因此,詩人在深情贊美的話語后面,給我們留下了悼惜不已的悠長余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