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化解風險
- 天助之路
- 伴月天涯
- 2157字
- 2020-09-11 12:00:00
出差幾天的李天喜回來了。
回來之后,他沒有馬上找別人,而是先來找沈子云。
一進入沈子云家門,李天喜就覺得很壓抑。沈子云在自己的房間里走來走去,似乎有些不安。
“發生什么了?”
李天喜這次出差,就是走了沈子云介紹的幾家生產菌棒的地方。他本來是第一時間要和沈子云商量菌棒的事,可他看到沈子云特別焦躁,就問沈子云發生了什么。
“你回來了?”沈子云問。
“大媽給我開門你都不知道啊?”李天喜郁悶了,“什么事這么耗神?”
“大事。”沈子云說:“你來看。”
沈子云拿出手機對李天喜說:“今年預計糧食大豐收。”
“啊。”李天喜沒明白,這不是好事嗎?
“這幾天在村里,很多人說洪河村的地,長不出什么來。很多玉米地,今年要歉收。”
“不下雨,灌溉又不容易。”李天喜說:“這也沒有辦法。”
沈子云說:“我上網查了一下。如果再調低糧食最低收購價,那么洪河村今年的收入可能還不如去年呢。”
“這真的是大事。”李天喜說:“很多人,可是徘徊在貧困線附近。”
“所以我著急啊。”沈子云說:“正常情況下,應該是有對沖的。”
“對沖?”
“舉個例子。”沈子云說:“你有一萬斤糧食,在一個合理的價格,和一個商人約定將來賣出一萬斤糧食。即使當價格低于約定價格,你的糧食價格也有保證。這叫期貨。如果只是一個賣出去的權力,就是期權。”
“我大致懂。”
“假設大豐收年,你‘對沖’,就是以約定價格賣出你能產出的糧食。當糧食價格高的時候,你無非就是付出期權的價格,以高價賣掉糧食。而市場價低的時候,你就以約定價和當前價的差價,來補償實際上的損失。”
“我……也大致懂。”
沈子云說:“洪河村的情況比較特殊。村里的收成不隨著大形勢波動。有可能村里沒有收成,別的地方糧食又大豐收。糧價又低,又沒有收成。一旦大家都知道糧食價可能低,那么你的‘期權’、‘期貨’賣出價也低,不好對沖自己的損失。因為你沒有豐收的量。量和價之間,沒有互轉能力。”
李天喜若有所思,“這好復雜。”
“這就是問題。”沈子云說:“主要的糧食產地可以這么做,它從開始就約定了這個售出價,他們的每塊地大約生產多少,也大致能推算。洪河村現在來不及了。也許明年可以試試有沒有什么其它方法。”
李天喜說:“那么假設我的地估計一千斤,只產了一百斤,糧食價又高于這個約定價呢?”
“價格只能補價差,你還想補產量?產量和價格是供求關系影響的。而洪河村有可能不隨大波動影響。”沈子云說:“你這哪是對沖,不像是全職炒期貨了嗎?”
李天喜笑笑:“我看最直接的脫貧方式,就是你帶著大家做投資得了。”
沈子云說:“洪河資產投資公司?那我就真成了騙子了。”
李天喜隨意翻翻沈子云書桌上的資料,他真是做功課了。書桌上竟然有他統計的洪河村種植苞米預估產量。他應該是和技術員,各家各戶都走了一遍。
“你這份心意,哥們兒領了。”李天喜激動的說。
“心意只能是心意。”沈子云說:“不當吃也不當喝。每家就這點產量,今年不好過啊。”沈子云指著表上說:“這里有七戶是指著地出錢的人家。日子苦點,但沒到貧困線。今年,你怕是要帶上他們幾個了。”
李天喜也愁。就像沈子云說的,什么賺錢的東西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解決的。可落入貧困往往都是一瞬間。顆粒無收,找不到工作,因病致殘……好好一家就貧困了。
李天喜說:“子云,有沒有什么來錢快的?哪怕是搞出個樣子來呢?”
李天喜現在迫切的需要給村民信心。他來半年了,村里還沒有動靜呢。像藍蛛山村,農家樂都營業了。
“我知道你會這么說。”沈子云無奈的說:“所以你走這幾天,我準備了一個東西。你看一下。”
沈子云從書桌上拿了一張紙遞給李天喜,李天喜一看,頭就更疼了。
“剪紙?”
沈子云說:“對。洪河村的這位老奶奶是個狠人。我讓她做了一個作品,讓晴怡給送去找人看了。藝術價值不低。她是遠嫁到洪河村的,她年輕時候就是跟著家里女人學的。”
滿族剪紙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剪紙風格古樸、粗狂、彪悍、大氣。
“怎么做?”李天喜問。
“本來是想一樣一樣做的。”沈子云說:“現在不得不推進速度了。只是培訓!培訓的問題很大。老奶奶年紀太大了,她做一張剪紙的時間太長。兒媳婦的速度還行,水平就差了點。老奶奶教出來的學生達到能應付的水平,最少也得一個月,還要看天分。”
“平常得兩三個月?”
“那還是少的。即使學會了,速度也不行。而且平日還有農村的生產,家務,以及秋收,這些都牽扯精力。”沈子云說:“最壞打算,年前能有大量成品出來。”
“那……”
“這是我想到最快的方式了。”沈子云說道:“如果能確定下來,我來操作。藍蛛山的農村旅游是一個出口,晴怡的貿易也是一個出口。晴怡鑒定以后,她很喜歡這個手工藝,她說沒準能賣到國外呢。但這個咱們先不想,先想讓村民怎么致富。”
李天喜說:“這個鑒定的結果給我,我和劉二強談。”
“劉二強肯定還是要讓別人出錢。”沈子云說:“現在情況不容樂觀。我可以接受出錢,但不能接受‘帶薪培訓’,這個是底線。也就是這些人在學習的時候,是沒有錢的。只有學成之后,才有可能賺錢。奶奶做培訓,她有我給的錢。其他,學習材料我來提供。樣式,我來找。不能侵權!”
“明天我就找劉二強。”李天喜點點頭:“對了,菌棒的事,我挑了一家企業。這個……”
沈子云皺了一下眉,他說:“為了順利,這個就以‘匯報’的形式,告訴劉二強吧。”
李天喜捧著他,他就容易答應剪紙的事。李天喜知道,這其實開始違背沈子云的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