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過得幸福,是最有力的報復(fù)
- 精神有光,靈魂有香:20位民國女子的人生圖鑒
- 白凝
- 1798字
- 2020-08-31 18:04:54
縱然是棄婦,也要做個好母親。這是張幼儀對自己的警告。
她和徐志摩的第二個孩子,名叫彼得,一個可愛的小男孩。為了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她決定先從自己做起。張幼儀進入裴斯塔洛齊學(xué)院,專門攻讀幼兒教育。在德國的三年,她一刻都未曾停止學(xué)習(xí)的腳步,自學(xué)了英語、德語,甚至還對商業(yè)管理產(chǎn)生了興趣。
從一段不幸的婚姻中解脫出來,她活出了最昂揚的姿態(tài)。用張幼儀自己的話說:“去德國前,我凡事都怕;去德國后,我一無所懼?!?
上天或許是為了考驗張幼儀的勇氣,讓一場生離死別兜頭砸下。三歲的彼得因腹膜炎在柏林夭折,她拼盡全力想要做一個好母親,殘酷的命運卻偏偏不給她這個機會。
她又變成了孤身一人,沒有了兒子,異國便再無值得留戀之處?;貒グ?,縱然那片土地有太多傷感,可那畢竟是故鄉(xiāng)。
張幼儀回國時,徐志摩正處于輿論的風(fēng)口浪尖。她并不為此慶幸,而是召集全家人,包括徐志摩的父母,嚴肅宣布:“從今以后,大家都不許說徐志摩的壞話,只字不提!”這無關(guān)愛情,只是一個善良女人的寬容。
此后,她的世界豁然開朗。向來樸素慣了的人,突然有了打扮自己的欲望。原來沒有哪個女人是不愛美的,只是她的思想被束縛了太久,只知道別人覺得她應(yīng)該什么樣,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變成什么樣。
從一件旗袍開始,張幼儀引領(lǐng)了時尚。她決定開一家服裝公司,專門為女性量身定制高檔旗袍。李白有句詩叫“云想衣裳花想容”,她的時裝公司便叫“云裳時裝”。
沒有了婚姻,反而獲得了新生。張幼儀把時裝公司開在上海,這是她天生的商業(yè)眼光。當時的上海,剛剛興起旗袍之風(fēng),在云裳公司之前,還從未有過量身定制旗袍的時裝公司。一時間,上海、蘇州、南京、無錫等城市的大街上,凡是時髦女子,身上都穿著“云裳時裝”的衣服。據(jù)說蔣介石在上海大婚時,宋美齡用的也是“云裳時裝”的服裝。
不靠男人,也能活得很好,甚至活得更好。
開時裝公司的同時,張幼儀還在東吳大學(xué)教德語。優(yōu)秀的女人,能力掩藏不住。有人主動上門,聘請張幼儀出任上海女子商業(yè)銀行總裁。她猶豫了很久,在四哥的支持下決定出任該銀行的副總裁。
在金融業(yè),她是徹底的外行,沒有半分經(jīng)驗。但她有從零做起的心態(tài),把自己當作一個學(xué)徒,一刻都不敢放松。她將自己的辦公桌擺在銀行大廳的最后面,從未有人這樣做過,她執(zhí)意如此,為的就是能將銀行全景一覽無余。
無論任何事情,她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做別人的妻子如此,做事業(yè)上的女強人也是如此。
短短幾年,張幼儀便在金融業(yè)如魚得水,連續(xù)多年當選為銀行的董事。當時銀行的員工是這樣回憶張幼儀的:“那年她四十歲左右,腰背筆挺,略顯高大,神情端莊大方,有大家風(fēng)范。她就在我們營業(yè)廳辦公,準時上下班,除接電話外,很少說話,總是專心看文件。我經(jīng)常要將報表和裝訂好的傳票本請她蓋章,有時聽到她打電話時用德語。”
日軍占領(lǐng)上海時,大批儲戶來銀行提錢,導(dǎo)致現(xiàn)金短缺。女子銀行的現(xiàn)金只剩下四千元的時候,剛好一位儲戶來提款四千元。一旦提走,銀行的資金鏈必將斷裂,有倒閉的危險。為了保住銀行,張幼儀寫了一張契約,與這位儲戶約定六個月后連本帶利償還,并且承諾會時刻將這張契約帶在身上,即便她死了,家人或公司的人見到這張契約,也一定會償還。
她用人格擔保,打動了客人,也保住了銀行。戰(zhàn)爭期間,張幼儀管理的銀行巋然屹立,直到三十一年后金融業(yè)公私合營才宣告結(jié)束。
憑借智慧與膽識,張幼儀從一個外行人成為中國第一位女銀行家,被譽為金融界傳奇女強人。
整整三十年,她忙著重新建立自己的人生,愛情,被她輕輕關(guān)在了門外。
直到1953年,張幼儀才重新打開塵封的心門,一位名叫蘇紀之的醫(yī)生,住進了她的心里。他溫文儒雅,愿意傾聽她的心聲。從一開始,她需要的便是這樣一個男人。
只不過,這一次,她要征求兒子的同意。她在信中寫道:“兒在美國,我在香港,晨昏誰奉,母擬出嫁,兒意如何?”
兒子的回信感人肺腑:“母孀居守節(jié),逾三十年,生我撫我,鞠我育我,劬勞之恩,昊天罔極。今幸粗有樹立,且能自贍。諸孫長成,全出母訓(xùn)……去日苦多,來日苦少,綜母生平,殊少歡愉。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
與當年那場盛大的婚禮相比,張幼儀和蘇紀之的婚禮簡單至極,卻讓她感到溫暖和幸福。蘇紀之給了張幼儀二十年的幸福生活,直到蘇紀之去世之后,張幼儀才去往美國和兒子團聚。
1988年,八十八歲的張幼儀在紐約逝世。她的墓碑上赫然刻著四個字——“蘇張幼儀”。這才是婚姻應(yīng)有的模樣:你給我幸福的余生,我的名字冠你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