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容易讀錯的字(8)
- 容易讀錯 寫錯 用錯的字詞大全集(超值金版)
- 雅瑟 向敏
- 6568字
- 2014-03-15 17:31:30
在那里,子質遇見一個叫子簡的人,就向他發牢騷,埋怨自己培養的人不肯為他出力,以致流落到今天這種地步。子簡聽后,笑著說:“春天種下桃樹和李樹,夏天可以在樹下休息納涼,秋天還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種下的是蒺藜(一種帶刺的植物),到夏天不僅不能利用它的葉子,秋天長出來的刺還會扎傷人。因此,君子培養人才,要像種樹一樣,應該先選準對象,然后再加以培養。你過去培養、提拔的都是一些不值得保薦的人,所以他們也就不會報答你啊。”
又《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后六視元年》中載,狄仁杰嘗薦姚元崇等數十人,率為名臣,或謂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于是,后來人們就把培養人才稱作“樹人”,把受教育后成長起來的優秀人才稱作“桃李”;老師的學生多而廣,則稱為“桃李滿天下”。
dɑi
待dāi·待dài
待dāi:①暫留,逗留,延遲:待一會兒、待著。
待dài:①等候:待旦、待到、待機、待價而沽、待聘、待時而動、待續、待業、拭目以待。②指把某種態度或行為加之于人或事物:待茶、待答不理、待客、待人接物、待遇、對待、招待。③將,要:正待。
【解析】
“待dāi”只有“停留一會兒”的意思;而“待dài”則表示“等候、加之于人或物的態度以及將要”的意思。所以,不要混淆。
【例句】
正待他要走的時候,兒子過來纏著他不放,他只好決定再待會兒,而兒子玩累了待機走開去上班。
逮dǎi·逮dài
逮dǎi:①捉:逮蟈蟈、逮蜻蜓、逮特務、逮蚊子、逮住。
逮dài:①及,到:逮及、逮夜、逮至、未逮。②捉拿:逮捕、逮系、逮獄、逮坐。
【解析】
“逮”的兩個音雖然都有“捉拿”的意思。但讀“dǎi”時,特指通過追趕試圖抓住,且用于口語。而讀“dài”則用于比較正式,由專職(如警察)人員捉拿犯罪的人。另外,它還有“及、到”的意思,讀“dǎi”時沒有這個意思。
特別注意“逮捕”不論口語還是書面語都讀“dài bǔ”而不是“dǎi bǔ”。
【例句】
這名犯罪分子本來是前幾天被逮捕入獄的,結果前天晚上他逮著機會越獄了,恰巧被路過的軍人發現,將其逮住送回公安機關。
dɑn
丹dān·坍tān·彤tónɡ
丹dān:①紅色:丹桂、丹鉛、丹青、丹闕、丹砂。②制成的顆粒狀或粉末狀的中藥:靈丹妙藥、山海丹、丸散膏丹。③赤誠:丹誠、丹心、丹心碧血。④姓。
坍tān:①崖岸或建筑物或堆起的東西倒塌,從基部崩壞:坍方、坍江、坍塌、坍臺、坍陷。
彤tónɡ:①紅色:彤丹、彤管、彤庭、彤彤、彤云、彤珠。
【解析】
“坍(tān)塌”不讀“dān(丹)塌”;“紅彤彤(tónɡ)”不讀“紅dān dān(丹丹)”。
【例句】
河邊一幢樓坍塌,壓住了好幾個人,正在生病的黨支部書記服下山海丹就奔赴事發地點指揮營救工作,天空上彤云密布,很快就要下雨了,事態有可能惡化,書記非常緊張。
擔dān·擔dàn
擔dān:①用肩膀挑:擔水、擔架。②承受,承當、負責:擔保、擔待、擔當、擔風險、擔負、擔驚受怕、擔名、擔受、擔任、擔心、擔重任、承擔責任。
擔dàn:①挑東西的工具,常用竹、木等制成:扁擔、貨郎擔。②一挑東西:擔子、勇挑重擔。③中國市制重量單位,一擔等于一百斤。④量詞,指成擔的東西:兩擔糧、一擔水。
【解析】
“擔dān”主要用作動詞使用,表“挑或承受”的意思;而“擔dàn”主要用作名詞,表示“挑東西的工具,重量單位”,當然,它也作量詞使用。
【例句】
泰山的挑擔工,每天都要擔貨上山,百斤重擔對于他們來說很輕松就能擔到山上。
單dān·單shàn·單chán
單dān:①不復雜:單純、單調、簡單。②獨一,一層:單詞、單刀直入、單獨、單價、單褲、單槍匹馬、單色、單身、單一、單衣、單元、禍不單行。③只,僅:單靠愛心。④奇數的:單號、單日。⑤薄,弱:單薄。⑥覆蓋用的布:被單、床單。⑦記載事物用的紙片:單據、傳單、名單。
單shàn:①姓。
單chán:①中國古代匈奴君主的稱號:單于。
【解析】
“單shàn”只作姓用。而“單chán”指作為匈奴君主稱號用。其余都讀“dān”。
【例句】
傳說單于找了個姓單的將軍替他平定叛亂,這位將軍經常單槍匹馬深入敵軍,直接砍殺對方的首領,屢立戰功,最終成為了單于身邊最得力的將軍。
【知識講堂】
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李寶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研人)老殘游記(劉鄂)孽海花(曾樸)
眈dān
眈dān:①注視:虎視眈眈。
【解析】
不要把它誤讀成“shěn(沈)”或“zhěn(枕)”。
【例句】
外國侵略者曾經對中國虎視眈眈,妄圖蠶食這個古老的國度,結果他們失敗了。
撣dǎn·撣shàn
撣dǎn:①把雞毛或布條綁在一起而成的除塵工具:撣瓶、撣甩子、撣帚、雞毛撣子。②拂打、抽:撣筆、撣塵、撣得、撣衣服。
撣shàn:①中國史書上對傣族的一種稱呼。②緬甸民族之一,現大多居住在撣邦。
【解析】
讀“撣shàn”的時候,主要指傣族或緬甸民族及其相關的詞語。除此之外,與其他字組成詞語都讀“dǎn”。
【例句】
這把雞毛撣子曾經是祖爺爺從撣邦帶回來的。
憚dàn/dá·殫dān
憚dàn/dá:dàn①怕,畏懼:憚憚、憚煩、憚服、憚勞、過則不憚改、肆無忌憚。②勞苦,因勞成疾:哀我憚人。/dá①使驚恐。
殫dān:①竭盡:殫見洽聞、殫精竭慮、殫力、殫心。
【解析】
不要把“忌憚dàn”讀成“忌chán(禪)”。
【例句】
他雖然日常言行有些肆無忌憚,但他一工作起來就像換了個人一樣,非常嚴肅,殫精竭慮為企業謀發展。
彈dàn·彈tán
彈dàn:①用力發射出去的小丸,也指裝有爆炸物可以擊毀人、物的武器:彈道、彈夾、彈盡糧絕、彈殼、彈片、彈頭、彈丸、彈無虛發、彈藥、彈雨、導彈、槍彈、氫彈、手榴彈、原子彈、炸彈、子彈。②古代指以竹為弦的弓:彈弓。
彈tán:①用手或工具撥動以便發射出去,也指用手指撥弄:彈撥、彈出去、彈冠相慶、彈棉花、彈起、彈琴、彈射、彈跳、彈煙灰、彈指、彈奏、老調重彈。②檢舉官吏:彈劾、彈糾、譏彈。
【解析】
作名詞用的時候讀“彈dàn”;作動詞用的時候讀“彈dàn”。
【例句】
那個孩子用彈弓射鳥,一不小心發射的“子彈”正好掉到了那個孩子父親的彈灰缸里。
誕dàn
誕dàn:①大:誕命、誕章。②欺詐,虛妄,夸大:誕辭、誕妄、誕言、誕詐、怪誕。③生育,人出生,也指生日:誕辰、誕生、華誕、壽誕、圣誕節。④放肆,恣意而為:放誕。
【解析】
“誕dàn”不要讀成“xián(涎)”。
【例句】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誕辰90周年。
dɑnɡ
當dānɡ·當dànɡ
當dānɡ:①擔任、承擔:當不得、當不過、當不起、當轅、當之無愧、充當、擔當、該當何罪。②掌管,主持:當家、當權、當室、當政。③正在那時候或那地方:當初、當便、當代、當即、當街、當今、當口、當來、當年、當時、當堂、當天、當下、當院。④面對著:當風、當戶、當機立斷、當面、當頭對面、當著矮人,別說短話、首當其沖。⑤對等,相配:當才、當量(liánɡ)當匹、旗鼓相當、實力相當。⑥應該:當斷不斷、當立之年、當用的還得用、老當益壯、理當、應當。⑦抵敵:萬夫不當之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⑧頂端,頭:瓦當。⑨象聲詞,金屬撞擊的聲音。
當dànɡ:①適合:恰當、適當、妥當。②抵得上,等于:當抵、一個當倆、以一當十。③姑且作為、算是:當耳邊風、當三錢、當十錢、當做、安步當車、長歌當哭。④認為:我當你已經會了、當是。⑤在同一時間:當年、當日、當世。⑥吃虧,受騙:上當。⑦抵押:當鋪、當衣服、抵當、典當、押當。
【解析】
“當dānɡ”的這兩個音的釋義非常相似,很容易混淆,讀錯。要注意區分。“當dānɡ”主要有“掌管,擔任,面對,抵擋”意思,另外還有“應該(如老當益壯),頂端(如瓦當),金屬聲音(如當當),在現在地方或時候(如當時)”的意思。
“當dànɡ”有“抵押,適合,抵得上”的意思,其指適合,當并不側重指對等。另外其還有“同一時間”的意思,但并不是指“現在時間”。要注意與“dānɡ”中意思的區分。除此之外,它還有“吃虧,作為,認為”的意思。
注意不要把“當(dānɡ)面”“適當(dànɡ)”“安步當(dànɡ)車”“當(dànɡ)是”的發音。
【例句】
當年,家里非常窮,為了過年能包上餃子,爺爺就當了自己冬天穿的夾襖換面,多虧爺爺老當益壯,身體還好,才熬到當世這個繁榮時代。
【知識講堂】“露馬腳”跟馬有關系嗎?
“露馬腳”一詞的意思就是不小心暴露了想掩蓋的不便公開或不光彩的事情,可是為什么不是露其他的東西呢?“露馬腳”跟馬有關系嗎?原來,這里面還有著一個傳說。
據傳,明太祖朱元璋自幼家境貧寒,常常食不果腹。為了糊口,他不僅給財主放過牛羊,還在廟里當過和尚。后來,朱元璋加入了元朝末年起義軍郭子興的隊伍。由于他作戰勇猛,屢建戰功,郭子興很賞識他,于是將義女馬氏許配給了他。馬氏是一個才女,精明干練,輔佐朱元璋完成了統一大業。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封她為皇后。
這位馬皇后雖然長得不算漂亮,但也溫柔端莊,舉止大方。美中不足的是,她長了一雙沒有纏過的“天足”。自宋代以來婦女都是要裹足的,而馬氏從小就要下地干活,所以沒有纏足,生就一雙大腳。在以小腳為美的那個時代,女人腳大是一種缺陷。馬氏當了皇后以后,越發為自己的一雙大腳而深感不安。因而,每當與客人相見,她總是遮遮掩掩,盡量避免將腳露出裙外。
有一天,馬皇后突然游興大發,便乘轎招搖過市,瀏覽古都風景。百姓聽聞,都翹首張望,想一睹皇后風采。不料,此時一陣大風吹過,轎簾被掀起一角,馬皇后擱在踏板上的一雙大腳赫然展現在百姓面前。人們驚訝不已,沒想到當今皇后竟有這樣一雙大腳!人們爭相傳言,全城轟動。“露馬腳”一詞也就這樣流傳開了。
擋dǎnɡ·擋dànɡ
擋dǎnɡ:①阻止,遮蔽:擋車、擋窗戶、擋駕、擋箭牌、擋路、攔擋、遮擋、阻擋。②機動車輛用來改變牽引力,以便使車輛變速或倒行的裝置,也指用這一裝置做出的動作:掛擋、換擋、排擋、上擋。③某些儀器或測量裝置用來表明光、電、熱等量的等級。
擋dànɡ:①收拾料理;籌措:摒(bìnɡ)擋。
【解析】
“擋dànɡ”只和“摒”連用,意思為料理。
【例句】
雖然他摒擋了所有的事情專心寫作,但無論到什么地方,他都無法阻擋記著對他的圍攻。
檔dànɡ
檔dànɡ:①用來存放案卷的帶格子的櫥架:存檔、歸檔。②分類進行保存的文件卷宗等材料:檔案、檔子、查檔。③件,樁,批:幾檔子人,一檔子事。④(商品、產品)按照重要性、質量或價值排列的等級:檔次、低檔、高檔。⑤時間或空間上的空隙:空檔、缺檔、填檔。
【解析】
“檔dànɡ案”“檔dànɡ次”不要讀成“檔dǎnɡ案”“檔dǎnɡ次”。
【例句】
檔案管理工作需要細心、耐心,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從事這樣的工作。
dɑo
叨dāo·叨tāo
叨dāo:①話多:叨叨、叨咕、叨念、嘮叨、絮叨。
叨tāo:①承受:叨庇、叨承、叨福、叨光、叨教、叨名、叨沫、叨陪、叨擾、叨受、叨忝。
【解析】
與“叨dāo”構成的詞語都是指“說話多”;而與“叨tāo”連接而成的詞語多是一些客套話,比如“叨擾”“叨教”之類的注意不要把“叨tāo受”誤讀成“dāo(刀)受”;“叨叨”中第二個“叨”讀輕聲。
【例句】
每次開會時,張書記都會非常禮貌地說上一句,“叨擾大家了”,然后,便開始了長篇大論的近乎嘮叨的發言。
倒dǎo·倒dào
倒dǎo:①豎立的東西躺下來:倒塌、倒臺、倒下、打倒、摔倒、躺倒、臥倒。②轉移,對調,更換、改換:倒把、倒班、倒包、倒閉、倒倉、倒車、倒蛋、倒戈、倒換、倒貨、倒賣、倒手、倒票、倒替、顛倒黑白、顛倒是非、顛三倒四、傾箱倒篋、排山倒海。
倒dào:①位置上下前后翻轉:倒車、倒掛、倒過來、倒放、倒立、倒懸、倒影、倒置。②把容器反轉或傾斜讓里面的物體出來:倒灌、倒水、倒茶、倒空、倒苦水。③反過來,反向:倒背如流、倒彩、倒刺、倒打一耙、倒數、倒貼、倒行逆施、反攻倒算。④向后,往后退:倒車、倒開、倒退。⑤卻:雖然破了點,倒很實用。
【解析】
“倒dǎo”指存在的狀態發生或者轉移或者向下或者變壞的變化;而“倒dào”則強調的是方向、順序、位置等與原來的相反。
另外注意“傾倒”如果讀“傾 dǎo”指的是非常欽佩;而“傾 dào”則指的是把東西從容器中倒出來。
“倒車”如果讀“dǎo車”指的是中途換乘;“dào車”則是指車向后退,逆行。
【例句】
這家公司實行的是倒班工作制度,夜間值班的工作人員還有每天傾倒垃圾的工作任務。
纛dào
纛dào:①指古代軍隊里的大旗:高牙大纛。②古代用毛羽做成的舞具或帝王車輿上的飾物。
【解析】
不要把“纛”誤讀成“dú(毒)”。
【例句】
敵人軍隊高牙大纛,聲勢浩大,瞬間就把城池圍得水泄不通。
de
得dé·得děi
得dé:①獲取,接受:得便、得到、得濟、得獎、得空(kònɡ)、得力、得隴望蜀、得錢、得情報、得勝回頭、得失、得閑兒、得益、得職、各得其所、心得。②適合:得當(dànɡ)、得法、得勁、得體。③滿意:得意、洋洋自得。④完成,實現:得逞、得志、飯得了。⑤可以,許可:不得隨地吐痰。⑥口語詞,表示同意:得,就這么辦。
得děi:①必須,須要:得注意休息、就得這么辦。②極舒服:這么做,真得、現在要能洗個熱水澡,就得了。
【解析】
“得děi”用于口語,表示“須要和舒服”;而“得dé”在表示“同意”時候,做口語。其余都做書面語,有“獲取,適合,滿意,完成,許可”等意思。
注意“得了”有兩個音,表“算了,就這樣”意思時讀“得le”;表“情況嚴重,常用在否定或反問句中的”則讀“得liǎo”。
【例句】
老張頭:真是不得了了,村頭麥秸堆著火了!
老王頭拄著拐杖說:得了,你去叫村里叫人去,我提桶先去救火了。
【開心一刻】保證
兒子興奮地告訴父親,他就要和他心愛的女朋友結婚了。
父親關切地問清了兒子的女朋友是誰家的女兒后,十分震驚,對兒子說:“你無論如何不能跟她結婚。我本來不想傷害你,可事到如今,我不得不如實告訴你,你心愛的女朋友正是你同父異母的妹妹啊!”
兒子傷心極了。母親明白了事情的究竟以后,寬慰兒子說:“她可能是你爸爸的女兒,但我可以向你保證,你絕對不是你爸爸的兒子。”
德行dé xínɡ·德行dé xinɡ
德行dé xínɡ:①指道德和品行。
德行dé xinɡ:①是諷刺別人的話,表示看不起對方的作風,舉止或儀容等。
【解析】
因為表示輕蔑,所以,“德行”中的“行”用輕音。
【例句】
有人竟然說他的德行很好,看他一臉諂媚,那副德行怎么能是好人呢?
denɡ
登場dēnɡ chánɡ·登場dēnɡ chǎnɡ
登場dēnɡ chánɡ:①指把收割的莊稼運到打谷場。
登場dēnɡ chǎnɡ:①指人上臺。
【解析】
“登場dēnɡ chánɡ”這種讀法我們很少見,但一定要記住,如果是“運莊稼到打谷場”就讀“chánɡ”。
【例句】
新割的稻谷登場,堆積如山,沒到這個時候,我們幾個小孩就把這里當成舞臺,好像登場唱歌一樣,登上稻谷堆給伙伴們唱自己拿手的歌,好不開心。
蹬dēnɡ
蹬dēnɡ:①踩,踏:蹬空、蹬踏、蹬脫、蹬足。②穿:蹬了一雙絨靴、蹬上褲子。
【解析】
不要把它誤讀成“dènɡ(瞪)”。
【例句】
今天起來得太晚了,眼看上學就要遲到了,小王蹬上褲子,拿起背心,連飯都沒吃,就跑向學校了。
di
堤dī
堤dī:①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擋水的高岸:堤岸、堤壩、堤防、堤埂、堤潰蟻孔、堤坡、堤圍、堤堰、堤垸(yuàn)、河堤、海堤。
【解析】
“堤dī”不要把它讀成“tí(提)”。“堤dī岸”不讀“tí(提)岸”。
【例句】
沒到夏季,這里經常發生洪災,小小的堤岸根本無法阻擋洶涌的洪水。
嘀dī·嘀dí
嘀dī:①擬聲詞,形容聲音:嘀嗒。
嘀dí:①小聲嘟囔:嘀咕(ɡu)。
【解析】
“嘀dī”側重形容發出的聲音;而“嘀dí”側重形容人小聲說話或心理懷疑的狀態。
【例句】
隨著鐘擺嘀嗒嘀嗒地一分一秒走過,兩個談判代表還在屋里嘀咕著,屋外的工人們心里開始犯嘀咕了,不知道這次談判能否成功。
滌dí
滌dí:①洗,清除,清理:滌場、滌除、滌蕩、滌耳、滌瑕、滌瑕蕩穢、滌濯(zhuó)、蕩滌無遺、洗滌。②古代養祭祀牲畜的房子:滌宮。③古代指音樂節奏急速。
【解析】
不要把“滌dí”讀成“tiáo(條)”。
【例句】
國慶期間,洗滌用品將展開大型促銷活動,包括立白、雕牌等大企業都講參與其中。
地dì·地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