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容易讀錯的字(14)
- 容易讀錯 寫錯 用錯的字詞大全集(超值金版)
- 雅瑟 向敏
- 6770字
- 2014-03-15 17:31:30
他是個潔身自好的人,從來不好和社會混混交往,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是一些清雅之士。
郝hǎo·赫hè
郝hǎo:①古地名,在今中國陜西省戶縣和周至縣。②姓。
赫hè:①明顯、顯著,盛大:赫赫有名、赫耀、顯赫、喧赫。②發怒:赫咤、赫怒、赫然。③紅如火燒,泛指紅色:赫赤、赫日。
【解析】
“郝hǎo”不要讀成“hè(赫)”,特別是在叫他人姓名的時候,一定不要讀錯呦。
【例句】
郝老師家庭顯赫,他的爺爺曾經是某著名大學的教授,非常有威望,他的爸爸現在美國工作。
【中華句源】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的《長恨歌》
這句話的意思是天長地久也有一天會終結,但這種遺憾啊永遠不會有消失的那一朝。
《長恨歌》是一篇長篇敘事詩,所詠的是唐朝歷史上玄宗李隆基和貴妃楊玉環的故事。但這樣一篇大家喜讀熟誦的作品的主題思想究竟是怎樣的,古人的評論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一種認為這首詩的主題是諷喻,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說是“譏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另一種則認為它只是在寫李、楊的愛情,張邦基在《墨莊漫錄》中說:“不過述明皇追愴貴妃始末,無他激揚。”也有人在這兩種觀點的激烈爭論中又產生了雙重主題說,即認為該詩既有對明皇的諷刺批判,又有對李、楊愛情的同情歌頌。
耗hào·牦máo
耗hào:①減損,消費:耗掉、耗費、耗竭、耗盡、耗損、耗資、消耗。②拖延:耗磨、耗時間、耗著。③消息:噩耗、兇耗。
牦máo:①一種全身有長毛,腿短的牛,產于中國青藏高原地區,是當地重要物交通運輸工具。肉和乳都可食用:牦牛。
【解析】
“牦máo牛”不讀“háo牛”;“消耗hào”不讀“消máo(毛)”。
【例句】
一些西藏貧困地區的交通工具依然很貧乏,人們都用牦牛馱運東西,因為速度慢,在路上消耗的時間很長。
皓hào
皓hào:①潔白,明亮:皓白、皓齒、皓旰(ɡàn)、皓顥、皓潔、皓然、皓首窮經、皓月當空。②古同“昊”,昊天。
【解析】
“皓hào”不讀“ɡào(告)”。
【例句】
這個姑娘長得特別漂亮,皓齒明眸,笑起來,還會有兩個大大的酒窩。
he
紇hé·紇ɡē
紇hé:①下等絲。②古代民族名:回紇。③姓。
紇ɡē:①同“疙瘩”,紗線繩等打成的結、小球形或塊狀物。
【解析】
“回紇hé”不要誤讀成“回hú(鶻)”。
【例句】
回紇民族是中國古代北方及西北民族,唐德宗時改稱回鶻。
和hé·和hè·和huó·和huò·和hú
和hé:①諧調:和好、和合、和美、和睦、和氣、和聲、和順、和諧、和衷共濟、調和。②平靜:和藹可親、和風、和平、和氣、和善、和煦、和顏悅色、和悅、惠風和暢、溫和、祥和。③平息爭端:和解、和平、和親、和事佬、和談、和議、和約、講和、請和、求和、議和。④數學上指加法運算結果:一加一的和是二。⑤連帶:和盤托出、和衣而臥。⑥跟,同:我和哥哥玩。⑦介詞,向:我和媽媽請教。⑧指日本:和服、和文、大和民族。⑨體育比賽結果不分勝負:和局、和棋。⑩姓。
和hè:①和諧地跟著唱,響應:和歌、和應、唱和、附和、曲高和寡、一倡百和、應和。②按照別人的詩詞題材或體裁作詩詞:和酬、和答、和詩、和章。
和huó:①在粉狀物中攪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揉和。
和huò:①粉狀或粒狀物攙和在一起,或加水攪拌:和弄、和糖、和稀泥、和藥。②量詞,指洗衣服換水次數或一劑藥煎的次數:洗三和、用了兩和。
和hú:①打麻將或斗紙牌時取得勝利:和牌。
【解析】
讀“和hé”是表示連同的意思;讀“和hè”是表示附和,響應的意思;讀“和huó”時表示揉弄在一起;讀“和huò”時表示摻入;讀“和hú”時表示在麻將或紙牌游戲中勝利。
“和hè詩”不讀“和hé詩”;“和huò稀泥”不讀“和huó稀泥”。“攪和huò”不讀“攪和hé”。
【例句】
春風和煦,我和媽媽和著歌回到家里,今天,我要親自下廚和面,然后把面里攙和進糖,做糖三角,吃完飯,爸爸、媽媽非常高興,便陪著我玩了好一會兒紙牌,結果我和了好幾次,今天真是個幸福的日子。
盍hé
盍hé:①為什么不,表示反問或疑問:“盍各言爾志?”②因為什么:“盍不出從乎?君將有行”。③聚在一起:盍簪。
【解析】
“盍hé”不要讀成“qù(去)”,也不要讀成“ɡài(蓋)”。
【例句】
百姓:“項羽,盍不渡江?”
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
【中華句源】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這句話的意思是完全相信書本的話,那么還不如沒有這些書本。原文是:“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代陸九淵在《政之寬猛孰先論》中也有此語:“嗚呼,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用來比喻讀書時應該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書本。如果一味迷信書本,就不如沒有書。書作為先人的思想文化、科學知識的成果載體,成為后人的指導,值得我們繼承、推崇。然而面對飛速發展的新事物,任何人的思想都是有限的,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也不能放之古今而皆準。書亦有錯謬、偽劣的存在;也有因食古不化、教條死套不著實際的讀者,使書反成誤人之物。因此,我們讀書時要冷靜而客觀地分析之后再做選擇,選擇那些能長智、能給人啟發、能發人深省、能給人帶來愉悅情感的健康的書來讀,切不可生搬硬套完全按照書上的內容來做。
核hé·核hú
核hé:①果實中心堅硬并包含種子的部分:葡萄核、桃核、杏核、櫻桃核、棗核。②像果核一樣的東西:核磁共振、核彈、核反應堆、核酸、核武器、核細胞、核心、核子、結核、原子核。③審查、考察:核查、核定、核對、核計、核實、核算、核議、核正、核準。④翔實正確:其文直,其事核。
核hú:①也指果核,或像果核一樣的東西,用于口語:煤核兒、杏核兒。
【解析】
用在口語中,則讀“hú”;書面語則讀“hé”。
【例句】
學生:“他把杏核(hú)仍得遍地都是。”
老師:“那個字不念‘hú’,應該念‘hé’。”
涸hé
涸hé:①水干:涸竭、涸澤而漁、涸轍之鮒、干涸。②竭,盡:涸思干慮。
【解析】
“涸”字右半邊有個“固”,所以,有人把它誤讀成“ɡù(固)”。
【例句】
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涸思干慮,重要獲得了卓著的研究成果。
貉hé
貉hé:①哺乳動物,外形像狐,穴居河谷、山邊和田野間,雜食動物,皮很珍貴:一丘之貉。
【解析】
“貉hé”不要讀成“ɡè(各)”。
【例句】
他們都是一丘之貉,所以交往也頗深。
褐hè·碣jié
褐hè:①粗布或粗布衣服:褐夫、褐巾、褐衫、褐衣、短碣。②黑黃色:碣煤、褐色、褐鐵、碣藻。
碣jié:①圓頂的石碑:碣石、殘碑斷碣、墓碣。
【解析】
這兩個字形似,容易讀錯,表示黑黃色或者粗布的是“衤”旁,讀“hè”;表示圓頂的石碑,則是“石”旁,讀“jié”。“碣jié石”不讀“hè(褐)石”。
【例句】
一個穿著短褐衣的農夫,背著筐在滿是斷碑殘碣的小山間,尋找褐煤。
壑hè
壑hè:①深溝:溝壑、千溝萬壑、丘壑、以鄰為壑、欲壑難填。
【解析】
“壑hè”不要俗稱“huò(霍)”。“以鄰為壑hè”不要讀成“以鄰為huò(霍)”。
【例句】
那個山林千溝萬壑非常難走,經常有人在那里迷路。
henɡ
亨hēnɡ·享xiǎnɡ
亨hēnɡ:①通達,順利:亨暢、亨達、亨泰、亨通、亨運、大亨。②姓。
享xiǎnɡ:①受用:享福、享國、享樂、享年、享用、享有、享受、享譽、安享、分享、共享。②上供,把物品供給鬼神或先祖使用:享殿、享牛、享堂、享廳。
【解析】
這兩個字雖然非常相似,但卻讀音和釋義完全不同。“亨hēnɡ”下邊是“了”;“享xiǎnɡ”下邊是“子”。“亨hēnɡ通”不要讀成“xiǎnɡ(享)通”。
【例句】
這些年他官運亨通,享受著榮華富貴,生活十分怡然自得。
恒hénɡ·桓huán·垣yuán
恒hénɡ:①長久且固定不變的:恒產、恒齒、恒定、恒久、恒量、恒溫、恒心、恒星、永恒、有恒。②經常的,通常的:恒常、恒情、恒態、恒性、恒言。③姓。
桓huán:①古代立在驛站、官署、驛站等建筑物旁邊的標志性木柱,后稱華表:桓表、桓楹。②大:桓撥、桓蒲、桓治。③威武的樣子:桓桓。④姓。⑤多用于謚號:齊桓公、周桓王。
垣yuán:①矮墻:垣堵、垣屋、垣衣、垣墉、城垣、短垣、短垣自逾、斷垣殘壁、墻垣。②城:省垣。③官署:諫垣。④星的區域,古代把眾星分為上、中、下三垣。⑤姓。
【解析】
這三個字非常相似,很容易讀錯。特別是“桓huán”和“垣yuán”兩個字,“齊桓huán公”不要誤讀成“齊hénɡ(恒)公”;“斷壁殘垣yuán”不要讀成“斷臂殘huán(桓)”或“斷壁殘hénɡ(恒)”。
和心有關的讀“hénɡ”;表木柱的,則是“木”旁的“huán”;表矮墻的則和“土”有關,則讀“yuán”。
【例句】
那位姓恒的驛站官員,堅守崗位,在滿是斷壁殘垣的荒涼驛站,一工作就十多年,這里只有他一個人,經常和他做伴的就是那根在寒風中矗立的桓表。
【知識講堂】
五等爵位指: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橫hénɡ·橫hènɡ
橫hénɡ:①跟地面平行的,與“豎”、“直”相對:橫匾、橫標、橫額、橫幅、橫空、橫梁、橫眉冷對千夫指、橫楣、橫木、橫批、橫七豎八。②左右向的,與目視方向垂直的:橫穿、橫飛、橫貫、橫排、橫向、橫斜、橫寫、縱橫。③地理學上指東西方向的,與“縱”相對:橫陳、橫貫東西、橫跨。
橫hènɡ:①兇惡,不講理:橫暴、橫虐、蠻橫、強橫、兇橫。②突然的,意外的:橫財、橫禍、橫起、橫事、橫死、橫殃飛禍。
【解析】
讀“橫hénɡ”時,主要指與“豎”“直”“縱”相對的方位;讀“橫hènɡ”主要指“兇惡和突然的”講。
注意“飛來橫hènɡ禍”不讀“飛來hénɡ禍”。“發橫hènɡ財”不讀“發hénɡ財”。
【例句】
他是個蠻橫無理的家伙,總是喜歡橫穿馬路,還打罵差點撞到他的人。
honɡ
哄hōnɡ/ hǒnɡ/ hònɡ·烘hōnɡ
哄hōnɡ/hǒnɡ/hònɡ:hōnɡ①好多人同時發出聲音:哄傳(chuán)、哄動、哄搶、哄堂大笑、哄然、哄笑、哄哄翕翕、鬧哄。/hǒnɡ①說謊話騙人:哄弄、哄騙、哄人。②用語言或行動逗人開心:哄逗、哄勸、哄小孩兒。/hònɡ①吵鬧,攪擾:哄場、哄搶、一哄而散、起哄。
烘hōnɡ:①用火使身體暖和或使物體變熱、變干燥:烘焙、烘干(ɡān)、烘烤、烘手、烘箱、烘衣服。②形容很熱很暖和的感覺,也指火燒得很旺時發出的聲音:爐火烘烘、暖烘烘、熱烘烘。③襯托,渲染:烘襯、烘染、烘托、烘云托月。
【解析】
“哄”的三個音,意思不同。讀“hōnɡ”時指“很多人同時發出聲音”;而讀“hònɡ”時則指側重“很多人攪擾,打亂,道喝彩,吵鬧”,所以,“一哄hònɡ而散”不要讀成“一哄hōnɡ而散”。而三聲“hǒnɡ”則是說話“逗引他人,或欺騙他人”。
“烘”因其為“火”旁,所以,其意思很多與火有關,如烘烤、烘焙、暖烘烘等,但其也有“襯托”的意思。“熱烘烘hōnɡ hōnɡ”不要讀成“熱烘烘hònɡ hònɡ”也不要讀成“熱hū hū(乎乎)”。
【例句】
聽說姨媽的烤面包已經出爐了,大廳變得鬧哄哄的,大家都急著想吃姨媽的面包,結果,屋中人一哄而散,都跑去廚房哄搶剛剛烘焙好的奶油面包,只有小紅去,她決定留下來哄弟弟玩。
【開心一刻】沒有這么扁
一輛汽車在經過一個小村莊時,把一只雞給壓死了。司機撿起這只不幸的小雞,對一位看到件事的小男孩說:“這只雞是你家的嗎?”
“不,先生,我家的雞跟它的顏色、模樣雖然一樣,但它沒有這么扁。”
紅hónɡ·紅ɡōnɡ
紅hónɡ:①像鮮血一樣的顏色:紅包、紅寶石、紅茶、紅塵、紅燈、紅豆、紅花、紅口白牙、紅色、紅燒、紅繩、紅葉、紅潤、紅彤彤、紅星、紅艷艷、紅暈、口紅、披紅掛綠、通紅、嫣紅。②表順利或受人重視:紅角(jué)兒、紅了、紅人、紅運、當紅、開門紅、走紅。③喜慶:紅白喜事、紅媒。④指革命:紅軍、紅色根據地、紅色政權。⑤指營業的純利潤:紅利、分紅。⑥特指對《紅樓夢》的研究:紅學。
紅ɡōnɡ:①古同“工”,指婦女的生產作業,紡織、縫紉、刺繡等:女紅。
【解析】
只有在做婦女生產的紡織品的時候,才讀“ɡōnɡ”;其余情況都讀“hónɡ”。
【例句】
那個紅妝少女的女紅做得非常好,縣城里的人都知道。
虹hónɡ·虹jiànɡ
虹hónɡ:①雨后天空中的小水滴折射和反射太陽光而形成的彩色圓弧:彩虹。②指像虹一樣的:虹膜、虹橋、虹吸管、長虹臥波、斷虹、霓虹燈。
虹jiànɡ:①指彩虹,多用于方言口語。
【解析】
單用“虹jiànɡ”這一個字就指“彩虹hónɡ”,所以,它單用,而“虹hónɡ”一般不但用。
【例句】
到現在明明采知道,奶奶口里經常說的虹jiànɡ,就是老師口里說的彩虹hónɡ。
hu
囫hú
囫hú:①整個的、完全不缺:囫圇吞棗。
【解析】
“囫hú圇吞棗”不要讀城“wù圇吞棗”
【例句】
讀書要有收獲,千萬不能一目十行、囫圇吞棗。
弧hú·孤ɡū
弧hú:①古代指木弓:弧弓、弦木為弧、弧矢、弧弦、桑弧。②圓周的任意一段:弧度、弧光、弧圈、弧深、弧線、弧形、電弧。
孤ɡū:①幼年死去父親或父母雙亡:孤兒、孤寡鰥獨、托孤、遺孤。②單獨:孤傲、孤本、孤臣孽子、孤單、孤島、孤獨、孤芳自賞、孤高、孤介、孤苦伶仃、孤立無援、孤僻、孤身、孤危、孤音、孤煢、孤云野鶴、孤掌難鳴。③古代帝王的自稱:孤家、孤王、稱孤道寡。④古同“辜”,辜負:孤恩、孤負。
【解析】
這兩個字長得極為相似,但“弓”字旁的讀“hú”;“子”字旁的讀“ɡū”。
【例句】
那個弧形的孤島上,有很多海鳥棲息,隨處可以撿到鳥蛋。
鵠hú·鵠ɡǔ
鵠hú:①水鳥,形狀像鵝,體形比鵝大,鳴聲宏亮,善于飛翔,以植物或昆蟲等為食:鵠卵、鵠韻、鴻鵠、幼鵠。②佇立如鵠,引申為等候,企盼:鵠候、鵠立、鵠望。
鵠ɡǔ:①箭靶的中心,也指目標:鵠的、鵠子。
【解析】
當“水鳥及等候”的意思是,讀“hú”;當“箭靶中心”講時讀“ɡǔ”。
【例句】
那個法盲正在練習射鵠的,揚言準備去抓幼鵠,結果在傍晚,他就被警察帶走了。
糊hú·糊hù·糊hū
糊hú:①粘合,附:糊窗戶、糊風箏、糊門、糊墻、糊上、糊信封、糊紙、裱糊。②不明事理,認識模糊,內容混亂的:稀里糊涂。③勉強度日:糊口、糊嘴。
糊hù:①像粥一樣:糊糊、糊口、漿糊、辣椒糊、面糊。②欺騙,蒙混,敷衍:糊弄。
糊hū:①涂抹或粘合:糊了一層泥、糊窟窿、糊墻縫。
【解析】
“糊hú”和“糊hū”都有“粘合”的意思,但“糊hú”指使物體結合在一起的整個過程;而“糊hū”則指強調刷的動作。“漿糊hù”不要讀成“漿糊hú”。在口語中“糊hù”第一個釋義中的例詞中“糊”都讀輕聲。
【例句】
他在墻上左三層,右三層地糊了好多紙,接著他又去糊窗戶,又糊了很厚,結果一大罐子的漿糊全用光了,他才罷手,他累得渾身是汗,但心里很高興,因為到處漏風的屋子,變得溫暖多了。
滬hù·瀘lú
滬hù:①古代稱松江的下游,在今中國上海市,也指上海市別稱:滬瀆、滬江、滬劇。
瀘lú:①古水名,古州名:瀘水、瀘州。
【解析】
“滬”的聲旁是“戶”所以其讀“hù”;“瀘”的聲旁是“盧”,所以讀“lú”,不要讀錯。
【例句】
京滬一代是發達城市,而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處的瀘江一帶,交通不便,資源沒有得到很好地開發,經濟發展水平和速度要落后得多。
滸hǔ·滸xǔ
滸hǔ:①水邊:河滸、水滸。
滸xǔ:①地名:滸浦、滸墅關。
【解析】
當做“水邊”講的時候,就不要把“水滸hǔ”讀成“水滸xǔ”;其在“滸浦”“滸墅關”這兩個地名中才讀“xǔ”
【例句】
滸浦的百姓非常喜歡看水滸傳。
【開心一刻】
紐約街頭,一個乞丐中暑暈倒,路人圍攏過來,議論紛紛。
“這個人真可憐,紿他杯威士忌吧。”一位老太太說。
“還是把他抬到蔭涼的地方,讓他歇歇吧。”好幾個人說。
“讓他喝點威士忌保管就沒事了。”老太太堅持己見。
“應該送他到醫院去才對。”另外有人提出異議。
“給他點威士忌,沒錯。”老太太還是這句話。
中暑的人突然翻身坐起,大喊道:“你們別多嘴了!怎么不聽老太太的話呢?”
怙hù
怙hù:①依靠,仗恃:怙惡不悛、怙亂、怙勢、怙恃、失怙。
【解析】
“怙hù”字不要讀成“ɡū(估)”或“ɡǔ(古)”。
【例句】
對這個怙惡不悛的慣犯,必須嚴加懲處。
huɑ
劃huá·劃huà
劃huá:①用槳撥水使船行動:劃船、劃動、劃過、劃槳、劃水、劃艇、劃行、皮劃子。②合算:劃不來、劃得來、劃算。③用刀或其他堅硬的東西把物分開或從物上擦過:劃火柴、劃開、劃玻璃、劃破、劃一道口子。
劃huà:①分開,撥給:劃撥、劃定、劃分、劃歸、劃界、劃款、劃清、劃時代、劃一。②設計:劃樣、策劃、出謀劃策、籌劃、計劃。③同“畫”。
【解析】
讀“huá”時,主要指具體動作上的用槳撥水和用硬物擦過;而讀“huà”時,指分開或設計或描繪。
【例句】
哥哥出謀劃策,告訴我把船劃到哪個地方,經過精心布局,我們今天捕的魚特別多。
華huá·華hu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