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武當山

  • 人生32分鐘
  • 小生慕容
  • 2706字
  • 2020-08-26 21:35:22

世界變化。

武當山,金頂。

瞭望四周,全是云海。依稀可見,翠綠的青山,還有充滿道教文化的建筑。

眼前,則是一個很小的山頂平臺。不過,在陽光的照耀下,那兩只仙鶴似乎隨時準備騰飛。

人很多,拍照的也不少。

盡管那牌子用四國語言寫著,禁止拍照。

袁長文隨意走動,心情澎湃,帶著難以抑制的喜悅。

很簡單,就是玩。

在這種情況下,世界每32分鐘變化一次的情況下,以及根本不知道是別人的記憶被偽造還是我的記憶被篡改的情況下,怎么生活?

玩,就是答案。

一直以來,自己的人生似乎充滿了壓抑。似乎,自己必須在人生中達成什么目標才行。別人結婚,別人買房,別人買車,別人四處去旅行,別人開豪車副駕的年齡越來越小。

似乎,自己沒有資格去玩耍,自己也沒有資格不去努力。

就算自己去旅行去玩耍,內心深處似乎也有一層背景焦慮。那些景點照片中的笑容,更多的只是一種炫耀。一種想要別人說“哎呀,你們好厲害,又去旅行”這樣的虛榮。

仿佛,通過別人的贊美,就可以掩飾自己的自卑。

小時候,父母教育要目光長遠,要給將來做打算。人生還長,如果小時候玩耍,如果學生時代不努力,那么將來的人生就會變得痛苦。

所以,自己一直在努力。就像有什么怪物在追趕一樣,不斷背負著沉重的東西在人生道路上前行。

似乎,永遠都不夠好。

十幾歲,是學習的年代,要為將來做打算,所以不能浪費時間。

二十幾歲大學畢業,正是進入社會職場的開端,不能掉以輕心。接著又是所謂的職場生涯上升期,更不能浪費時間去玩耍,否則偷的懶將來都會變成巴掌。還有更重要的人生大事,結婚。

三十多歲,小孩面臨上學,關于小孩的教育,關于小孩的種種開銷。以及之前的房貸,或者其他創業方面的煩惱,根本就沒有理由去玩耍。

四十多歲,就可以了嗎?

袁長文不知道,因為自己并沒有活到四十多歲。不過,看著身邊那些四十多歲的人,似乎也并沒有很開心,依舊還是煩惱很多。

單純的有錢,可以完美解決這些事情嗎?

不知道,袁長文曾經認為有了錢就可以很開心快樂,但現在自己必須承認,自己根本不知道。有錢人就沒有煩惱嗎?有錢人就生活像天堂一樣嗎?

那些貧窮到吃不飽飯的人,是不是也會認為每天能夠隨時吃飽,每天都能吃肉的生活,肯定沒有任何煩惱?就像我們認為,有錢人每天都很快樂一樣。

難以想象,這么有錢的人怎么可能生活不快樂?就像吃不飽飯的人也難以想象,每天都能吃飽飯,還有什么好憂傷的吶?

現在,袁長文沒有了包袱,瞬間感覺非常輕松。

人生每32分鐘變化一次,根本就不需要為了將來所考慮。并不存在任何后果,所有難以承擔的后果,在32分鐘之后都會化為虛無。

我擔心,花了我所有的積蓄之后,將來怎么辦?但現在,根本就沒有將來,根本就不需要擔心所謂的將來。

仿佛,這個人并不是自己,只是撿來的人生。

隨意使用而沒有任何擔心。

就像撿到的錢一樣。

我可以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但不需要擔心任何后果。隨意使用人生,反正這次的人生只是設定,根本就不是我的人生。

將來、人生規劃,以及那種擔心自己走錯一步導致整個人生完蛋的焦慮,都不再存活。

一股輕松自然的感覺,彌漫在袁長文內心。

這種喜悅難以抑制,仿佛大自然涌入心中跟自己交流一樣。

原本生活的敵意,全部消散。只剩下喜悅,難以抑制的喜悅。

自己并沒有擁有什么,但這種喜悅讓袁長文覺得,自己似乎此刻才真正的活著。似乎這才是生命本身的狀態,是如此輕松自然。

“恭喜啊。”一名道長微微輕捋胡須。

袁長文莫名其妙:“恭喜什么?”

道長:“恭喜小友踏入先天。”

袁長文:“先天?”

道長:“小友現在的狀態,這種輕松自然,這種難以抑制的喜悅,就是我們道家所謂的先天狀態。不過嚴格來說,小友還算不上真正踏入先天。只是,稍微一瞥先天狀態。”

袁長文聳聳肩,并不在意所謂的先天。

因為自己體內依舊彌漫著這份喜悅,并不想去探究所謂的先天。

可是,漸漸的,那種輕松自然的感覺正在逐漸消退。

袁長文想要抓住,不想要這種輕松自然的感覺消退。

因為這種感覺,實在太美妙了。仿佛自己跟大自然融為一體,仿佛根本沒有任何事情需要擔心,仿佛這一切都是如此美好以至于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也不會認為自己在浪費時間。

可惜,這種感覺正在消散。

就算袁長文回想之前那種“這個人的人生是撿來的”,也無法換回逐漸消散的輕松感覺。

道長:“小友莫慌,這是正常的。你想要去抓住的心態,反而阻礙了你的修行。”

袁長文:“但我并沒有修行啊?”

道長笑著說:“修行的本質是扔掉,而不是獲取更多。世人皆以為,要達到目標就需要獲取更多的知識。比如修車,就必須要學會相應的修車知識,才能修車。但修行,則是完全相反的方向。

我們要做的,是回到先天狀態,因為我們本身就是先天狀態過來的。只不過,隨著生活,大量的后天的東西污染了我們。所以,修行要做的,不是去學習更多的知識,而是扔掉這些后天的東西。

倘若不知道這個修行的核心,那么不管你閱讀再多的經文,哪怕你能夠背誦全部的道藏,也只是一個充滿知識的文化人而已。你可以滔滔不絕,甚至獲取無數世間的榮耀,但你的修行其實根本就沒有開始。

至于小友的狀態,那種先天所帶來的輕松自然的感覺正在消失,這是正常狀態。就像你一直背負著很重的東西在前進,突然有一刻扔掉了這些負重,當然會感受到無比的輕松。但同時,隨著時間流逝,這種輕松本身也就會慢慢消散。”

袁長文:“我不需要去挽回那種感覺?”

道長:“沒錯,你不需要去抓住先天,那并不是一個離你有些距離需要抓住才能獲得的東西。相反,那是你停止相信后天的東西,扔掉后天的垃圾之后,自然就會呈現的狀態。

如果說修行的核心是扔掉,那么運用這個核心的方式,就是無為。世人皆以為,無為就是什么都不做,這是一種誤導。你仔細想想,‘什么都不做’本身就是一種做。別人選擇做‘努力’,而你選擇做‘什么都不做’,并沒有任何本質區別。

無為,是指心的無為,或者說是思維的無為,跟你具體行為沒有關系。換句話說,其實都是一種允許。當恐懼來臨,當一些壞事來臨,不要去抵抗,內心要允許這些事情的發生。內心沒有抵抗,這就是無為,也就是修行的方式。

你想要抓住那種輕松自然的狀態,這種想法本身就是在遠離先天。你要允許那種輕松自然的狀態消失,才有可能重新踏入先天。就像有一個寶珠在發光,但四周有垃圾阻擋光芒。你要做的,不是去抓住已經消散的光芒,而是清掃擋住寶珠的垃圾。

世人或多或少都會體驗到先天狀態,那種輕松自然,那種與大自然融合的狀態。但接下來,想要繼續保留這種輕松自然的心態,反而讓世人遠離先天。這就是人性,趨吉避兇,是本能。

就像恐懼這種情緒,不好受不舒服,所以世人努力去克服恐懼。殊不知,克服恐懼這種心態的背后,依舊是恐懼在推動。我們要做的,就是無為,不去抵抗恐懼,而是允許恐懼出現。

修行,就是相反的道路,是逆。所謂的逆則成仙,正是如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思茅市| 牡丹江市| 清涧县| 东乡| 纳雍县| 花垣县| 辽宁省| 恭城| 蓬莱市| 临洮县| 蒙阴县| 同德县| 左贡县| 油尖旺区| 珠海市| 怀来县| 吉水县| 陆良县| 姜堰市| 卢龙县| 朝阳市| 郓城县| 合山市| 宁强县| 黔东| 靖西县| 左云县| 菏泽市| 汉寿县| 抚宁县| 资阳市| 通辽市| 石台县| 宁河县| 江陵县| 即墨市| 砚山县| 呼图壁县| 南阳市| 建阳市| 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