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益供應鏈管理與運營:降本增效+績效落地+戰略優化+可持續競爭+盈利指南
- 柳榮
- 1571字
- 2020-09-08 17:30:32
自序
筆者一直有個心愿:真正系統地幫助國內眾多企業實現成本優化,而非局部成本改善。今天,本書的出版算是完成了筆者的心愿。
每次與企業進行采購與供應鏈咨詢項目溝通時,筆者明顯感受到企業團隊的學習能力特別強,知識的積累也很豐富,但他們說自己工作起來總是力不從心,有一種“明白了很多道理,卻依然無法很好地完成工作”的感覺。
烏卡[VUCA,即易變(Volatile)、不確定(Uncertain)、復雜(Complex)、模糊(Ambiguous)]時代,在市場競爭加劇與客戶差異化疊加的情況下,不少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了相當多的困難和問題,其中包括市場預期不準、競爭激烈、客戶需求呈個性動態化、供應鏈周期過長、團隊工作效率不佳等。尤其在當下經濟形勢下,企業要想解決發展與可持續的瓶頸問題,必須進行系統思考、積極創新、尋找新的供應鏈運營模式。
在傳統供應鏈管理學理論中,改進采購流程與供應鏈、優化物流管理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環節,哪個地方有問題就改進哪個地方,“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但當市場變化劇烈、競爭激烈時,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又往往難以找到理論邏輯,匹配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同時,不同部門的要求、具體管理策略的混亂,導致企業難以形成統一的邏輯與策略。
缺乏系統的管理模型與邏輯架構,企業會完全陷入供應鏈運營的各種試錯風險中。雖然企業也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及時調整供應鏈經營策略、優化供應鏈各環節,以提升供應鏈的整體效率,但一個問題“解決”了,又會有另一個更大的問題“出現”,從而導致團隊工作壓力巨大,力不從心也就成為必然。
本書所講的精益供應鏈管理著眼于從全局出發,幫助企業系統地解決問題。本書內容基于采購與供應鏈OTEP模型的4個維度框架來解決運營體系的相關問題。在采購與供應鏈OTEP模型中有4種供應鏈運營模式,本書將深入解讀成本競爭導向的精益供應鏈,以期在系統化、精益化的思想指導下進行供應鏈管理,幫助企業,尤其是制造型企業重新審視、優化企業供應鏈競爭力,并落地實施精益供應鏈管理。
筆者在對采購與供應鏈OTEP模型進行研發和使用的過程中發現,從企業成本戰略系統的構建出發,協助企業圍繞精益成本供應鏈管理進行診斷與落地,能夠最大限度地幫助廣大企業提升成本優勢競爭能力。因為精益供應鏈管理從供應鏈管理思想、組織流程、人員團隊與績效管理4個維度進行優化,不僅強調企業要通過內部管控來降低成本,同時要求供應鏈上下游不同環節的參與者能夠充分、合理地利用并挖掘數據信息、杜絕浪費、賦能企業成本,將之結合起來促進決策,打通整個供應鏈,實現全面精益化成本管理。故精益供應鏈基于采購與供應鏈OTEP模型的4個維度的系統邏輯,從戰略到戰術、從框架到方案、從方法到落地進行管理,參與者只有協調一致、共同努力,才能構建起真正系統的競爭力,才能在市場平靜時順風順水,在風暴來襲時堅如磐石。
精益化不是一個點,也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個立方體。企業必須從自身的供應鏈組織、供應鏈績效、生產運營、供應管理、物流管理等多方面推動供應鏈轉型,努力提升自身的供應鏈成本優勢競爭力。可以說,企業一旦實現全面的供應鏈精益轉型,必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規避未來航程中的艱險困境,獲得“浩瀚星辰”。
本書著力闡述了企業應如何站在精益思想的基礎上去看待和理解供應鏈,如何建立完善的精益供應鏈組織和流程,如何針對精益供應鏈進行預測、計劃和生產,如何提升采購績效、進行供應商精益管理、實現精益庫存和精益物流。在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功,能夠從不同維度幫助企業構建立體的精益供應鏈管理模式,從而幫助企業找到成本導向的精益供應鏈管理之道。
本書可以作為企業內部供應鏈診斷與優化的參考用書。企業也可以依據本書的內容建設基于成本的精益供應鏈。希望廣大供應鏈管理者能夠從本書中獲得啟發,從而激活思維,帶領企業走向新的境界,而這也正是筆者多年來對采購與供應鏈OTEP模型孜孜不倦地探索的動力與心愿所在。
柳榮
2020年7月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