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捐個功名
- 明末進化
- 高寒缺氧
- 2142字
- 2022-04-24 15:30:21
第二章 捐個功名
杜府之內大排筵宴,纏繞了杜府少爺十多年的怪病竟然全愈,如此大喜事,怎么能夠不慶祝一下哪?
杜府的親朋好友來了一大堆,紛紛恭賀杜老爺,而杜府少爺杜子清也穿戴一新,第一次正正經經的出現在眾人面前。
眾人觀他面貌精神,倒也顯得謙恭有禮,與人見面禮數不缺,對答如流,的確是恢復成為正常人了。
酒宴進行了三天,第二天的時候,杜子清就已經不厭其煩了!繁文縟節實在是太多了,想自己宅男出身,來到這個世界之后卻要忍受這樣的人情社交場合,實在是苦不堪言。
兩年的消化吸收,他知道自己身在南京應天府,這里是明代,具體時間,按照自己的歷史知識,應該是公元一六二八年到一六三零年左右的崇禎朝。
“倒霉年代!都不知道那個九千歲魏忠賢死了沒?”他偷偷的咒罵。
這個宿體實際上腦袋中保留的知識有限,三歲還不懂事的年紀,一場大病下來腦子壞了。
自己寄身之后這兩年,完全都是在慢慢熟悉階段,如果是兩年前就醒過來,自己則會面對一片茫然的世界。
聽和觀察,就是他這兩年看似渾渾噩噩日子的全部了,如果這是崇禎朝,那么顯然,這個大明王朝已經是一個病入膏肓的時代了。
在經歷了萬歷朝歷年黨爭,加上宦官干政,到了崇禎朝,整個大明王朝貪腐糜爛,基本上已經不可救藥了。
杜子清不明白,為什么非讓自己穿越到這個倒霉年代來?
“天意不可違啊!”他感嘆。
既然無法改變,那么自己只有認命,但既然來此一世為人,豈能任由他人擺布?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杜子清發現,這個世界其實并非是自己想的那樣,因為很多奇怪的事情。
就說他家里竟然會有鍋爐!這個鍋爐經常會發出汽笛之聲,冬天取暖以及杜府日常的開水取用,全都是使用這個鍋爐。
還有房間通進來的取暖的銅管,大街上時常會有一種車輛行駛的轟隆聲,甚至它也會發出鳴叫。
在這個宅子里面憋了兩年多時間,杜子清迫切想要到外面看看。
但是杜府的慶祝酒宴結束之后,杜淳把杜子清叫了家里的祠堂,先是帶著他給祖宗牌位上香,蒙祖先蔭庇,杜家的獨子大病痊愈。
而這之后,杜淳很正式的跟杜子清進行了一次談話,而在座的還有杜家的夫人韋氏,也正是杜子清的生母。
“憲之啊!今天跟你說點正事,你的病也好了,這是祖先庇護老天開眼,我和你母親這些年沒少向老天禱告……!現在,真是太好了!”
一旁的杜夫人韋氏似乎被觸動,雙肩抽~動之下,抬袖來擦眼角。
“父親!母親!”杜子清看到這兩人真情流露,也被感動,他誠摯的說道:“孩兒一場大病,讓二老操心了,好在現在我好了,以后孩兒就能夠盡心盡孝了。”
杜淳夫婦對視了一眼,都從雙方的眼中看到了驚奇。
兒子三歲大病一場被燒壞了腦子,這之后一直癡癡呆呆,雖然自己也找過好幾個先生教他讀書認字,但那完全是對牛彈琴的事。
往往先生在那里教他讀了半天書,杜子清卻流著口水在睡覺,這些年誰知道他到底學沒學?
如今看這個兒子說話條理清楚,甚至還頗有讀書人的樣子,難不成真的有什么星宿下凡的事情?
這事估計很難說清楚,沒準這小子小時候學點東西都想起來了?
杜老爺為官多年,做事很講條理和邏輯,他不太相信這種事,還是決定先觀察一下才行。
于是他說道:“憲之啊,你大病初愈,原不想讓你耗費精力,但現在你已經成年,你已經錯失幼學開蒙,指望你參加科舉考取功名也是強人所難,但是我杜家詩禮傳家的家訓不能忘,平日里可多讀讀書
,我和你母親商量過了,想給你捐一個功名。”
“功名!”杜子清一愣,隨即明白,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么,明王朝到了現在,讀書做官已經是一種走火入魔的狀態,而沒有功名是做不了官的。
杜家是官宦之家,這種事情上自然是非常熱衷的,之前自己的兒子是個傻子,那是斷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念想了,但是如今卻不同了。
杜淳怎么也算進士出身,雖然兩榜未中,屬于末尾淘汰,但因為家財豐厚,吏部有人,再多掏了些錢之后,走走關系,這候補的禮部員外郞也算是不錯了。
但誰知道臨到節骨眼上,名額還是被人家頂了,誰讓人家背景厚哪?
好在他隨后也就被安排到了國子監當了一名侍講,他這樣的背景勢力是不可能留在權利爭奪的京城中心的。
所以在混了幾年之后,被發配到南京應天府的南監做了孝陵祭酒,也算是在南監最高的官職了。
今冬明春開科春闈,自己主持,兒子秋試是參加不了了,但是這鄉試中弄個秀才的功名應該不難,春闈的時候,再掏點錢,好歹也可以混個舉子。
到那時候,依托自己的關系,哪怕就在國子監分一個舍人的名額,兒子這輩子也就不愁吃穿了。
至于前程的事情,不敢想了,這做官之道有自己教他,在這大明官場上也可以做到不倒了。
這是他這幾天的細思之后的安排,此刻講出來,就是給他一個交代。
杜子清對此不敢說什么,躬身道:“一切謹遵父親大人安排。
“嗯!”杜淳對兒子的態度很滿意,他從懷里拿出一摞紙張來說道:“與你母親商議了一下,這些是我們家的田產地契等物,還有老家的一些店鋪房契,我想也差不多了。”
他抹了抹胡須繼續說道:“春闈你是要參加的,多少也需要你寫上一篇八股。”
此時旁邊的韋氏道:“老爺!子清剛剛痊愈,就讓他參加考試,是不是太倉促了?”
杜淳道:“你懂什么?此次春闈恰好是我主持,機會不把握的話,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托關系找上來……!”
他是一家之主,夫人韋氏也不好違拗,再說這的確也是個好機會,為了兒子的前途著想,這樣的安排的確也算是穩妥了。
此時杜子清卻突然說道:“父親大人!去國子監做一名舍人,實不是我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