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金陵織造
- 明末進化
- 高寒缺氧
- 2179字
- 2022-04-24 15:30:21
第十二章 金陵織造
杜子清這股子神力還真是不簡單,能將一批駿馬直接按倒在地上,那還是一般人嗎?
但是杜家人似乎根本都不覺得奇怪,好像杜少爺原本就應該如此才對。
事實上,當杜子清“病!”好之后,他就覺得自己好像力大無窮,且身體的堅韌程度也極為了得。
當時自己曾無法控制這樣的怪力,曾經還差點傷了自己的小丫鬟萼兒,并且還將自己的房門撞壞了。
隨后他在自家的后宅活動,竟然當著下人的面,將花園里面的石獅子舉了起來,驚得所有人瞠目結舌。
杜府的家人當中一直都在流傳著獨家少爺天上星宿下凡的傳說,如今見到他的神力自然更加感覺理所應當。
杜子清私下覺得,自己的這個變化大概與平行世界有關,大概與自己看過的科幻電影超人相類似。
但他這個身體除了具備有巨大的力量之外和強韌之外,再沒有其他的特殊變化,完全沒有他期望的激光眼,更別提會飛了。
上一世中自己是一個圖書管理員,看過太多的科技書籍,當他多次試驗之后,開始理性的看待自己的身體,對于這股怪力和身體現象,他感覺是一種透支的存在。
這種透支很可能會使得原本這具身體,在被自身靈魂控制下的一種反應,那么重復使用怪力就是不智的,所以他以后會刻意的隱瞞自己的這種身體狀態。
但是杜子清的父親杜淳杜老爺,卻也因為兒子出現這種怪現象,而有點相信他從軍從伍的原因,所以才會安排他去了南京兵部。
自從杜子清刻意隱瞞自己的身體情況之后,只有一次他顯露的機會,那還是在校場之內,他身邊跟隨的那幾個親兵也是因此而對他死心塌地的。
畢竟杜子清這樣的年輕的勇者,不管是在軍伍當中任何地方都免不了會受到尊敬和推崇的。
今天之所以他再次發威,實在是因為鄭大小姐的所作所為讓他非常生氣,當著父母雙親,大喊大叫的退婚,還將府門踹壞,這個丫頭不懲罰一下還不翻天了?
即便是自己對鄭玉嬋沒感覺,將來不娶她,那也要為她將來夫君好好收拾一下這個瘋丫才行。
鄭玉嬋被驚到了,等她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被親兵拿軟筋捆綁被推到了杜子清面前。
“二十鞭子!打足之后再叫她家里來人領走!”杜子清吩咐道。
“哇……!”鄭玉嬋這一回真的害怕了,頓時嚇哭了。
其實眾人都感好笑,這兩個人有婚約在身,在這個年代那等于就是一對小夫妻。
結果一個跑上門來大鬧退婚,一個將其捆起來要抽鞭子,這簡直就是胡鬧嗎?
“憲之!不可!”杜淳此刻不說話不行了。
要真是打了鄭玉嬋,這個麻煩就真的大了,自己跟鄭九齡畢竟還是老朋友的,再者說鄭玉嬋還是孩子,怎么都算是未來兒媳婦。
這是再鬧下去,肯定不好交代的,杜淳出面趕緊制止下面人,并且給自己夫人遞眼色,韋氏趕緊上前安撫已經哭成淚人的鄭玉嬋。
“此事就這樣吧,府門還需找人修繕,鄭家的小姐還要寫信讓她家里人來接回去,憲之啊,你就不要管了。”
杜子清只得躬身道:“是,父親大人,就照您說的辦吧。”
下人們此刻一看笑話已經看不下去了,也都紛紛散了,該找人修門修門,該打掃打掃,該干嘛干嘛。
亂哄哄的,就聽到外門有蒸汽機車停靠的聲音,隨后有個人飛跑進來,手里拿著拜帖。
“老爺!戶部的沈大人特地前來拜訪,人已經到了門外了。”
南京戶部的沈慶沈令遠,并非是六部的主官,而是員外郎,此人與杜淳交好,因位都是應天府的閑官,但今日來訪卻不知為何?
“快快有請!”杜淳吩咐道。
杜子清想要告辭,但這種時候,卻有些不方便了,他現在也算是朝廷的官員,且是兵部舉薦的員外郎,品階上與這位登門拜訪的沈大人同級。
加上他父親國子監孝陵祭酒的從五品,三個人的誰也談不上誰的官階高,杜子清沒有回避的必要。
父子兩人在客廳迎接了這位沈大人,賓主落座之后,丫環送上香茶。
沈慶年逾五旬也算老人,杜子清尊一個叔伯的禮數,所以坐在下首陪客。
這位沈慶沈大人也是為官多年,知道畫的輕重,閉口不問杜府大門的事情,但杜淳卻不得不問,對方突然來家里造訪的目的了。
說起此事,沈慶沈大人從懷里面拿出一紙公函來,對杜淳訴苦道:“杜大人此事特地來找你也是無奈,而且這事跟令郎還有關系。”
杜淳內心吃驚不已,心說這是咋回事?怎么還跟兒子有關系哪?
接過公函之后,他拿起來看了看,隨后面露詢問和疑問道:“讓你負責金陵織造局?”
沈慶的神色無奈:“正是如此。”
“可是這是原來不是石大人負責的么?更何況金陵織造一直都是北京戶部的左侍郎承擔,南京方面協助而已,怎么反而落到了你的頭上?”
沈慶點點頭道:“上面的人踢皮球啊,踢來踢去竟然踢到了我的頭上,此番來找杜兄就是商量此事,弄不好,我們南京六部的人都要跟著一起倒霉。”
“為何牽連如此之廣?”杜淳大吃一驚問道。
沈慶道:“這都是去年閹黨倒臺之后的一堆亂賬啊……!”隨后他給杜淳父子解釋這里面的原因。
其實此事說起來還是天啟年留下來的事情,因為缺錢,天啟皇帝曾經先通過江南織造的加派,增收東南工商業的賦稅。
同時又清理鹽政,加收鹽稅。同時各項工商業稅收也進行強力整頓,目的就是為國庫增加稅收。
而此時督辦的人正是魏忠賢,正憋著捏東林黨把柄的魏忠賢,好似出籠的惡狼一般!
不但火速查辦了相關貪腐人員,充公其貪墨家產,穩定了群眾情緒,而且做出一個果斷的決策:鑒于銅錢信譽極度敗壞,東南的絲綢棉布商人,可以只用白銀交稅。
這場經濟戰意義重大,于魏忠賢而言,他借此抄了東林老窩,順便借抄家致富,更兼徹底打趴下政敵,于天啟而言更重要:朝廷總算有錢了。
因為南京的金陵織造局主管江南制造,卻是東林貪腐的重災區,所以這一次牽連太廣,更因為之前的南京鑄幣案,使得那一陣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