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仿真體系參考架構

從社會技術學角度看,仿真不僅僅是一項簡單的技術。如果不能建立一個科學、完整的社會技術學體系,仿真很難發揮作用。支撐企業仿真能力的不僅僅是仿真軟硬件系統,而是由許多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要素構成并相互作用的一個復雜整體。這個整體除了仿真軟硬件,還包括仿真相關的運作流程和標準規范,以及與組織和人員相關的其他能力要素。我們把這個整體稱為綜合仿真體系,它實際上是社會技術學在仿真領域的定制化應用。社會技術體系的標準模型在仿真領域實例化后,形成如圖2-2所示綜合仿真體系模型。

這個體系由仿真相關的技術、人和流程三個維度構成并相互影響。作為一個社會技術學體系,仿真體系也應基于企業研發體系進行整體規劃和建設,單純地圍繞軟件和硬件等技術要素進行建設,對技術體系的能力提升程度有限。所以仿真體系應在仿真戰略指導下,從三個維度均衡建設:

1)技術建設:仿真裝備的科學選型、規劃與建設。仿真裝備包括仿真軟件、計算硬件、網絡設備及操作系統,以及利用這些設備搭建的仿真云。

2)流程建設:包括綜合仿真流程(包含對設計流程的仿真化改造形成的綜合設計流程,以及從該流程中提取的多學科仿真流程)、仿真規范和標準的建設。

3)組織建設:仿真團隊及組織結構建設,涵蓋運行機制、任職資格、激勵機制和人員培養等方面規劃與建設。

圖2-2 綜合仿真體系模型

另外,在信息化和云計算時代,應該綜合以上三個維度,建設體系要素的載體——綜合仿真平臺。

對以上各要素進行細分,可得到更多要素:戰略、人才、組織、流程、標準、規范、軟件、硬件,最終形成綜合仿真體系的參考架構,如圖2-3所示。

圖2-3 綜合仿真體系參考架構

綜合仿真體系參考架構給出了仿真體系的完整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參考架構的價值在于:在建設仿真體系的時候可以幫助企業審視體系發展的均衡性,既不偏重也不偏廢任何一個重要指標。

仿真體系其實是一種能力體系,所以也稱為“仿真能力體系”。企業引進軟硬件等資源后,便初步擁有了一定的仿真能力。但是,企業仿真能力建設過程中的大量實踐也表明,一些企業把仿真能力建設與軟硬件采購等同,而忽略了構成體系的其他要素。仿真軟硬件很容易采購,國內企業的仿真軟硬件配置基本與國外先進企業保持同步或接近,但仿真體系所蘊含的軟能力無法購買,需要基于企業自身研發特點,開展系統的規劃和持續建設。

在缺少能力體系支撐的情況下,很難對仿真技術進行積累,仿真軟硬件往往會被閑置,仿真人員無法持續進步,整體仿真能力的提升速度緩慢。大多數國內企業對仿真體系本身的綜合性和復雜性認識不足,在仿真技術的使用、仿真規范標準的完善、仿真過程及數據的管理、仿真人員能力的培養、仿真組織的進化等方面,與國外同行還有較大差距。這種差距往往不在于技術、軟件、硬件等硬能力,而在于人才、組織、流程、標準、戰略等軟實力。因此,仿真體系建設是大量采購軟硬件之后的必然發展階段。通過仿真體系的整體提升,可以完善技術軟實力,拉近與國外先進企業的差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市| 安塞县| 陵水| 六安市| 连云港市| 普宁市| 仁寿县| 红河县| 雷州市| 凤城市| 房山区| 新营市| 赞皇县| 临夏县| 陆河县| 黑龙江省| 望都县| 丁青县| 博客| 盐边县| 拜泉县| 肃宁县| 德格县| 达拉特旗| 青海省| 县级市| 余干县| 岫岩| 九江市| 巴青县| 宝应县| 金昌市| 共和县| 宁国市| 大余县| 曲松县| 鄯善县| 清河县| 海阳市| 六枝特区| 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