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小課 故事串聯記憶法
最后要介紹的記憶方法叫“故事串聯記憶法”,也是我自己需要短時間記憶零散知識點時經常會用到的。
前面說過,機械地硬記獨立知識點難度較大,遺忘率也高,因為獨立的知識點缺乏上下文的背景信息參照。但如果我們把每個知識點“零件”都串聯起來、編成一個小故事,把它們放到有上下文的語境中,就仿佛給了這些知識點生命,讓它們變得更生動具象,也更好背了。
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串聯記憶法”很典型的案例:夏目漱石是日本著名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我是貓》《草枕》《虞美人草》《三四郎》《從此以后》《門》《行人》《道草》《明暗》等。這么多的作品如果要按順序一個個快速地記準、記牢,還真沒那么容易。但日本著名的記憶大師坂井照夫利用“故事串聯記憶法”,輕而易舉地把這些作品依次都記了下來。他是這么“講故事”的:“我們是這間屋子里的貓,枕草枕睡覺,草枕上畫著虞美人草,三四郎從此入門進到屋里,門前蹲著來往行人,行人在采道草,道草是有明暗之別的道路?!?/p>
也許一些同學會覺得,這則小故事的情節聽上去怎么怪怪的,個別地方有點講不通???但是,不必過多地糾結故事編得好不好、在不在理,即使情節詭異也沒關系,只要你能通過這個故事把所有需要記憶的信息串聯起來,讓它們在上下文中變得更生動好記,那么降低記憶難度、提高記憶質量的目的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