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凝的完美表現為我們迎來了夢幻般的開局。
這就是作為反方的好處之一,我們可以聽!
正方的一辯只能立而為論,而我們在聽完他的發言之后,可以攻而為論!
沒有多余可以慶祝的時間,攻辯環節緊接而來,由北大先提問。
我看到唐鈺主動接過了話筒,對我莞爾一笑,提問道:“很多年前,有兩個19歲的年輕人因為不喜歡大學枯燥的生活,他們選擇了退學,一路追尋自己的理想,堅持自己的個性,最終他們改變了世界,請問對方,您知道是誰么?”
我笑了笑,這個描述太模糊了,我怎么可能知道是誰,于是紳士的做了個“請”的手勢。
“愿聞其詳?!?
在攻辯環節,雙方各有三分鐘時間發言,在發言的時候,后面計時器的時間會越來越少,這個時候一定要節省時間,努力讓對方多說一些沒用的話。
唐鈺一下子明白了我心中所想,但也只能無可奈何的繼續說道:“這兩個年輕人分別是喬布斯和比爾蓋茨,當他們發現自己不能適應校園生活的時候,主動選擇退出,最終才成就了他們的天地,對不對呢?”
我剛要說話,面前的話筒卻被李佳凝接了過去,付雪晨的手也在半空,有些尷尬的縮了回去。
“您方這是在偷換概念,如果您方認為,不適應大學生活就可以退學去追求個性才能成功,那么全世界有多少人選擇了退學?又有多少個人成為了喬布斯和比爾蓋茨呢?您方可以給一個準確的比例么?”
李佳凝一連串的反問摧枯拉朽的化解了對方的攻勢,把問題直接拋了回去予以回擊。
“我們先不說比例,我們只不過在論證喬布斯是不是因為堅持了自己的個性,堅持自己的本心,最后才能達至他自己的理想?”
這次付雪晨手快了許多,趕在李佳凝之前搶到了話筒:“如果您方這么認為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他一改之前低迷的狀態,振振有詞道:“您方認為喬布斯兩人退學是因為適應不了學校的生活,那他們退學之后算不算是適應社會呢?”
“您方不能把所有退學去追求個性的人都稱作為標桿、楷模,因為我周圍大部分退學的人都成了混混,沒有喬布斯!”
“退了學去追求個性的人里面,失敗的人要遠遠多于喬布斯,如果可以給出比例的話,那您方退學這個概念簡直是可笑至極!難道在您方的觀點中,只有念大學才算是適應社會么!”
漂亮的反擊!
我心中暗自贊嘆道。
我真的沒看錯這兩個小家伙,這樣敏捷的思維,這樣鏗鏘有力的氣勢,有一天他們絕對可以成為比我更優秀的辯手!
對方顯然不會束手就擒,接著爭辯道:“喬布斯在自己的演講中說過,他當時就是因為不能適應學校的學習,他覺得太枯燥,所以他才選擇退出,去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難道這還不是堅持個性的體現么?”
付雪晨緊握話筒,根本沒有讓出來的意思,我和李佳凝相視一笑,這家伙之前的比賽都沒什么發揮,這次就讓他好好表現一次吧!
“對,所以說他不能適應學校,但是他沒說他不能適應社會對吧?”
唐鈺顯然意識到了我們的實力也許超出了她的想象,她之前看到我們的比賽時,都是我一個人在發揮,而今天看來,顯然不是這樣。
然而她并沒有因此而亂了陣腳,娓娓道:“當他面臨這一個環境不能適應的時候,他主動選擇退出來保留自己的個性,這個概念您方認不認同呢?”
付雪晨知道,對手是不會被我們快速拿下的,所以稍微放慢了些節奏。
“對方辯友,您方只不過是告訴了我們,今天是一個多元選擇的社會,所以我無法適應大學的時候,另一個社會需要我們來適應對不對?”
說著,他又拋出了一個陷阱。
“第二個問題,您方的個性和能力之間有沒有任何的區別?”
對方三辯接過了付雪晨的提問。
“對方辯友請不要逃問題,剛剛那個問題是您方說:今天如果我們無法適應一個模式的方法學習的話,我們就會被淘汰。”
“但是喬布斯從他的學校輟學,開創了他自己的行為模式,是不是也是堅持個性的一種?”
李佳凝從付雪晨手里拽過了話筒,還不忘對付雪晨做了個鬼臉。
“喬布斯之所以能成功,是不是也是因為他適應了大眾品味的需求,所以蘋果才這么多人喜歡?”
雙方不斷的給彼此設立陷阱,不過卻沒有一個人上當,這場勢均力敵的比賽的精彩才剛剛開始。
唐鈺搖了搖手指:“不對,喬布斯開創蘋果之前,諾基亞是手機市場霸主,那個時候大眾的品味是諾基亞,而喬布斯說:我要創造他們的需求,創造他們的品味,請問喬布斯是不是以自己的個性引領了大眾時尚!”
唐鈺在辯場上完全像是個君臨天下的女王,她的表現力以及說話的底氣都像是安了一個鋼鐵俠的核心一樣。
這樣強勢的女孩就應該有個人來治治她,所以我登場了……
“所以諾基亞的失敗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適應市場客戶的需求才能讓你有更長遠的發展,況且——”
“有一點我得提醒對方辯友,我們今天所討論的這個題目,是一個社會問題,您方現在正在不斷帶著我們跑題!”
“手機是商品,我們是人類;手機流入的地方叫市場,我們流入的地方叫社會!”
“所以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所以之前您方的立場一直未能得證!”
“我們討論的是進入社會之后,個性和適應哪一個更重要,既然您方無法證實您方觀點,那么我來證實我方觀點。”
仔細想來,對方一直都是用喬布斯退學了還能成功作為進攻點想要逼我們就范,可是隨著雙方快節奏的爭論,我們離題目已經越來越遠了,我這一下不只是給對手提了個醒,更重要的是給隊友們敲響了警鐘:別被對方帶跑偏了,我們不是來討論手機市場銷量的!
“那么對方辯友……”
看對方沒有反駁我的意思,我的反擊,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