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法定繳費率與企業社保實際繳納情況

中國“五險一金”的總費率占到了企業職工工資的40%,與其他國家相比,繳費比例明顯偏高,這就可能使企業負擔過重,影響企業的競爭力及長遠發展。但是,對于較高的政策繳費率對企業生產、投資等各方面的影響程度及具體應對機制,相關領域尚缺乏研究。本章嘗試從兩個方面考察法定繳費率過高可能對企業勞動力成本產生的影響。第一,面對較高的法定繳費率,企業社保繳納的實際遵從度如何,以及不同類型企業的反應是否存在顯著差異。如果企業實際的遵從度較低,也就意味著實際的社保負擔可能并不嚴重,或者實際社保負擔可能過度集中在部分企業,這將大大削弱其對實體經濟產生的影響。第二,以2008年實施的《勞動合同法》、2011年實施的《社會保險法》以及2009年浙江省社保降費的實踐為例,考察強化社保執行力度及社保降費可能對企業社保遵從度產生的影響。

本章通過對以上問題的回答,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有一定的邊際貢獻:首先,基于2004—2007年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和2007—2011年的全國稅收調查數據,本章細致考察了企業社保的實際遵從度狀況。本書的研究具有很強的政策意義,在當前減稅降費的宏觀大背景下,分析了不同性質的企業對于養老保險政策繳費率的敏感程度,這為地方政府實施更為精準有效的養老保險政策繳費率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政策建議。1999年的《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及2008年的《勞動合同法》均明確規定社會保險的征繳范圍為城鎮各類所有制企業與職工,但對企業的審計顯示,企業繳費不足的現象較為普遍。從理論上來說,一般性的稅收和社保繳費具有很強的相似性,都是政府通過強制性手段來實行二次分配,并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來促進經濟增長和維持社會公正。因此,逃避稅和逃避社保繳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中國的實際經濟環境中,逃避稅和逃避社保繳費的程度存在一定差異。本書采用增值稅、營業稅和所得稅三種稅來考察企業逃避稅的情況。對社保繳費而言,基本養老保險費用占比社保繳費的約70%,因此本書用基本養老保險的繳納情況來分析企業的逃避社保繳費的程度這里及后文的基本養老保險如無特別說明都是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具體而言,用企業實際繳納稅額比應繳納稅額來度量企業逃避稅的程度本書所使用“全國稅收調查數據”中本身就包含企業實際納稅額和應納稅額的條目,我們對比這兩者就可以了解企業的逃避稅程度。并且該數據是由稅務部門統計的,因此數據的真實性更高,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企業的逃避稅程度。,用企業的實際養老保險繳費率(計算方式為企業養老保險繳納額除以企業支付給員工的工資)除以企業面臨的政策繳費率來度量企業逃避社保繳費的程度,計算得到的指標越大表示逃避稅和社保繳費的程度越低。

如圖2-1所示,企業逃避營業稅本書涉及的營業稅已于2017年取消,但為了分析其產生的影響,筆者仍將其作為分析對象之一。的程度依次小于增值稅、所得稅和養老保險,所得稅的逃避程度是高于營業稅和增值稅的,主要是由于營業稅很難像所得稅那樣通過降低利潤和抬高成本的方式來逃避,而增值稅則是因為其制度設計的原因,抵扣環節受到上下游的監督,所以也很難逃避(田彬彬和范子英,2018)。即使所得稅相對營業稅和增值稅而言比較容易逃避繳納,但是其逃避程度也是遠低于養老保險逃避程度的。

圖2-1 各年度企業稅費逃避情況

造成養老保險逃避程度遠高于稅的原因有以下四點:第一,企業面臨的養老保險的政策繳費率是高于稅的繳費率的。在本書研究的數據樣本期間,企業營業稅稅率一般為3%和5%兩檔,增值稅稅率有0、6%、9%、13%和17%五檔,所得稅稅率在2008年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后有15%、20%和25%三檔稅率,并且相當一部分企業可以享受稅收優惠。而企業的養老保險政策繳費率為20%此政策繳費率是由省級層面統一制定的,除了廣東、浙江、山東、福建以外,其他省份都是20%,同時部分省份在市級層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微調。,個人繳費率為8%,總計相當于28%的高繳費率。而經典的稅收理論表明,當稅率太高時企業會有較強的逃稅動機。同理,當面臨過高的養老保險政策繳費率時企業也會選擇逃避繳費。第二,現行的養老保險制度激勵不足,容易使企業和員工合謀逃避繳費。現行的養老保險實行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制度,企業為員工繳納的養老保險費進入統籌賬戶,員工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進入個人賬戶,等到員工達到法定年齡退休后一次性領取個人賬戶的金額,并且每月領取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數累加的指數化基金。因此企業為員工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不存在多繳多得的激勵,這使得企業和員工更容易合謀逃避養老保險繳費,并將這些利益通過工資等其他方式部分轉移給員工。第三,逃避社保繳費面臨的懲罰成本比逃避稅面臨的懲罰成本更低。尼蘭等(2006)的研究表明,上海部分被審計到逃避繳納社保的企業只被要求補齊欠款,而沒有被罰款。此外,審計署在2012年發現的逃避繳納社保的企業也只是被要求補齊欠款。而企業偷稅漏稅行為被發現的話還面臨罰款以及相關的刑事責任。第四,社保的征收機構在執行力度上比稅收征收的機構更弱。稅收一般是由稅務部門負責的,稅務部門有更強的激勵和充足的人員去監督企業稅收的繳納情況,而社保的征收機構激勵不足,人員不足,沒有足夠的人力和資金去審查大量的企業。具體來說,我們可以通過比較稅務部門和社保部門負責征收的企業的逃避繳納養老保險的程度來說明征收機構對逃避稅費程度的影響。如圖2-2所示,社保部門負責征收養老保險的企業逃避繳費的程度高于稅務部門負責征收的企業。

圖2-2 面臨不同征繳機構企業的逃避養老保險繳費的程度

不同于已有的文獻關注《勞動合同法》對上市企業勞動力成本的影響,本書基于全國層面的企業數據更加準確地評估了《勞動合同法》對代表性樣本企業的影響。李鋼(2009)調研發現《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并沒有顯著提高守法企業的勞動力成本,而上市企業因為規模較大、營業收入高、受到較強的外部監管,因而《勞動合同法》實施后對上市企業勞動力成本的影響更小,即現有的研究可能會低估《勞動合同法》對企業勞動力成本的影響。所以本書基于代表性樣本得出的結論更加準確和全面,能夠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議。同時,本書分析了《勞動合同法》對企業勞動力成本的作用機制,強調了《勞動合同法》和社保繳費率的交互影響,這是以往的研究所忽略的地方。封進(2013)基于沿海四個省份2004—2007年的中國工業企業數據發現企業面臨的社保繳費率越高,其逃避繳納社保的程度也越高。本書基于全國的稅收調查得出了同樣的結論。而《勞動合同法》要求企業必須依法為員工繳納社保費用,在這樣的背景下,《勞動合同法》對企業勞動力成本可能會有異質性的影響。即在《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前,社保繳費率較高的地方逃避社保繳費的程度也更高,所以《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后對于社保繳費率更高地區的企業的勞動力成本的影響更大;相反,對于社保繳費率更低的企業,其勞動力成本受到的影響更小。

沈永建(2017)指出,2008年實施《勞動合同法》后被認為顯著增加了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尤其是強化了企業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的社保成本。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于2007年6月29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行的初衷是加強勞動保護的力度,為處于弱勢地位的員工提供法律意義上的維護自身合理權益的手段和方法。但作為一部關系到全國層面并涉及眾多利益共同體的法律,圍繞著《勞動合同法》的爭論一直不斷。劉彩鳳(2008)和張五常(2009)認為,《勞動合同法》具有較強的員工保護的傾向性,這會使自由競爭的勞動力市場受到干預和扭曲,增加了企業的勞動力成本,而且使員工找工作的難度也增加了。另外倪驍然和朱玉杰(2016),李鋼等(2009),以及王玨和祝繼高(2018)認為《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加強了企業的合規性,對合規企業的勞動力成本沒有影響,同時強化了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機制,這會進一步加快中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轉型。

然而《勞動合同法》自立法之初就受到廣泛關注,眾多學者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討論。學界、政界和商界對《勞動合同法》最關心的首要問題是這部法律的實施對企業勞動力成本的影響,即《勞動合同法》的實施是否導致了企業勞動力成本的上漲?由于發展中國家廣泛存在合規企業和不合規企業,《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對不同的企業是否具有異質性影響?既有的研究都沒有給出比較全面和準確的結論。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書以《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作為外生的事件沖擊來全面分析《勞動合同法》對企業社保遵從度的影響,并且基于2009年浙江省降低企業養老保險政策繳費率的實踐來實證分析政策繳費率降低對企業參保的激勵作用。

本章的后續安排如下:第一節是文獻綜述,強調本章的研究視角;第二節是基準回歸;第三節是穩健性檢驗;第四節是研究《勞動合同法》對企業社保負擔的影響;第五節是本章的主要結論和相關的政策建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苏市| 平乡县| 石景山区| 伊宁县| 佛冈县| 梨树县| 广宗县| 宜丰县| 社会| 东明县| 新巴尔虎左旗| 民县| 江永县| 洛南县| 唐河县| 盐源县| 策勒县| 达日县| 邵阳县| 金平| 阆中市| 乐至县| 凤山县| 开封市| 綦江县| 山西省| 榕江县| 马公市| 云和县| 德阳市| 额敏县| 西青区| 哈巴河县| 西城区| 都江堰市| 建宁县| 奉化市| 瓦房店市| 东台市| 罗江县| 铁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