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案例一 制作個人簡歷——Word進階操作

任務一 制作個人簡歷

【情景導入】

畢業在即,校園招聘、網絡招聘如火如荼地展開了。小A作為一名畢業生也將離開校園踏入職場,他該如何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呢?根據學校的畢業生就業指導,結合師兄師姐的經驗介紹,小A認真分析了招聘信息,根據自己的專業方向、實際能力以及就業愿景,確認了幾家和自己目標相近的公司,開始有針對性地準備自己的個人簡歷。因為第一次參加招聘,小A沒有撰寫個人簡歷的經驗,簡歷應該包含哪些內容,怎么制作呢?小A通過查閱資料、咨詢老師,了解到求職簡歷可以通過表格的形式呈現,于是開始制作人生中的第一份個人簡歷,讓我們跟著小A一起來完成吧。

1.學習目標

? 掌握表格中行(列)的插入和刪除。

? 掌握單元格的合并與拆分、表頭設置。

? 掌握表格底紋和表格線的設置。

2.預備知識

熟悉Word 2013工作界面。打開Word 2013工作界面的操作方法為:通過“開始”菜單,在菜單中選擇“Microsoft Office”—“Word 2013”即可啟動Word 2013。我們可以看到,Word 2013的工作界面如圖1-1所示,主要由快速訪問工具欄、標題欄、“幫助”按鈕、“窗口控制”按鈕、“文件”選項卡、功能選項卡、功能區、文本編輯區、狀態欄、視圖欄等部分組成,各自的作用如下。

①快速訪問工具欄:默認情況下,快速訪問工具欄中只顯示“保存”按鈕、“撤銷”按鈕、“恢復”按鈕,單擊其中某個按鈕,可快速對文檔進行相應的操作。

②標題欄:用來顯示文檔名和程序名,新建的文檔默認名稱為“文檔1”。

③“幫助”按鈕:單擊“幫助”按鈕,可打開相應組件的幫助窗口。

④“窗口控制”按鈕:通過窗口右上側的“窗口控制”按鈕可控制窗口大小和關閉窗口。其中,單擊“功能區顯示選項”按鈕,在彈出的下拉列表中可設置功能區的顯示或隱藏。

⑤“文件”選項卡:對文檔執行操作的命令集。單擊“文件”選項卡,在彈出窗口的左側是功能選項卡,右側是預覽窗格,無論是查看或編輯文檔信息,還是進行文檔打印,都能在同一界面中查看到最終效果。

⑥功能選項卡:Word工作界面中顯示了多個選項卡,每個選項卡包含了Word可執行的一組核心任務,并將其按不同功能分成若干個組,如“開始”選項卡中有“剪貼板”組、“字體”組、“段落”組、“樣式”組等。

⑦功能區:功能選項卡與功能區是對應的關系,單擊某個選項卡即可展開相應的功能區,在功能區中有許多自動適應窗口大小的工具欄,每個工具欄為用戶提供了相應的組,每個組中包含了不同的命令、按鈕或下拉列表框等。

⑧文本編輯區:用來輸入和編輯文本的區域。

⑨狀態欄:用來顯示當前文檔頁數、總頁數、字數、當前文檔檢錯結果、語言狀態等內容。

⑩視圖欄:用來切換視圖模式和設置當前頁面的顯示比例,方便用戶查看文檔內容。

圖1-1 Word 2013工作界面

3.回到場景

小A通過了解制作個人簡歷的要求和查看相關實例,了解到公司的HR看一份求職人員的簡歷時一般首先關注的是他(她)的基本資料(姓名、年齡、聯系方式等)、實習經歷和主要業績,其次關注的是他(她)所受教育及培訓、主要技能、職業目標等。所以,小A決定先根據這些內容制作一份個人簡歷的表格,內容包括:個人信息(姓名、年齡、電話、郵箱、實習經驗、現住城市),求職意向(從事職業、月薪),教育背景(學校名稱、就讀時間、所學專業),證書,實習經歷,學校經歷以及自我評價。簡歷樣稿如圖1-2所示。

圖1-2 簡歷樣稿

制作簡歷的操作步驟如下:

步驟1:新建空白文檔。

啟動Microsoft Word 2013,新建一個空白文檔。如圖1-3所示。

圖1-3 新建Word文檔

步驟2:插入表格。

第一步,單擊“插入”菜單,再單擊“表格”菜單下的倒三角符號,在彈出的下拉菜單內選擇“插入表格”。如圖1-4所示。

圖1-4 插入表格

第二步,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表格的行數和列數后,單擊“確定”按鈕生成表格,如圖1-5(a)所示。生成表格效果圖如圖1-5(b)所示。

圖1-5 設置表格的行列數生成表格

步驟3:單元格的合并(拆分)。

第一步,把光標移至預拆分單元格,依次選擇“布局”—“合并”—“拆分單元格”。如圖1-6所示。

圖1-6 拆分單元格

第二步,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需要拆分出的行數和列數,單擊“確定”按鈕生成新的單元格,如圖1-7(a)所示。拆分單元格效果圖如圖1-7(b)所示。

圖1-7 設置拆分單元格的行列數生成新的表格

第三步,合并單元格。選中預合并單元格,依次選擇“布局”—“合并”—“合并單元格”,如圖1-8(a)所示。合并單元格效果圖如圖1-8(b)所示。

圖1-8 合并單元格

第四步,根據圖1-2所示,把表格中第4行拆分為2行3列,如圖1-9所示。

圖1-9 拆分單元格

步驟4:行(列)的插入和刪除。

第一步,光標移至第6行,依次選擇“布局”—“在上方插入”或“在下方插入”,在表格中插入新的一行。如圖1-10所示。

圖1-10 插入新的行

光標移至第6行,依次選擇“布局”—“刪除”—“刪除行”,從表格中刪除選中的該行。如圖1-11所示。

圖1-11 刪除表格中的行

光標移至表格第一列頂部,單擊選中第一列,依次選擇“布局”—“在左側插入”,則在表格左側增加新的一列,如圖1-12(a)所示。插入新的列效果圖如圖1-12(b)所示。

圖1-12 插入新的列

光標移至表格第一列頂部,單擊選中第一列,依次選擇“布局”—“刪除”—“刪除列”,從表格中刪除選中的該列,如圖1-13(a)所示。刪除表格中列的效果圖如圖1-13(b)所示。

圖1-13 刪除表格中的列

第二步,為表格增加八行,再根據圖1-2對表格進行合并拆分得到個人簡歷的表格結構,如圖1-14所示。

圖1-14 個人簡歷表格結構

步驟5:表格文字的處理。

第一步,根據圖1-2在表格相應的單元格內輸入相應的文字。如圖1-15所示。

圖1-15 輸入表格文字

第二步,修改表格中文字的字體、大小、對齊方式。如圖1-16所示。選中需要修改的文字,在“開始”—“字體”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字體,在“開始”—“字號”的下拉菜單中選擇文字大小,同時可以設置文字的修飾,例如加粗、傾斜、加下劃線等。請根據圖1-2,把第4、第6、第10、第14行的文字設置為“微軟雅黑”“四號”字體、加粗,其余文字設置為“微軟雅黑”“五號”字體、加粗。

圖1-16 文字的處理

步驟6:表格底紋和表格邊框線的處理。

第一步,根據圖1-2對表格中的第四行添加底紋。選中第四行,依次單擊“設計”—“底紋”,在彈出的顏色選框中,選中合適的顏色作為該單元格的底紋,如圖1-17(a)所示。顯示效果如圖1-17(b)所示。

圖1-17 表格的底紋設置

第二步,根據圖1-2分別給表格中的第6、第10、第14行添加相同顏色的底紋。

第三步,根據圖1-2修改表格邊框線。首先單擊表格左上角的圖標,選中整個表格。依次單擊“設計”—“邊框”,在下拉菜單中,我們可以修改設置表格的邊框樣式,如圖1-18所示。單擊“邊框線型”下拉菜單可設置邊框線的線型,如圖1-19所示。單擊“邊框線寬度”下拉菜單可設置邊框線的粗細,如圖1-20所示。單擊“邊框”下拉菜單可選擇具體的邊框線對象,如外側框線、內部框線、左側框線等,如圖1-21所示。我們將外側框線設置為“實線”“2.25磅”“黑色”,將內部框線設置為“實線”“0.75磅”“黑色”。

圖1-18 表格的邊框設置

圖1-19 表格的邊框線型設置

圖1-20 表格的邊框線寬度設置

圖1-21 選擇表格的邊框線對象

第四步,加粗表格中各部分內容間的邊框線加以區別。選中第四行,依次單擊“設計”—“邊框”—“1.5磅”,然后再選擇“邊框刷”,此時鼠標指針變成圖標,在相應的單元格邊框上單擊,該段邊框線即設置為指定的樣式,如圖1-22所示。

圖1-22 使用“邊框刷”設置表格的邊框線

4.實訓營

(1)訓練實例

通過學習,小A發現在Word 2013中可以利用系統提供的模板文檔快速生成各種專業樣式的文檔。所以,他想利用系統提供的簡歷模板樣式進行相應的修改來制作一份個人簡歷。最后的效果如圖1-23所示。

圖1-23 個人簡歷(簡歷模板)

(2)常見問題以及操作技巧

輸入公式后,如果出現“######”錯誤時,用戶需要對其進行處理。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有兩種:第一種原因是單元格所含的數字、日期或時間比單元格能顯示的字符數多;第二種原因是單元格的日期時間公式產生了一個負值。

因第一種原因出現該錯誤值時,可通過拖動列之間的邊界來增加列寬,或者更改單元格的數字格式以使數據適合單元格的寬度,如減少小數點后面的小數位數。

因第二種原因出現該錯誤值時,可修改相應的時間和日期公式確保其正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西县| 霍山县| 五常市| 东莞市| 泸西县| 黄平县| 荥经县| 定远县| 建瓯市| 卢龙县| 南宫市| 永春县| 宁津县| 尖扎县| 专栏| 英山县| 南通市| 大安市| 赣榆县| 宁国市| 蓬莱市| 香格里拉县| 岳池县| 长治市| 连城县| 津市市| 云龙县| 昌图县| 阳江市| 班玛县| 邮箱| 东城区| 郁南县| 张家港市| 巴青县| 固安县| 漳平市| 桐乡市| 简阳市| 成安县| 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