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產業集群發展制度經濟學分析

一、外部經濟理論

新古典經濟學代表人物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一書中提出外部經濟的概念,并用于分析組織形式的“經濟特性”。外部經濟是企業聚集而產生的,他把集群產生的外部經濟或利益具體歸結為三個方面:第一,企業聚集形成了知識信息的溢出和創新的環境,在集群中行業的秘密不再是秘密,而似乎公開散發在空氣中;第二,企業聚集有利于共享的非貿易投入品和服務行業的發展,生產最終產品的企業聚集可以為輔助企業的產生和高價機械的使用提供條件;第三,企業聚集促使具有專業技能的勞動力市場的形成,節約了雇主和勞動力之間的相互搜尋成本。馬歇爾還注意到了聚集給顧客帶來的便利,專業化的生產區域容易受到經濟蕭條更大的影響。隨后,有學者又提出了技術外部經濟和貨幣外部經濟,他們都承認外部經濟是產業集群的產生原因和重要結果。

由此可見,產業集群外部性特征主要包括基于知識集中與外溢的技術外部經濟和基于市場聯系的外部貨幣經濟,即技術的外部性和市場的外部性。

技術的外部性強調集群成員在生產函數(技術)上的相互依賴,表現為集群內知識的溢出,包括技術知識、技術訣竅、需求信息、供給信息、經營經驗等知識的溢出。技術外部性還表現為模仿創新在集群內具有普遍性,企業創新利益不能完全被創新者獨占,還會溢出到集群內的其他成員中。

市場的外部性強調集群成員在市場上的相互依賴,產業集群具有信息集聚功能,從而使集群內部的企業分享信息方面的外在經濟效益。這種效益主要表現在集群內匯集了主導產品及其相關中間產品的供求、成本、價格、技術、質量、款式和品種等大量的市場信息,同時匯集了專業化供應商和專業化服務提供者的相關信息,使集群內各主體快捷地了解到市場行情的變化,節約了搜尋市場信息的費用。

二、組織生態學理論

組織生態學方面的研究認為,新組織形式的出現首先是個別企業流程創新的成功產物,而這種成功的經驗通過交流和反饋得以在環境中不斷擴散,一旦它達到某個臨界規模的公眾支持,就會導致新的技術范式對原有技術范式的取代,并對市場結構產生顯著影響,導致所謂市場創新。當新的組織形式在整個環境中獲得充分擴散之后,系統中舊的規則被拋棄,新的慣例取而代之,于是便實現所謂制度創新。新的范式又將在今后的一段時期保持相對穩定,與之相應的組織形式因而得以維持。王發明,周穎,周才明.基于組織生態學理論的產業集群風險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6(S1): 79-84.

產業集群是生產方式的變遷,即生產方式由組織內部圍繞單一或特定幾種產品的生產而進行的協作外化為組織之間的協作,而這種組織之間的協作產生的影響有:使產品的生產環節加長,產品構成的部件更加豐富和多樣,生產單位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復雜和緊密,區位因素的作用可能弱化而市場因素強化,空間因素對部分產品的作用被加強或弱化。彭憶,陳彥博.產業集群理論與湖南經濟崛起[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11):32-34.

三、國防科技產業集群發展制度經濟學解釋

從制度經濟學看,不管是外部經濟理論還是組織生態理論,組織的技術、市場都具有外溢性,但一個組織有了創新的知識或新的技術范式,成功的經驗就會通過交流和反饋很快在環境中不斷擴散。在國防科技產業發展中,往往因為各區域內企業間具有信息的集聚功能,各企業得以分享信息方面的外在經濟效益,這種外溢性又會導致組織生產方式變遷,生產方式由組織內部圍繞單一或特定幾種產品的生產而進行的協作外化為組織之間的協作,這就產生了國防科技產業集群。研究國防科技產業集群化過程,有個特點是軍工企業大多是自我配套,處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狀態,大量“小而全”的企業聚集在一起,很容易形成一個產業集群雛形。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產業鏈的延伸和集群自我發展能力的提升,但這種聚集本身就是一個微型的產業集群。當進行國防科技企業改革時,引入市場化,組織邊界一打開,很快就會煥發出新的活力,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組織形態改革,再加上外來力量的進入,不斷兼并、并購,一個成規模的國防科技產業集群就形成了,并很快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门县| 彭泽县| 洞头县| 宣武区| 安福县| 潍坊市| 宁晋县| 齐河县| 海宁市| 大庆市| 昭通市| 榆中县| 塘沽区| 杭州市| 许昌县| 大冶市| 长宁区| 清河县| 北海市| 甘孜| 金川县| 阜康市| 盐池县| 惠东县| 东丽区| 安溪县| 阿瓦提县| 泸水县| 天津市| 沂水县| 大英县| 喀喇沁旗| 芦山县| 彭泽县| 舞阳县| 鱼台县| 盐池县| 城固县| 奈曼旗| 九寨沟县| 平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