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實現創新創業人生

一、創新型人才的素質要求

所謂創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他們通常表現出靈活、開放、好奇的個性,具有精力充沛、堅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豐富以及富于冒險精神等特征。知識經濟時代對創新型人才有以下素質要求:

1.可貴的創新品質

創新型人才必須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具備良好的獻身精神、進取意識、強烈的事業心和歷史責任感等可貴的創新品質。具備了這些品質,才能夠有為求真知、求新知而敢闖、敢試、敢冒風險的大無畏勇氣,才能構成創新型人才的強大精神動力。

2.堅韌的創新意志

創新是一個探索未知領域和對已知領域進行破舊立新的過程,充滿各種阻力和風險,可能遇到重重困難、挫折甚至失敗。因此,創新型人才每前進一步都需要非凡的膽識和堅忍不拔的毅力。為了既定的目標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奮斗,鍥而不舍,遭到阻撓和誹謗不氣餒,遇到挫折和挫敗不退卻。只有具備了這樣的創新意志,才能不斷戰勝創新活動中的種種困難,最終實現理想的創新效果。

3.敏銳的創新觀察

歷史上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無一不是創新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講,創新就是發現,而且是突破性的發現。要實現突破性的發現,就要求創新型人才必須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深刻的洞察能力、見微知著的直覺能力和一觸即發的靈感,不斷地將觀察到的事物與已掌握的知識聯系起來,發現事物之間的必然聯系,及時地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東西。

4.豐富的創新知識

創新是對已有知識的發展,在人類知識越來越豐富和深奧的今天,要求創新型人才的知識結構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因此,創新型人才須具有廣博而精深的文化內涵,既要有深厚而扎實的基礎知識,了解相鄰學科及必要的橫向學科知識,又要精通自己專業并能掌握所從事學科專業的最新科學成就和發展趨勢,這是從事創新研究的必要條件。只有通過知識的不斷積累才能用更為寬廣的眼界進行創新實踐。

5.科學的創新實踐

創新的過程是遵循科學、依據事物的客觀規律進行探索的過程,任何一種創新都不能有半點馬虎和空想,因此,創新型人才必須具有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嚴格遵循事物的客觀規律,從實際出發,以科學的態度進行創新實踐。

二、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

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首先涉及一個經常出現的問題:一個人是如何決定開始創辦一個企業的?換句話說,是什么力量和因素激勵一個人去冒險創業的?研究表明有三個核心因素,即改變現狀、可信的榜樣和具備創新創業的意識和能力。

那么應該如何提高創新創業意識呢?

1.主體意識

創新創業是艱難的事業。過去在中國,普通的平民百姓沒有創業的條件,更無法成為創業的主體。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下崗再就業大潮的推動和國家富民政策的支持,人力資源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使普通人也成了創業的主體。這種創業的主體意識、主體地位、主體觀念,會成為創業者在風口浪尖上拼搏的巨大力量。這種力量會鼓舞他們抓住機遇,迎戰風險,拼命地去實現自身價值,同時也會使他們承受更多的壓力和困難。因此,這種創業主體意識的樹立,就成了創業者在創業中必須具有的、十分寶貴的內在要素。我們只有理解這一點,抓住這一點,培育這一點,提升這一點,才能深切地認識到:創業是人生路上的一個轉折點,是我們增加知識、提升能力的極好機會。只要你抓住了重新崛起的支點,燦爛的明天,美好的未來,就會向你走來。

2.風險意識

風險意識是中國企業在與國際接軌中應著重增強的一種現代經營意識,也是創業企業和創業者急需培養和增強的一種重要的創業意識。創業是充滿風險的。創業者對可能出現和遇到的風險準備和認識不足,是我國當前群體創業活動中的一種普遍現象。這種創業風險意識的缺位,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在心理準備上表現為對創業可能出現和可能遇到的困難準備不足。在決策上表現為不敢決策,盲目決策,隨意決策。在管理上表現為不抓管理,無序管理,不敢管理。在經營上表現為盲目進入市場,隨意接觸客戶,輕率簽訂商務合同。這種沒有風險經營意識的做法,恰恰是創業者無正確風險經營意識的典型表現。正確的做法是,要從害怕風險、不敢邁步之中解放出來,敢于去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劈風斬浪,同時也要在經受商海的歷練和鍛打中善于規避風險,化解風險,使自己在迎戰風險的過程中站立起來,成熟起來,成為商海的精英和棟梁。

3.學習意識

創業者創業后面對的第一個也是最普遍的問題就是發生了知識恐慌。原有的知識底蘊和勞動技能已經不足以支持他們應對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大量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因此,創業者應該隨時注意進行知識更新,才能適應和滿足繁重的創業需求。比如,天津市婦女創業服務中心的入駐企業,不僅進行常規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營銷管理理念的學習,還進軍電子商務,走信息化創業之路,以滿足創業者對現代創業理念的需要。

4.資源意識

整合理念是現代營銷學中的嶄新理念,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勢下,跨國集團尋求企業最大利潤空間的一種戰略能力和進擊能力。任何一個創業者都不可能把創業中所涉及的問題都解決好,也不可能把一切創業資源都備足,關鍵在于要學會進行資源整合。因此資源整合的原則不僅是創業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原則,也是在創業中借勢發展、巧用資源、優勢互補、實現雙贏的重要方法。創業者剛剛開始創業,資金不足,資源缺乏,沒有經驗,不會經營。在銀行開了賬戶,有了支票都不知道圖章蓋在哪,可以說每一步都可能碰壁。在這種情況下,給他們一座金山,不如給他們一種能力。使他們看到現代企業的發展趨勢,把握嶄新的創業理念,并以此為武器,進行各種最佳創業要素的整合,才能開拓出自己的未來之路。這種現代創業意識,必將成為創業者快速崛起的一種特效武器。

5.信息意識

信息是資源,是財富,但是很多創業者不懂得信息的價值和信息資源的重要性,不會尋找和利用信息資源,更不懂得去開發信息資源中的價值。正如一個創業者所講的:“剛開始創業時,我不懂得查信息,找商機。每天只知道傻愣愣地站著,傻愣愣地喊。結果,一天下來,腰酸腿疼,還不掙錢。”后來,知識產權局的同志來給創業者做報告,還帶來了20多萬條過期專利,提供給創業者進行篩選。在對這些信息的篩選中,這個創業者獲知了國際上對超薄型針織服裝有需求的信息,她立刻加緊運作,從香港引進了用細羊絨和蠶絲制成的冬暖夏涼又十分輕便的超薄型針織面料,還添置了先進設備,培訓員工,充實技術人員,很快就讓自己生產的春、夏、秋、冬四季超薄型針織服裝上市,深深嘗到了開發信息資源的甜頭。自此,她懂得了信息的重要性,不僅訂閱了大量信息刊物,還參加了“下崗女工零起步電子商務培訓班”,聽專家講解、介紹網絡營銷的技能和技巧,學會利用網絡去搜索信息,捕捉商機。

6.經驗積累

你必須清楚地了解自己是否具有創辦和經營企業所需要的能力和經驗。你的工作經驗、技術能力、企業實踐經驗、愛好、社會交往能力和家庭背景對于企業的成功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發現自己缺乏創辦企業必備的素質和能力,可以通過如下方法加以改進:與企業人士交談,向成功的企業人士學習,但要清楚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己的努力。做一名成功人士的助手或學徒。參加一個培訓班或學習班,接受培訓。閱讀一些可以幫助你提升經營技巧的書籍。與家人討論經營企業的困難并說服他們支持你。練習討論某種情況或某個想法的利弊。制訂未來企業計劃,增強你的創業動機。提高思考問題、評價問題以及應對風險的能力。學習和思考如何更好地應對危機。多接受別人的意見和新的想法。遇到問題時,要分析問題的前因后果,并提高自己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的能力。加大對工作的投入并且認識到只有努力工作,才能獲得成功。尋找能與你取長補短的合伙人,而不是完全依靠自己去創辦企業。

三、創新創業與職業生涯發展

在現代社會,盡早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對于一個人的發展至關重要。只有這樣,才能認清自我,不斷探索開發自身潛能的有效途徑或方式,才能準確地把握人生方向,塑造成功的人生。

(一)職業生涯概念

職業生涯(career)是指個人通過從事工作所創造出的一個有目的、延續一定時間的生活模式。這個定義由美國職業發展協會(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Association)提出,是職業生涯領域中被廣泛使用的一個定義。職業生涯的這個定義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它們對所有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人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面按照定義中的順序分別進行介紹。

“個人所從事的”強調了職業生涯對個人而言是獨特的?,F實中,基于個人特定的成長經歷,不同的興趣愛好,沒有兩個人擁有完全相同的“職業生涯”。即使人們可能有相似的興趣或技能,從事相同的職業,為相同的機構工作,但他們的職業生涯仍然可能不同。

“工作”對于職業生涯專家而言,是一種可以為自己或他人創造價值的活動。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對它的含義都有一定不同的認識。所以“工作”這個概念可能是職業生涯領域最易被誤解的詞語之一。

“創造出”在這里是指職業生涯是一個人的愿望和可能性之間、理想和現實之間妥協和權衡的產物。職業生涯發展是一系列選擇連續進行的結果。人們做出選擇時,需要權衡這些選擇的收益以及代價和風險。對一個人來說,沒有十全十美的職業生涯道路,但也許會有最適宜的職業生涯道路。

“有目的”表明職業生涯對個人來說是有意義和有價值的。職業生涯凝結了個人的價值觀和信念,反映了個人的動機、抱負和目標,不是偶然發生或應運而生的,而是需要規劃、思考、制定和執行的。

“延續一定時間”說明職業生涯不是作為一個事件或選擇的結果而發生的事情,不是局限或束縛于某一特定的工作或職責的時間段。它本質上是持續一生的過程,會受到個人內在和外在力量的影響。該領域的一些專家甚至使用“生命/生涯”(life/career)這個詞作為聯結生命過程和生涯觀念的橋梁。

“生活模式”在這里意味著職業生涯不僅是一個人的職業或工作。職業生涯與成人所有的生活角色交互作用:家長、配偶、持家者、學生,以及人們整合與安排這些角色的方式。

職業生涯有其基本的含義:第一,職業生涯是個體的行為經歷,而非群體或組織的行為經歷。職業生涯實質是指一個人一生之中的工作任職經歷或歷程。第二,職業生涯是個時間概念,意指職業生涯期。職業生涯期始于工作之前的專門的職業學習和訓練,終止于完全結束或退出職業工作。不同個人之間的職業生涯期有長有短,是不完全一樣的。第三,職業生涯是一個包含著具體職業內容的、發展的、動態的概念。職業生涯縱向表示職業工作時間的長短,橫向內含著職業發展、變更的經歷和過程,包括從事何種職業,職業發展的階段,由一種職業向另一種職業的轉換等具體內容,是縱橫交錯的。

職業生涯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將其分為外職業生涯和內職業生涯。

外職業生涯是指從事職業時的工作單位、工作地點、工作內容、工作職務、工作環境、工資待遇等因素的組合及其變化過程。如,職務目標、總經理、教授;經濟目標:年薪30萬元。外職業生涯的構成因素通常是由別人給予的,也容易被別人收回。外職業生涯因素的取得往往與自己的付出不符,尤其是職業生涯初期。有的人一生疲于追求外職業生涯的成功,但內心極為痛苦,因為他們往往不了解,外職業生涯發展是以內職業生涯發展為基礎的。

內職業生涯是指從事某一職業時所具備的知識、觀念、心理素質、能力、內心感受等因素的組合及其變化過程。比如,工作成果目標:銷售經理的工作業績;心理素質目標:經受得住挫折,能做到臨危不懼、寵辱不驚。內職業生涯各項因素的取得,可以通過別人的幫助而實現,但主要還是由自己努力追求而得以實現。與外職業生涯構成因素不同,內職業生涯的各構成因素內容一旦取得,別人便不能收回或剝奪。

(二)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組織或者個人把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對決定個人職業生涯的個人因素、組織因素和社會因素等進行分析,制訂個人一生事業發展上的戰略設想與計劃安排。

具體來說,職業生涯規劃就是指個體客觀認知自己的興趣、能力、性格和價值觀,發展適合自己的完整的職業自我觀念,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在對個人和外部環境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深入了解各種職業的需求趨勢以及能夠取得這個職業的關鍵因素,確定自己的事業發展目標,并具體地選擇實現這一事業目標的職業或崗位,編制相應的工作、教育和培訓行動計劃,制定出基本措施,高效行動,靈活調整,有效提升職業發展所需的執行、決策和應變技能,使自己的事業得到順利發展,并獲取最大程度的事業成功。簡而言之,職業生涯規劃是指一個人對其一生中所承擔職務相繼歷程的預期和計劃。對大學生而言,職業生涯規劃就是指根據自己的特點,結合社會要求,為自己設計最適合的職業和職業發展道路。

根據定義,職業生涯規劃首先要對個人特點進行分析,再對所在組織環境和社會環境進行分析,然后根據分析結果制訂個人的事業奮斗目標,選擇實現這一事業目標的職業,編制相應的工作、教育和培訓的行動計劃,并對每一步驟的時間、順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

(三)創業人生與創新創業規劃

從創業人生的視角分析,創業首先是一種理念、一種精神,一種不滿足于現狀、敢于創新并承擔風險的精神,是一種在考慮資源約束的情況下把握機會創造價值的認識。從廣義的角度去看創業,可以理解為一個人根據自己的性格、興趣、所學專業、能力等選擇適合自己的事業(可以是創辦企業,也可以是創辦非營利的事業,還可以是就業),并把握機會,為這個事業的成功整合資源、付諸努力,最終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過程。因此創業能力中所包括的捕捉機會、整合資源的意識,以及領導、溝通等能力,具有普遍性與時代適應性。無論你從事什么樣的行業或職業,創業能力都將在個人職業生涯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創業需要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創業者不僅要努力實現個人價值,更要考慮社會價值的實現。要處理好創業與職業生涯發展的關系,把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創造性地運用到經濟社會發展中去。創業教育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比如創造價值、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等;培養學生自尊、自愛、自強、自信的精神,培養迎難而上、堅持不懈、勇于創新的意志品質,以及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善于合作的職業操守,奠定創業的正確方向。

創業需要培養創新的強烈意識。創業者要學會運用已知的信息,不斷突破常規,發現或產生某種新穎、獨特的社會價值或個人價值。創業者要保持對未知事物和新事物的好奇心、對新知識執著的探究興趣、追求新發現和新發明的激情。創業教育不僅要使學生熟練掌握專業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問題意識、合作意識、社會意識,這必將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提高其適應復雜多變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的能力,較快進入創業角色,從而促進學生創業能力的發展。

創業需要擁有博大的人文情懷。脫離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物的關系來談創業是不可能的。人文因素在學生創業的動力、方法和形式上將發揮事半功倍的效用。創業教育要致力于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鼓勵學生追求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整合,以有助于未來創業者改善生產、生活中的各種關系,改進生產方式,有效利用新的生產資源和勞動手段,提高效率、效益和服務水平。

創業,要有開闊的視野和綜合思維能力。創業者要具有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方法。在學科專業化趨勢日益凸顯的同時,經濟社會發展對邊緣性、交叉性、綜合性創業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緊迫。成功的創業教育,要求學校特別是高校的教育教學打破學科之間、專業領域之間、文理之間的傳統界限,在開拓學生知識面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要立足于開闊學生視野,增加跨專業、跨學科、跨行業的內容,使學生形成與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方式變化相適應的綜合思維方式,養成對未來創業者發展起關鍵性作用的綜合能力,為他們在邊緣性、交叉性、綜合性領域發現新的創業平臺打下素質基礎。

對于一個立志創新創業的人來說,要制定一份好的規劃,應該把握三個主要內容:自己能夠做什么,社會需要什么,自己擁有什么資源。因此,就有必要進行自我分析、環境分析和關鍵成就因素分析。

首先,自己能夠做什么。作為一個創業者來說,只是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應該知道自己能夠做什么、做得到什么。當然,這也是相對而言的,因為一個人的潛能發揮是一個逐漸展現的過程。但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興趣、潛能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仍然是一項具有前提性的工作。

其次,社會需求什么。一個人在明確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的同時,還應考慮社會的需求是什么這一重要因素。如果一個人所選擇的創業領域既符合自己的興趣又與自己的能力相一致,卻不符合社會的需求,那么,這種創業的前景無疑會變得暗淡。由于分析社會需求及其發展態勢并非易事,因此,在選擇創業目標時,應該進行多方面的探索,以求得出客觀而正確的判斷。

再次,自己擁有什么資源。要創業,就必然依賴各種各樣的資源。創業者應該清楚地審視自己所擁有或能夠使用的一切資源的情況,是否足以支持創業的啟動和創業成功之后可持續地進行。這里所說的資源,不僅指經濟上的資金,還包括社會關系,即通過自己既有人際關系以及既有人際關系的進一步擴展所可能帶來的各種具有支持性的東西。

最后,一份創業規劃也必須將個人理想與社會實際有機地結合,創業規劃同樣能夠幫助一個人真正了解自己,并且進一步評估內外環境的優勢、限制,從而設計出既合理又可行的職業事業發展方向。只有使自身因素和社會條件達到最大程度的契合,才能在現實中發揮優勢、避開劣勢,使創業規劃更具有可操作性。

拓展閱讀

職業生涯規劃5個“what”的思考模式

職業生涯規劃的制訂,可參考5個“what”的思考模式,它構成了制訂職業生涯規劃的前提性步驟。

第一,what are you?要求一個人對自己做一個深刻反思與認識,對自身的優勢與弱點都要加以深入細致的剖析。

第二,what do you want?要求一個人對自己未來職業發展的目標和前景做出一種愿望定位、心理預期和取向審視。

第三,what can you do?要求一個人對自己的素質,尤其是自身的潛能和實力進行全面的測試和把握。

第四,what can support you?要求一個人對自己所處的環境狀況和所擁有的各種資源狀況有一個客觀、準確的認識和把握。

第五,what can you be in the end?要求一個人對自己所提出的職業目標以及實現方案做出一個具體明確的說明。

一般而言,清晰、全面地回答了以上5個問題,就為系統地制定出一份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準備了一個重要前提。

(資料來源:https://wenku.baidu.com/view/88b5087f168884868762d6b6.html.)

小測試

1.有人說創業太早了,會死在沙灘上;太晚了,也就沒機會了。你怎么看?

2.你五年后開始創業會比今天就創業的成功概率更高嗎?

3.你會選擇創業人生嗎?為什么?

教學設計

本章小結

從經濟角度分析,創新是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其目的是獲取潛在的利潤。熊彼特認為,創新是一個經濟范疇,可以把已發明的科學技術引入企業之中,形成一種新的生產能力。國外的德布林咨詢公司在研究了近2000個創新案例后,開發出“創新的十種類型”框架。創新是創業的源泉和本質,創業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創新過程。

創業是不拘泥于當前的資源約束、尋求機會、進行價值創造的行為過程。迄今為止,人們對創業要素的認知和分析模型中,最為典型的是蒂蒙斯模型。該模型提煉出了創業的三大關鍵要素,即創業機會、創業者及其創業團隊、創業資源。基于創新內容的不同,創業可以分為基于產品創新的創業、基于營銷模式創新的創業和基于組織管理體系創新的創業。一個全過程的創業可大致劃分為四個主要階段,即機會識別、資源整合、創辦新企業、新企業生存和成長。

創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知識經濟時代要求創新型人才要有可貴的創新品質、堅韌的創新意志、敏銳的創新觀察、豐富的創新知識和科學的創新實踐。

進一步閱讀目錄

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編著,《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美】 德魯克著,蔡文燕譯,《創新與企業家精神》,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年版。

重點詞匯

創新、創業、創業精神、創業要素、創業類型、創業過程、創業階段、職業生涯、創業人生

復習思考題

1.運用頭腦風暴法分析創業的要素、創業的功能價值與創新型人才的素質要求。

2.分析李彥宏創業案例——“選擇了就要堅持”,請學生總結創業者應具備哪些創業精神,這些創業精神對職業生涯發展有哪些促進作用。

討論性問題

1.團隊成員共同分享與創業相關且對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可以是家人的、朋友的,也可以是公眾人物的事件)。談一談為什么這件事對你來說是重要事件,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

2.團隊成員共同分享有關創業且對你影響最大的人(可以是家人、朋友,也可以是公眾人物)。談一談為什么這個人對你來說是影響最大的人,他有什么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實踐性問題

1.學生自由組合,組成創業團隊,在現有的大環境下,確定一個明確的創業方向。

2.確定方向后,向其他創業團隊展示自己團隊的創業想法。

3.分析自己并自我評價一下自己具備哪些創新創業的素質或能力。

4.堅持關注國內外的創新創業環境和機會。

教學參考網站:

1.常用的信息網站

36氪www.36kr.com

福布斯www.forbes.com

創業邦www.cyzone.cn

華爾街時報www.wsj.com

哈佛商業評論www.hbrchina.org

商業周刊www.businessweek.com

網易公開課open.163.com

中創創業教育教學平臺cy.cydedu.com

2.主要的行業信息網站

中國行業協會商會http://www.chinaassn.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州市| 阿拉尔市| 克拉玛依市| 宝坻区| 安阳市| 金沙县| 太白县| 恭城| 大同县| 北安市| 新巴尔虎右旗| 曲麻莱县| 孝感市| 吉林市| 布尔津县| 南江县| 临武县| 江源县| 贞丰县| 信丰县| 延庆县| 临邑县| 鹿泉市| 友谊县| 郴州市| 红河县| 昭苏县| 海盐县| 邛崃市| 西乌珠穆沁旗| 沐川县| 沁源县| 宜章县| 威海市| 宾阳县| 沾益县| 特克斯县| 五台县| 磐安县| 安义县| 普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