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環境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研究
- 楊美麗 李永珍
- 739字
- 2021-01-28 11:06:05
1.1 問題的提出
環境會計(Environment Accounting),也有學者稱之為綠色會計(Green Accounting),是指以自然環境資源和社會環境資源耗費應如何補償為中心而展開的會計。換句話講,是指主要以價值的形式,對環境及其變化進行確認、計量、披露、分析、預測、決策、預算、業績考評以及可持續發展研究,以便為決策者提供環境信息的一種會計理論和方法。綠色會計產生的原因在于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自18世紀60年代產業革命發生,到20世紀30年代進入新技術革命時期,再到20世紀70年代的高新技術時期,人類在文明的進程中創造了奇跡,同時也引發了令各國感到十分棘手的社會問題。“經濟之發展與環境之惡化猶如雙面鏡,一面顯現出現代經濟社會歌舞升平的繁榮景象,而另一面卻照出了人類文明的病態”(郭道揚,1997)。這種文明的缺陷即是人類處在一種“灰色”和“綠色”的矛盾之中。為了解決這個矛盾,自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開始,西方經濟學家、環境學家、社會學家、生態學家等都著手討論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問題,以實現綠色回歸,開辟一條綠色經濟之路,并且呼吁全世界的人都來向環境宣戰。到20世紀90年代初,學術界產生了“綠色會計理論”(Green Accounting Theory)的研究浪潮,隨之而來的是“綠色審計”的暖流。這一系列的理論研究都圍繞著如何把生態環境與產品生產資源耗費的計量與管理結合起來,即如何有效地監督綠色工程的問題。對這些環境問題的研究,相對于會計學科來講,在我國仍舊屬于一個新興的、邊緣性的小眾科學。
本研究正是本著會計學科所具有的包容性來討論“環境”與“會計”的有機結合,以求構建一種適應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的環境會計理論體系。綠色會計的理論問題應該是站在會計的角度來看待綠色問題、環境問題,因而綠色會計自然是用會計的思想體系和方法體系去分析和思考,以便解決發展市場與維護生態環境之間的幾個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