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堅守理想
首先和大家來談一談理想這個話題。同學們經過十多年的寒窗苦讀,終于考上了大學,值得慶賀。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大家一定對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充滿了憧憬和想象,同時也謀劃著如何開始這段新的人生旅程。每年給大一新生上第一堂課,我都會與大家交流一個重要的問題:你的理想是什么?你為自己的理想設定的遠期規劃和近期計劃是什么?——這是每一位大學新生入學之初必須首先要拷問自己的問題。同學們的回答總是五花八門:有的同學說自己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有的同學說要成為一名公務員,有的同學說要成為一名工程師,有的同學希望將來成為一名老師,等等。這些都很好,理想無所謂崇高或卑微,只要有積極、正當、明確、堅定的理想,你就不會迷失在生活的汪洋大海中,就能保證你人生的正確航向。
“理想”這個概念是多維度的,我們今天討論的“理想”是個人層面的,簡單地說就是人們關于自身發展的愿景與期望。人們對現狀的不滿足、對改變現狀的強烈愿望以及對未來愿景的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動力源泉。我們注意到,古今中外很多做出偉大功績的人物都有著一個共同點:面對“骨感”的現實,堅守著“豐滿”的理想。這正是他們最終取得成功的關鍵。
實例一:
東漢時,有一個叫班超的著名人物。他從小就很有志氣,立志要為國家干一番事業。公元62年,他的哥哥班固奉命到洛陽擔任校書郎,他與母親也隨同前往。由于生活艱苦,班超不得不替官府謄抄文件,每天從早忙到晚,所得的報酬只能維持生活。一天,班超一邊抄著文件,一邊想起自己的抱負,心情非常激動,忍不住猛然把毛筆扔到地上,嘆息說:“男子漢大丈夫縱然沒有別的大志向,也應該學習張騫,在與別國的交往中建立功勛,爭取封侯。怎么能老是埋頭于筆墨紙硯之間呢?”不久,他參加了軍隊,因作戰英勇、身先士卒而得到了升遷。后來,朝廷又派遣班超出使西域。在多次出使西域的過程中,班超靠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克服重重困難,為加強漢朝與西域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聯系做出了重要貢獻,被封為定遠侯。
實例二:
鄧亞萍從小就酷愛打乒乓球,她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在世界賽場上大顯身手,卻因身材矮小而被拒于國家隊的大門之外。但她并沒有氣餒,而是把失敗轉化為動力,苦練球技。最終,持之以恒的努力終于催開了夢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償,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臺。在她的運動生涯中,她總共奪得了18枚世界冠軍獎牌。鄧亞萍的出色成就不僅為她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榮耀,也改變了只在高個子中選拔乒乓球運動員的傳統觀念。
實例三:
貝多芬于1770年誕生于德國萊茵河畔的波恩城。他的童年很不幸,不滿八歲就被嗜酒成性的父親強迫去賣藝維持生計。這種嚴酷的童年生活,使貝多芬很早就走上了以音樂謀生的道路。貝多芬雖然沒有莫扎特的天賦和優越的學習條件,但他對音樂的熱愛和孜孜不倦的學習愿望卻是他的前輩所不及的。1797年后,貝多芬患了耳聾病,病情逐年惡化。但是貝多芬堅守音樂理想,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新的創作高峰,相繼完成了《第三交響曲》《第九交響曲》等一系列不朽作品。
實例四:
達爾文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醫生,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繼承自己的事業,也當一名醫生??墒沁_爾文無心學醫,進入醫科大學后,他成天去收集動植物標本。父親對他無可奈何,又把他送進神學院,希望他將來當一名牧師。然而,達爾文仍然堅持他自己的理想——他9歲的時候就對父親說:“我想世界上肯定還有許多未被人們發現的奧秘,我將來要周游世界,進行實地考察?!睘榇?,達爾文一直在積極準備。22歲那年,經朋友推薦,達爾文以博物學者的身份登上了“貝格爾”號遠航考察船,隨船進行了為期5年的科學考察。經過5年的環球旅行,達爾文在動植物和地質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采集,回國后又做了近20年的實驗,終于在1859年出版了震動當時學術界的《物種起源》一書,書中提出了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進化學說。這一理論被稱為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達爾文終于成為著名的博物學家,并被尊稱為進化論的先驅。
上述這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都是堅守理想的楷模,同時也是能夠為實現理想而付出艱苦努力的典范。我們在給別人送上祝福的時候經常使用“祝你心想事成”這句祝福語。怎么理解“心想事成”這個詞語呢?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嗎?當然不是,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我的理解是,只要你心懷堅定的理想,就會有拼搏的內在動力,并會為之付出艱苦的努力,所謂“事成”當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還有一句話叫作“有志者事竟成”,這個“志”也是“理想志向”的意思,講的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理想只能靠實干來實現,加繆有一句名言——“對未來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獻給現在”,講的就是只有愿意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付出艱苦的努力,才能夠取得成功。
實例五: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踐繼位。吳王闔閭趁越國喪亂之機發兵攻越,越國軍民痛恨吳國乘人之危的行徑,同仇敵愾,奮力抵抗,大敗吳軍,吳王闔閭負傷死在歸途中。吳王夫差繼位,經過三年潛心備戰,于公元前494年率復仇大軍殺向越國。越國水軍幾乎全軍覆沒,越王勾踐逃到會稽山,越國向吳國屈辱求和。按照吳國的要求,越王勾踐帶著夫人和大臣范蠡去吳國服苦役,受盡嘲笑和羞辱。
回到越國后,勾踐時刻不忘在吳國受辱的情景。他睡在雜亂的柴草上,還在自己的屋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都要嘗嘗苦味,提醒自己時刻不忘在吳國的苦難和恥辱經歷。他身著粗布衣服,頓頓粗茶淡飯,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種。公元前482年,越王趁夫差去黃池會盟,偷襲吳國成功,吳國只好求和。后來越國再次起兵,滅掉吳國,一雪前恥。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堅持理想、取得成功的典型事例。每年都有許多同學考取名牌大學的研究生,有許多已經博士畢業,也有許多同學通過創業取得成功。這些同學都是堅持理想、勵志成才的典范。當然也有一些同學渾渾噩噩地度過了大學四年,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樹立自己的理想,或者雖然樹立但卻沒有堅守自己的理想,迷失了自己。大家是否聽過那個關于毛毛蟲的小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一天,一條小毛蟲朝著太陽升起的方向緩慢地爬行著。它在路上遇到了一只蝗蟲,蝗蟲問它:“你要到哪里去?”小毛蟲一邊爬一邊回答:“我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我在大山頂上看到了整個山谷。我喜歡夢中看到的情景。我決定將它變成現實?!被认x很驚訝地說:“你燒糊涂了?還是腦子進水了?你怎么可能到達那個地方?你只是一條小毛蟲耶!對你來說,一塊石頭就是高山,一個水坑就是大海,一根樹干就是無法逾越的障礙?!钡∶x已經爬遠了,根本沒有理會蝗蟲的話。
小毛蟲不停地挪動著小小的軀體。突然,它聽到了蜣螂的聲音:“你要到哪兒去?”小毛蟲已經開始出汗,它氣喘吁吁地說:“我做了一個夢,我想把它變成現實。我夢見自己爬上了山頂,在那里看到了整個世界。”蜣螂不禁笑著說:“連擁有健壯腿腳的我,都沒有這種狂妄的想法?!毙∶x不理蜣螂的嘲笑,繼續前進。
后來,蜘蛛、鼴鼠、青蛙都以同樣的口吻勸小毛蟲放棄這個打算。但小毛蟲始終堅持向前爬行……
終于,小毛蟲筋疲力盡,累得快要支持不住了。于是,它決定停下來休息,并用自己僅有的一點力氣建成一個休息的小窩——蛹。最后,小毛蟲“死”了。
山谷里,所有的動物都跑來瞻仰小毛蟲的遺體,那個蛹仿佛也變成了夢想者的紀念碑。一天,動物們再次聚集在這里,突然大家驚奇地看到,小毛蟲貝殼狀的蛹開始綻裂,一只美麗的蝴蝶出現在他們面前。隨著輕風吹拂,美麗的蝴蝶翩翩飛到了大山頂上,重生的小毛蟲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這個美麗的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人生哲理:人活在世界上,不能沒有夢想,為了自己的夢想,我們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生命的輝煌,但是那輝煌不是別人給予的,而是自己創造的,所以人們常說,有夢想才能有作為,有行動才能有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有的堅如磐石,有的危如累卵,有的人能夠時時謹記在心,有的人轉眼就拋諸腦后。林語堂把理想和行動比作實現人生價值的階梯,他說:“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為止?!崩硐胧敲篮玫?,但沒有意志,理想不過是瞬間即逝的彩虹。要使“夢想成為事實”,行動才是唯一的手段和保證。有人說,大學畢業20年是一個關口,那些堅持夢想的人和隨波逐流的人的生命在那個時點將會呈現出明顯的不同。希望同學們都能夠成為自己人生理想的堅守者和踐行者,只要你擁有堅定的夢想和踏實的行動,你就一定能成為那條最終登上“頂峰”的毛毛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