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恐怖的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是異常心理的入口
完美主義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它有時會被看作一種正常心理,有時會被認定為一種極端的異常心理。但完美主義和潔癖癥一樣,都具有強迫自己維持事物完整性及秩序性的心理傾向。
具有完美主義特質的人,當原本計劃的事情沒有按照自己所期待的方式展開的時候,會萬分失望,認為整件事情糟透了。
完美主義在良性狀態時,會成為積極向上、高水平表現的原動力。事實上,不論是在學業上,還是在職場、家庭以及子女教育上,完美主義者經常會取得較好的成果。
學生如果做不到要求自己在考試中拿到一份滿分的答卷,便不可能取得優秀的成績;無論是創作、演奏還是參加競技比賽,若做不到完美無缺,便不可能獲得讓他人望塵莫及的技術性成功。因此,只有不斷地追求完美,才能保持奮斗不息。
正因如此,完美主義多出現在對父母和老師言聽計從的優等生身上。他們在努力追求完美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成功的經驗,而追求完美所獲得的各種成績更強化了他們追求完美的欲望。
然而,完美主義是一把雙刃劍。完美主義使人不斷向上,但當這種對完美的追求遭遇困難時,完美主義者就會產生強烈的病態心理,此時,完美主義者若不能適時舍棄追求完美的心態,這種不完美的計劃之外的現實狀況便會使完美主義者陷入遠超于非完美主義者的焦慮感中。不完美的現實已成定局,無論完美主義者如何努力都無濟于事,這種努力追求完美的信念只會讓完美主義者陷入痛苦的境地。
因此,當完美主義者在工作、人際交往、戀愛或子女教育等不是只靠個人努力便能解決一切問題的領域遇到問題時,他們會很容易受挫。這種追求完美的愿望會逐漸演變為想要控制周圍的事,使其按照自己的預定計劃進行的欲望。但這種控制欲不可能總是順利達成,這又會讓完美主義者感到挫敗。
完美主義因此被看作一系列精神疾病和精神問題的先兆特質。抑郁癥、厭食癥、焦慮癥、邊緣型人格障礙、酒精依賴癥和心身疾病等精神疾病,夫妻關系及其他人際關系的破裂,各種嗜癖行為,甚至虐待、自殺等異常行為,不僅與完美主義者自身所產生的精神壓力有關,也與很難實現十全十美的現實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