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與不潔恐懼
具有強烈病態性完美主義(拘泥于事物的完全性)的人,一旦其追求完美事物的想法得不到實現,便會覺得痛苦不堪。而在青年時期,人們的完美主義心理很容易加劇。
病態性完美主義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表現頻度最高的便是不潔恐懼,其表現特征為:不能碰別人的手碰過的門把手或是水龍頭,如果不戴橡膠手套或是口罩便會覺得心里不安,不能坐別人坐過的馬桶座,等等。
這種病態心理一旦加劇,他們會逐漸不能觸碰一切別人接觸過的東西,不能見人,連外出都會變得困難。他們不理發,不洗澡,總是穿同一件衣服,長久下來人會變得極度骯臟,惡臭不已。
與其說具有不潔恐懼的人是害怕不干凈的東西,倒不如說他們是害怕自身受到異物的侵害。
因此,他們不會在意由自身所造成的不潔。所以說,不潔恐懼的本質是一種自我愛戀,這種自我愛戀使具有不潔恐懼的人對侵害自身的事物感到過度不安,所以他們拒絕靠近與他人有關的一切事物,只追求自我保護。
鋼琴家格倫·古爾德以其各種各樣的怪癖為人所知,而他也是一位極端的完美主義者,具有嚴重的不潔恐懼。音樂會上,他特別在意觀眾的咳嗽聲或是其他聲音,并把這些雜音看成有礙自己完美演奏的敵人。漸漸地,到最后,他不再舉辦任何音樂會,只以沒有任何觀眾聆聽的錄音方式發表作品。
音樂本來是時間和空間的一種享受,只有觀眾和演奏者同時存在才有意義。格倫·古爾德的這種拒觀眾于千里之外的演奏方式,是一種完全排除他人而只按自身的想法來解決問題的異常方式。如果只是追求由自我控制來完成完美作品的話,最終選擇錄音的演奏方式或許并不稀奇。
傳統的錄音其實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指揮家威爾海姆·富特文格勒的著名演出就像人們所說的“帶有他走向指揮臺的腳步聲”一樣,與其說他把不完美的因素及雜音看作一種帶有氣息的東西,倒不如說在他看來,這些聲音的存在才使音樂具有讓人身臨其境、一氣呵成的韻味。從這種意義上看,過于完美的作品,只是任意時間都可完成的制成品而已,缺乏鮮活的生命力與事物的多變性。
但是,有時我們習慣于沒有任何雜亂,并把太過“干凈”的東西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從這一點也可以說,完美主義和不潔恐懼其實已經開始滲透于我們現代人的心理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