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五斗米折腰
【拼音】bú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注解】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彎腰行禮。
【釋義】不為微薄的官俸而向上司拜揖。舊指清高、有骨氣。
【例句】他身強力壯,又會武功,有個老板想雇傭他當保鏢,但他寧可當工人,也不為五斗米折腰去服侍這個貪財的老板。
大詩人陶淵明是東晉名將陶侃的后代,但由于不是士族出身,家境非常貧寒,窮得經常揭不開鍋。
陶淵明曾經做過小官。開始做祭酒,后來到大將劉裕的手下做了參軍。他不肯與貪官污吏同流合污,也看不慣文臣武將的鉤心斗角,便請求去做地方官。于是,上司把他派到彭澤(在今江西省)當縣令。縣令的官俸只有五斗米,但沒有什么官場應酬,陶淵明一有空就躲進書房,吟詩寫文章。
這一年年底,郡里派了一名督郵到彭澤視察。陶淵明正在書房吟詩,聽到小吏的報告,很不高興,不情愿地放下詩卷去見督郵。小吏看見他身上穿的是便服,吃驚地說:“大人,督郵來了,您應該換上官服去見他,怎么能穿便服去呢?”
陶淵明瞧不起那些仗勢欺人的督郵,輕蔑地說:“我陶淵明決不為五斗米折腰!”
過了幾天,陶淵明果然解下官印,辭職不干了。算起來,他當彭澤縣令僅僅八十多天。回到家鄉后,他又提筆寫了一篇題為《歸去來辭》的文章,表達了自己對當時官場的厭棄和對農村生活的向往。
后來,朝廷請陶淵明當著作郎,他拒絕了;有些官員來拜訪他,他也借故不肯見。
陶淵明晚年居住在鄉間,除了喝酒就是賦詩,家里的活計全交給兒女和家童。他非常喜歡菊花,親自動手栽培了許多菊花,還寫了一首很有名的菊花詩。夏日的夜晚,他常常一個人躺在竹椅上納涼,享受著山野間的習習涼風。他本不懂音樂,卻準備了一張琴,琴上一根弦也沒有,根本沒有辦法彈奏。可是,每當有朋友來時,他總要裝模作樣地操起琴來,一邊撫琴,一邊吟詩,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如果別人問他為什么要這樣,他總是笑吟吟地唱道:“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出自《晉書·陶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