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治通鑒》故事
- (北宋)司馬光著 沈慧紅改寫
- 1919字
- 2020-09-08 18:17:48
信陵君竊符救趙
戰國時代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各諸侯國貴族為了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自己的國家,竭力網羅人才。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因此養“士”之風盛行。當時,以養“士”著稱的有魏國的信陵君、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貴族,時人稱之為“戰國四公子”。位列四公子之首的是魏國公子魏無忌,他為人仁義而禮賢下士,收養食客三千人。
魏國有個隱士名叫侯嬴,已經七十歲,家中貧窮,在魏都大梁任夷門守門官吏。一次,公子魏無忌設置盛大酒宴,招待賓客,來客已經坐定,魏無忌卻吩咐備齊車馬,空著左邊位置,親自去接侯嬴。
侯嬴穿戴舊衣破帽,跳上車子,昂然上坐,一點也不謙讓。魏無忌親自駕車,倍加恭敬。半途,侯嬴突然對魏無忌說:“我有個朋友在集市上當屠夫,請讓車子繞到他那里去一下。”魏無忌指揮車子進了集市,侯嬴下車見到朋友朱亥,故意久久地站在那里與他談話;同時微微斜視魏無忌,只見他態度仍然十分謙和,于是告辭朋友登車,到了魏無忌府第。魏無忌引侯嬴坐在上座,向各位賓客介紹稱贊他,賓客們都很驚訝。
這時秦兵圍困趙國首都邯鄲。趙國平原君趙勝的夫人,是魏無忌的姐姐,她多次向魏國求救。但是魏無忌沒有回應,平原君指責魏無忌說:“趙勝我之所以與您聯成姻親,就是仰慕您的高尚道義,能夠急人之危。現在邯鄲早晚要落入秦國手中而魏國援兵裹足不前,即使您看不起我趙勝,鄙棄我,難道也不可憐您的姐姐嗎?”魏無忌十分焦急,多次請魏王命令大將晉鄙進兵救趙,又派門下能說善辯的賓客百般游說,然而魏王始終不為所動。
魏無忌只好聚集門下賓客百余乘車馬,準備赴趙國以死相拼。他路過夷門,去見侯嬴。侯嬴只淡淡地說:“公子您好自為之吧,我老了不能前去!”
魏無忌離開后,走了數里,心中悶悶不快,又轉回去見侯嬴。侯嬴笑著說:“我早就知道公子會回來!如今您沒有別的辦法而親身去迎戰秦軍,好比用肉去投打餓虎,能有什么結果!”魏無忌于是下車再拜請教計策。侯嬴屏退左右隨從悄聲說道:“我聽說晉鄙的調兵兵符在魏王臥室里,他最寵愛的如姬,有辦法偷出來。公子您曾經為如姬報過殺父之仇,如姬表示愿意為您辦事,萬死不辭。公子只要一開口,就可以得到調兵的虎符,奪去晉鄙的兵權,北上救趙,西抗強秦,建立五霸的功業了。”
魏無忌照他的辦法去做,果然拿到了兵符。臨行前,侯嬴又說:“大將出征在外,君王的命令可以不接受。假如晉鄙以此合驗兵符后仍不交出兵權,再向魏王請示,那事情就危險了。我的朋友朱亥,是個勇猛力士,可以與您一起去。晉鄙如果聽從,最好不過。如果不聽從,可以讓朱亥打死他!”
于是魏無忌又邀請朱亥前去。到了鄴城,晉鄙合驗兵符后,仍很懷疑,擺手看著魏無忌說:“我率領十萬大軍在邊境駐扎,而你只孤身單車前來替代我,怎么可能有這樣的事呢!”朱亥立即從袖中掣出四十斤重的鐵錐,一下子打死了晉鄙。魏無忌立刻部署軍隊,下令說:“父子兩人都在軍隊中的,父親可以回去!兄弟兩人都在軍隊中的,哥哥可以回去!獨子一個沒有兄弟的,可以回去奉養父母!其他人一律跟我出發。”最后選定了八萬士兵,揮軍前進。
魏無忌率領援軍在邯鄲城下大破秦軍,王龁撤除邯鄲圍軍退走。魏無忌救下趙國以后,也不敢再回魏國,與門下賓客留在趙國居住,派將軍指揮軍隊回國。
趙王與平原君趙勝商議,用五個城來賜封魏無忌。趙王布置打掃,親自前去迎接魏無忌,以主人的禮節對待,引他由西面臺階登上大殿。魏無忌側著身子辭讓,從降一等級的東面臺階走上,自己口中說著罪過罪過,已經辜負了魏國,又對趙國沒有什么功勞。趙王與魏無忌一直飲酒到天黑,因為魏無忌過于謙讓,趙王始不舍得開口送他王城。最后,趙王送給他鄗城,作為湯沐邑。后來,魏國也把魏無忌的原封地信陵送還給他。
魏無忌聽說趙國有個高士毛公隱居在賭徒之中,還有個薛公隱居在賣酒人家,想與他們見面,兩人不肯見,魏無忌便徒步前去拜訪,同他們出游。
平原君趙勝聽說后,不以為然。魏無忌便說:“我聽說平原君是個賢德之人,才背棄魏國前去援救趙國。現在看他與一些人結交出游,只不過是闊綽的舉動,不是為訪求人才。我魏無忌跟著毛、薛二位出游,心里還直怕他們不愿意接納我,平原君竟然認為這是羞恥!”于是整備行裝,想離開趙國。趙勝急忙前去摘下帽子謝罪,魏無忌才留下。
詩詞拓展:
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卻之武陵立馬贈別
[唐]李白
大梁貴公子,氣蓋蒼梧云。若無三千客,誰道信陵君。
救趙復存魏,英威天下聞。邯鄲能屈節,訪博從毛薛。
夷門得隱淪,而與侯生親。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
好士不盡心,何能保其身。多君重然諾,意氣遙相托。
五馬入市門,金鞍照城郭。都忘虎竹貴,且與荷衣樂。
去去桃花源,何時見歸軒。相思無終極,腸斷朗江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