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谷里

谷里街道位于南京市江寧區西南部,在江寧區人民政府西南約十六公里處。境內主要為平原地形,東西部有丘陵崗地分布,板橋河及其支流縱橫中部。

對于谷里得名之由來,古代方志闕而未論,后世說法則頗為紛雜。《江寧區志》稱:『元代因其地處金牛山谷,鄉下設置「里」,故稱谷里。』民間又傳『谷里』一名與鄭和有關: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卒于印度古里,后衣冠冢位于牛首山西麓,為紀念鄭和,遂以『古里』諧音得名『谷里』。此外還有一說,以當地稻谷豐盛而得名。

查檢南宋《景定建康志》,今谷里一帶,宋時為歸善鄉,分布有歸化、仁壽、仁恭、歸善和歸德等里。此后數百年間大致情況基本如此。至清中后期,谷里首見于史籍,甘熙《白下瑣言》卷七載有『南門外四十里谷里村』,清《同治上江兩縣志》中,『谷里邨』位列江寧縣十八處集鎮之一。可見谷里長期為普通村落,其興起頗晚,或在清代。原谷里村駐地名曰俞家崗,其地之大姓俞氏家族系清末自徽州遷來,這與『谷里』見于地志之時間頗為吻合,故《江寧區志》等資料中的元代設里之說,恐需商榷。

谷里村附近地形圖

推敲谷里得名由來的上述說法,其實不難辨別:鄭和墓距谷里尚有約十七里之遙,谷里在清末以前本非鄉鎮,轄區僅一村之地,鄭墓與谷里絕無關聯,且以喪地之名紀念故人,亦非常例,故而紀念鄭和之說,當為今人附會;稻谷豐盛,乃江南常景,谷里又非江寧產糧最盛之區,故以稻谷為名之可能性亦小。從地名學原理及谷里所處丘陵谷口的地形判斷,當以《江寧區志》所稱地處山谷一說最合情理。谷里村南側,東西各為丘陵,今銀杏湖大道即穿谷而過。

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谷里置為建制鎮。一九五五年改設谷里鄉。一九五八年成立谷里人民公社,轄十四個大隊。一九八二年恢復鄉制。二〇〇〇年撤鄉設鎮。二〇〇六年三月,原谷里鎮和東善橋街道合并,設立谷里街道。二〇一四年,原東善橋街道區域又劃歸秣陵街道。

谷里境內山水及人文資源極為豐富,山巒重疊,溝谷交錯,不僅擁有牛首山、南唐二陵、三寶太監鄭和墓、銀杏湖、谷里水庫(今名璟玥湖)等眾多風景名勝,且所轄村落田園風光亦佳。另外,明太祖朱元璋的得力部將趙德勝在與陳友諒鏖戰時陣亡,太祖命人將其靈柩護送回南京,賜葬于『牛首山安德鄉下堡之原』,其地即今谷里周村之烏石崗。今日的谷里,可謂江寧區耀眼的『靜謐之谷、田園之里』,前景無限。

趙德勝

鏈接:谷里薰衣草莊園

谷里大塘金薰衣草莊園位于江寧區谷里街道雙塘社區大塘金村。莊園以觀賞薰衣草為主,并配套有農家樂餐館、旅館、茶餐廳、薰衣草產品商業街等。二〇一三年五月,大塘金種植的四百畝薰衣草首次綻放,天然地形造就了『梯田式薰衣草』的獨特景觀,清風遞送,掀起層層紫色波浪,徘徊其間,觀光者如同置身紫色花海,被譽為南京的普羅旺斯。薰衣草綻放的時間因品種而異;西班牙引進的薰衣草于四月中旬開花,法國引進的品種則在五月下旬綻放,花期持續至九、十月份。目前,大塘金已經初步建成映月荷塘、芳草樂園、禪悟茶林、悠然山莊、沁心水岸、富氧山林、靜謐半島七個功能區,游客能在此賞薰衣花海,吃農家美食,購香草產品。『山水含清輝』的大塘金已成為谷里特有的旅游特色村,可謂江寧之觀光新星、紫色明珠,頗受年輕人的青睞。

谷里『愛情隧道』

谷里薰衣草莊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毕节市| 抚顺市| 石景山区| 洪洞县| 洛宁县| 天津市| 民勤县| 辽阳县| 绥棱县| 浮山县| 广昌县| 嘉祥县| 东光县| 临安市| 雷州市| 中阳县| 沂南县| 奉化市| 娄烦县| 安西县| 雅安市| 祥云县| 海阳市| 社旗县| 巨鹿县| 兴国县| 萨嘎县| 阿拉善左旗| 澄江县| 巢湖市| 武城县| 尖扎县| 开阳县| 广宁县| 南通市| 壶关县| 凭祥市| 辽源市| 涞水县| 聂拉木县| 饶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