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印記:江寧非遺地名作者名: 胡阿祥 呂凡 段彬本章字數: 1733字更新時間: 2020-09-10 09:31:53
湯山
湯山街道位于江寧區人民政府東北約二十四公里處,背倚湯山之東北麓,湯水河之源與寧杭公路穿境而過。湯山為江南古鎮,其聚落呈不規則長方狀,主街道為東西走向,依山傍水。作為著名的溫泉之鄉,向為南京東郊之游覽勝地。
古鎮之名,得自湯山;湯山之名,源自湯泉;湯,『熱水也』。作為今日全國四大溫泉療養區之一的湯山溫泉,南朝時即已聞名遐邇。劉宋江夏王劉義恭曾撰《湯泉詩》云:『秦都壯溫谷,漢京麗湯泉。』將湯山溫泉與秦都咸陽溫泉、漢京長安驪山溫泉相媲美。而因溫泉之盛,湯山山體及附近集鎮遂皆由此命名?!秴强や洝?、《吳錄》皆載『江乘縣有湯山』,可見湯山之名至少已有一千七百余年之久。
湯山之山體屬寧鎮山脈,山勢呈東西走向,長十余里,寬二里多,主峰團(馱)子尖海拔292米。因與北京湯山南北對應,故又稱南湯山。湯山附近崗巒起伏,丘陵錯落,『山不甚高,無大林木』,但因溫泉汩汩,遂得山明水秀之勝。因地質景觀豐富,二〇〇九年江寧湯山、方山已共同申報為國家地質公園。
湯山地質資源中最為可觀者,當屬獨特的數萬平方米的湯山溶洞群,鬼斧神工,奇絕瑰麗,美不勝收。一九九三年,在湯山葫蘆洞內發現了『南京猿人』,當即引起國際學術界的轟動。洞內共出土一對男女頭蓋骨,女性頭蓋骨距今約五十萬年,男性頭蓋骨距今約三十萬年,又伴生出土棕熊、梅氏犀牛、中國鬣狗、葛氏斑鹿等十幾種動物化石。兩具人類遺骸相隔僅五米,一為時代在前的直立人,一為時代在后的智人,湯山猿人洞由此成了全球唯一的同一化石點發現兩個人種的遺址,為人類多地起源論提供了有力依據。經復原,『南京直立人』額頭低平、眉弓粗壯、眼窩深凹、吻部突出。天成地設的洞穴,幾十萬年前的人類遺跡,足引游人奇幻之神思。目前已建成南京直立人化石遺址博物館。
山下之集鎮,同樣具有悠久之歷史。早在南朝時,作為京郊的湯沐勝地,湯山鎮一帶便已冠蓋如云,梁昭明太子蕭統手植雙松至明清時尚存。據南宋《景定建康志》記載,今之湯山街道,在宋代為神泉里,屬上元縣神泉鄉,境內商賈輻輳,在延祥院前設有湯泉市。此后,神泉、湯泉之名歷代皆沿之。元《至正金陵新志》、清《乾隆江南通志》亦載有湯泉市。清末設湯水鎮。中華民國時上元、江寧兩縣合并,其地劃屬江寧縣,改稱湯山鎮。

陶保晉
民國時期,士紳陶保晉在湯山開發一事上可謂居功甚偉。民國八年(一九一九)三月,陶氏組建了南湯山興業公司,開啟了湯山鎮大規模建設之步伐。民國十年(一九二一),江寧第一條公路『鐘湯公路』竣工,全長四十八公里,自此汽車可從鐘靈街直達湯山,湯山交通大為改觀。隨后,湯山又率先開通了南京郊縣最早的電話,湯山上的植樹造林、采煤開礦等活動亦全面展開。大規模的建設使得湯山很快便發展為東郊最著名的新興名勝區,政要云集,聞名遐邇。在當時的《新都游覽指南》、《京鎮蘇錫游覽指南》、《京滬路旅行指南》、《新南京》等觀光手冊中,湯山皆被列為游京必覽之景點。世界紅卍會代表加藤明子來華后,撰寫了《南湯山溫泉游記》一文,文中盛贊湯山『景色之佳,殆無異于第二天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湯山先后改為鄉及人民公社。一九八四年復設湯山鎮。二〇〇五年改設為湯山街道。

民國時期的湯山小道

民國時期的《南京游覽手冊》之《湯山》
改革開放以來,湯山的旅游觀光產業再次勃興。現在的湯山街道,已經成為溫泉休閑療養、地質觀光、遠古探秘的游客集散中心。二〇一一年,湯山被國土資源部評為『中國溫泉之鄉』。二〇一二年十月世界溫泉及氣候養生聯合會授予湯山『世界著名溫泉小鎮』稱號,并確定湯山為『世界溫泉論壇』永久會址。湯山之美名,漸有風靡全球之勢。
鏈接:湯山葫蘆洞得名的民間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湯山鎮一帶常有妖魔鬼怪作亂人間,殘害生靈,當地村民難于生存并紛紛逃亡。觀世音身邊護法的七子金剛葫蘆娃兄弟知曉此事后,便相約來到人間,與妖魔鬼怪斗智斗勇,鏖戰了七七四十九天,但不幸其中有兩兄弟被妖怪吃掉了。
正在艱難的時候,觀世音菩薩降臨人間,降服了妖怪。為保一方百姓的平安,也為了防止妖魔鬼怪死灰復燃,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留下五位金剛葫蘆娃,永駐此洞,并把此洞命名為葫蘆洞。而世代相傳,人們都說射日的后羿與戰妖的葫蘆娃,就是古代湯山人的祖先呢!

江寧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

南京直立人化石遺址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