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應知的古代科技常識
- 陳丹陽編著
- 531字
- 2020-08-25 16:41:41
7 什么是“幻方”?
幻方也叫縱橫圖,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數學游戲,要求在N乘N的正方形格子中填上從1到N2共N2個連續自然數,使得每行、每列和兩條對角線上的數字之和都相等。
最簡單同時也是最古老的幻方是三階幻方,也就是有3乘3共9個格子,也叫作九宮圖。西漢末年的一些占卜書中出現的三階幻方,是現存最早的幻方實物。
關于三階幻方還有一個著名的傳說。伏羲時,黃河中躍出一匹龍馬,馬背上馱著一幅圖;后來大禹治水時,又從洛水中浮出一只神龜,龜背上也有一張圖。這兩幅圖被稱為“河圖”與“洛書”。但對于它們具體是什么一直語焉不詳,直到宋代人們將其明確為三階幻方。
河圖
洛書
張潮修正后的十階幻方
最早從數學角度對幻方加以研究的是南宋數學家楊輝。他在《續古摘奇算法》一書中給出了三至十階幻方,其中四至八階幻方都給出了陰、陽兩種構造,還對四階幻方的構造方法做了詳細說明。除了標準幻方,楊輝還給出了一些變形幻方,不一定要求每行每列與對角線之和全部相等,也不一定是正方形。楊輝將八階幻方稱作“易數圖”,這應該是因為8×8=64,與64卦相吻合。他將十階幻方稱作“百子圖”,有趣的是,他在書中給出的十階幻方是錯誤的,每行每列之和都是505,而兩個對角線之和分別為470和540。清初的張潮發現了這一錯誤,并給出了正確的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