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草原的早期歷史:斯基泰人與匈奴

1. 上古時期的草原文明

現在已知最早的歐亞之路是北方的草原之路。在舊石器時代,奧瑞納文化沿著這條路經西伯利亞——在安加拉河上游、離伊爾庫茨克不遠的馬利塔地區曾經發現了一尊屬奧瑞納時期的維納斯雕像——進入中國北方,泰亞爾·夏爾丹注意到,在華北甘肅寧夏附近的水洞溝黃土坡和陜北榆林地區西南的薩拉烏蘇河都有奧瑞納式文化遺址。同樣,馬格德林文化似乎在西伯利亞(葉尼塞河上游)、在中國東北(多倫諾爾、滿洲里和海拉爾),以及在河北省都有它的代表物。河北省北京附近的周口店山山頂洞內發現了人骨架和人體裝飾品,還發現了骨針、鉆有小孔的動物犬狀形牙齒、骨制的垂飾物、帶孔的貝殼、珠母碎片和赤礦石的堆積遺址。 [1]

在新石器時代,或更確切地說,是將近新石器時代末期,西伯利亞草原之路還成為一種梳形陶器向亞洲傳播的途徑。這是一種飾有平行直線紋的陶器,它于公元前第3千紀上半葉在俄羅斯中部地區發展起來,并由此傳入西伯利亞的部分地區,逐漸對甘肅齊家坪的中國原始陶器產生了影響。在隨后而來的一個時期,即公元前第2千紀初期,一種飾有螺旋紋的優質陶器——其風格最初形成于基輔附近的特里波利耶,在布科維納的斯奇彭尼茲、比薩拉比亞的彼特里尼和摩爾達維亞的庫庫特尼——可能同樣是經過西伯利亞、從烏克蘭傳入中國,大約公元前1700年在中國河南省仰韶村重新蓬勃發展起來,以后又在甘肅的半山地區發揚光大。最后,按塔爾格倫推算,西西伯利亞的青銅時代約開始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并與同時期多瑙河地區的偉大的青銅文化(奧涅提茲文化)有聯系;而在西伯利亞中部的米努辛斯克,青銅時代是在300年之后(約公元前1200年左右)才開始的。西西伯利亞的青銅斧和長矛頭在中國被仿造出來,以致使馬克思·勞爾推測,中國大約在此時期(大約公元前1400年)模仿了西伯利亞的青銅技術 [2]

草原古代史上一個突出的特征是發展了一種日益風格化的動物藝術,這種藝術顯然是獨創的,是為裝飾鑲嵌在馬具和裝備上的銅片、銀片和金片而設計的,是游牧民的一種奢侈品。在庫班的邁科普墓地中出土的金銀合金花瓶和一些明顯反映亞述—巴比倫風格影響的純金銀制成的動物形象(公牛、獅子等)是這種藝術的代表。據塔爾格倫推算,這些藝術品的年代大約是公元前1600年至1500年 [3] ,與米諾安中期文化同時。這種最初的亞述—巴比倫的影響一直持續到有史時期(公元前第6世紀),這一點在著名的克勒姆斯青銅斧上可以看到。

塔爾格倫傾向于認為,大約從公元前1200年起,一支印歐種的辛梅里安人(Cimmerians) [4] 開始居住在黑海以北的俄羅斯草原上。辛梅里安人被認為是屬于色雷斯-弗里吉亞人種(Thraco-Phrygian) [5] ,他們或者是“來自”匈牙利和羅馬尼亞,或者,更少假設性,他們原來“就住在”匈牙利和羅馬尼亞 [6] 。這位著名的芬蘭考古學家把最近在第聶伯河流域和庫班發掘出來的這一時期的大量古物,至少是把其中的一部分,歸屬于這些辛梅里安人。在古物中,最重要的有博羅季諾珍品(公元前1300?—1100年左右),包括青銅鐮刀在內的斯特科夫珍品(公元前1400?—1100年),尼科拉耶夫的青銅鑄器(公元前1100年?)和阿布拉莫威卡的青銅鐮刀(公元前1200年?),它們都是在多瑙河下游與第聶伯河下游之間的地區發現的。此外,在庫班還發現了金片和一尊純銀制的斯特拉米沙斯托夫卡雅公牛像(公元前1300年?)。最后,在捷列克河畔,有皮亞蒂戈爾斯克棺槨(公元前1200年?)和科本初期的棺槨(屬純青銅時代,大約是公元前1200年?—1000年)。南俄地區的所有這種辛梅里安藝術都與甘扎-卡拉巴克赫地區的外高加索文化有聯系。在甘扎-卡拉巴克赫已經發現飾有幾何紋動物圖案的優質青銅紐扣(外高加索文化開始于公元前1400至1250年間,最遲在公元前第8世紀結束)。辛梅里安藝術還與塔里錫文化有聯系,塔里錫青銅藝術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達到繁榮 [7]

波克羅夫斯克(今恩格爾斯)木棺的年代可以推至公元前1300至1200年,它反映出前辛梅里安文明,或者說辛梅里安的青銅文明,是從伏爾加河傳播到烏拉爾山區和突厥斯坦的。在下諾夫哥羅德(今高爾基)附近的色瑪,一批珍品使我們看到了處于低級階段的銅器和青銅器文化,尤其是一些帶孔的戰斧(公元前1300—800年)。在哈薩克地區,一種類似的文化,即安德羅諾沃文化,傳到了米努辛斯克,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時由卡拉蘇克文化延續下來。這是最早的西伯利亞青銅時代,其中有帶孔的斧子(它可能對商朝中國安陽地區的青銅斧有影響),扁平的匕首,色瑪式的矛頭和帶有純幾何紋的裝飾。高加索的動物藝術似乎沒有傳入這一地區。再往北,在葉尼塞河河畔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我們于相當晚時才發現了銅石并用時期的藝術,其中產生了一些著名的麋形和馬形的石刻。

從公元前1150至950年間,辛梅里安文化繼續在黑海北岸發展。這似乎是諾沃格里格魯夫斯克文物(帶孔的青銅手斧)和布格河畔的尼古拉耶夫的青銅鑄器時代(約公元前1100年?)。在捷列克草原上,科本的純青銅時代與格魯吉亞的、 名為勒爾瓦爾的文化顯示出有趣的相似,勒爾瓦爾文化是草原上較先進的文化(由于該地發現了鐵),它產生了飾有人和動物形象的奇特的青銅帶,這些形象在風格上是呈幾何圖形的,表現了打獵和耕種場面(約公元前1000至900年間)。此外,在薩馬拉和薩拉托夫之間的波克羅夫斯克(今恩格爾斯)可以看到一種地區性青銅文化,它繼續在這一地區發展,這可以從赫瓦倫斯克墓群得到證實; 據塔爾格倫估計,這些墓的年代是在公元前1200至700年間。塔爾格倫還斷定,這一文化是屬于斯基泰人 [8] ,即當時第一次出現在俄羅斯的北伊朗人的,他們繼辛梅里安人之后將統治黑海北岸草原。

辛梅里安文化的最后階段處于公元前900至750年間。這是加利西亞地區的米海洛夫卡文物時期,其中有著名的金王冠,它反映了這一時期的辛梅里安文化與高加索文化和奧地利的哈爾希塔特文化(公元前800—700年?)有相似之處。在基輔南部,帶有高加索影響的波德戈爾扎文物也屬這一時期;敖德薩東部科布勒沃的帶孔的青銅斧也屬這一時期;一般而言,當時在南俄羅斯大量存在的、矛端上有兩個槽口的矛頭都屬于這一時期(約公元前900—700年)。辛梅里安的青銅文化還流傳到羅馬尼亞,在摩爾達維亞采取了波德-希拉斯特安和穆列什文化的形式;在瓦拉幾亞采取瓦爾托普文化的形式。然后,辛梅里安青銅文化繼續傳入匈牙利。有理由認為(正如塔爾格倫的觀點),當東南部的高加索文化和奧地利的哈爾希塔特文化已經進入鐵器時代時(哈爾希塔特I期文化大約處于公元前900至700年間),辛梅里安人和色雷斯人仍逗留在青銅時代。在別處,處于伏爾加河與烏拉爾山之間、屬于斯基泰人先驅的哈瓦倫斯克文化群同樣也發展緩慢了,該文化群大約在公元前900年時曾產生過索斯諾瓦雅·馬扎青銅鑄器。在這段時期內,在西伯利亞的米努辛斯克,青銅時代的第二階段發展起來,根據塔爾格倫的觀點,這一時期是處在公元前1000至500年之間,以帶有兩個眼的有孔青銅斧為代表,其裝飾仍以幾何圖形為主,盡管也有少數珍貴的動物形象,它們無疑是裝飾在刀、劍的把柄上 [9]

應該記住,俄羅斯草原上的辛梅里安人的青銅時代在它的最后階段是處于與兩種鐵器文化(奧地利的哈爾希塔特文化和高加索文化)的交流之中。在辛梅里安文化的較晚地層上發現了來自哈爾希塔特的鐵刀,正像在斯基泰人早期地層所發現的一樣。 [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化市| 汉川市| 金乡县| 嘉祥县| 永仁县| 通道| 扶余县| 四子王旗| 山东省| 广水市| 柘城县| 武汉市| 贺州市| 漳浦县| 喀喇沁旗| 莱西市| 收藏| 探索| 陕西省| 汶川县| 博白县| 蓬莱市| 体育| 聂拉木县| 景洪市| 兴国县| 游戏| 上饶县| 洛阳市| 彰武县| 海丰县| 通化市| 新乡市| 类乌齐县| 石家庄市| 资兴市| 财经| 呼伦贝尔市| 体育| 泰州市| 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