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原帝國
- (法)勒內·格魯塞
- 947字
- 2020-09-10 16:33:14
16. 沙陀突厥人
中國人的唐朝于907年被推翻,880年時,由于黃巢領導的一次大起義(農民叛亂)的結果,它已經衰落。帝國首都長安像大城市洛陽一樣落入了起義軍之手,朝廷向一支新的突厥部落,即漢文轉寫名為處月、漢文意譯名為沙陀的部落求援,沙陀的意思是“沙漠蠻荒之民”。 [318]
巴托爾德傾向于把處月(或者沙陀)歸于九姓烏古斯部落,它們中至少有一部分人于10至12世紀在咸海以北游牧。 [319] 事實上,沙陀部落已經從西突厥主體中分裂出來,從7世紀起就生活在巴里坤湖以東。712年,當吐蕃人正在劫掠巴里坤湖地區時,他們稍稍向西朝古城方向遷移。808年,吐蕃入侵者又把他們從該地趕走,他們向唐朝請求保護,唐朝把他們作為盟邦,安置在鄂爾多斯北部、靈州(寧夏附近)的東北部。
沙陀部一直留居鄂爾多斯地區直到878年。是年,趁當時中國內亂橫行,沙陀部的一位首領李克用攻占山西北部大同邊區,他希望在那里能夠更好地插手中國的大混亂。880年,當黃巢領導的可怕的起義從唐朝手中奪取都城長安時,唐朝確實向李克用求援過。這位年輕的領袖(當時年僅28歲)被中國史家描寫成勇敢的和忠實的。他似乎扮演了唐朝救星的角色。此后他的忠誠是無可非議的。883年,他把起義軍從長安驅逐出去。被他剛剛拯救出來的唐朝廷任命他為節度使,以為報酬。對他來說,更重要的位置也許是他同時又被任命為太原、即山西的總督。有一個時期,這位中國化的突厥人似乎要繼承衰亡中的唐朝,自己登上中國王位。但是,顯然是由于他對唐朝的忠誠阻止了他這樣做。而一個與他同時代的匪首朱溫(當時已被說服站到中國人一邊)奪取了權利。朱溫廢黜了唐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自己稱帝,建立了“后梁”王朝(907年)。而李克用仍然是山西的君主,在他于908年去世時,其子李存勗(死于926年)繼位,他作為山西的皇帝,在“晉王”的稱號下統治著山西,以太原為都城。923年,李存勗推翻了“后梁”王朝,以“后唐”王朝建立者的身份成了中國的皇帝(都城在洛陽),“后唐”王朝是短命的,僅存在13年(923—936年)。936年,另一位沙陀突厥人石敬瑭將軍由于得到契丹人的幫助,推翻了最后一位“后唐”皇帝,宣布自己是中國皇帝,建立了“后晉”王朝,以開封(即汴)城為都。然而,“后晉”比“后唐”更加短命,僅存10年(936—946年)。946年,完全中國化的這支古代突厥人被真正的野蠻人、即蒙古族契丹人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