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薩爾馬特人及西西伯利亞
在烏拉爾山附近奧倫堡地區的普羅霍羅夫卡發現了屬于公元前第4世紀的一種地區文化,其重要的收集物是矛。由于這種矛是薩爾馬特人獨特的武器,據羅斯托茲夫,普羅霍羅夫卡墓群標志著薩爾馬特人首次出現在歐洲的俄羅斯 [30] 。然而,薩爾馬特人(他們與斯基泰人同源,都屬于在北方游牧的伊朗種人,他們當時已經立足于咸海北岸)可能于公元前3世紀后半葉渡過伏爾加河,侵入俄羅斯草原,把斯基泰人趕回克里米亞 [31] 。波里比阿(XXV,I)于公元前179年第一次提到他們,認為是一支需要認真對付的力量。
這兩個民族在種族上是有聯系的,他們都是游牧民 [32] 。然而,新來者明顯地不同于他們的前輩。上文已經提到過,斯基泰人是馬上弓箭手,他們戴薩迦帽,穿寬松的外套:他們是懂一點希臘文化的野蠻人,他們發展了一種動物藝術,這種藝術通過其風格仍然保留了對更有可塑性的自然主義形式的記憶。薩爾馬特人實質上是持長矛者,他們頭戴圓錐形帽,身披鎧甲。他們的藝術基本上仍是動物風格,對程式化和幾何圖形裝飾表現了比斯基泰藝術更加獨特的愛好,他們喜歡采用在金屬品中鑲嵌彩色瓷的表面裝飾。簡言之,他們的藝術顯示了一種極明顯的“東方”反應,即在希臘-羅馬的造型藝術的基礎上的、以程式化的花紋裝飾。這是在歐洲第一次出現的中世紀前的藝術,薩爾馬特人后來把這種藝術傳給哥特人,再后又由哥特人傳給民族大遷徙中的日耳曼各部落。
斯基泰藝術向薩爾馬特藝術的過渡發生在公元前3世紀初,這一點可以從埃卡特林羅斯拉夫附近的亞歷山大堡的大量發掘物推斷出來。在公元前3至2世紀,薩爾馬特藝術已經在南俄羅斯確立,這一點已經從庫班的布諾瓦、莫吉拉、阿赫坦尼諾夫卡、阿納帕、斯塔夫羅波爾、卡西斯科耶和庫爾德澤普斯等地出土的寶石首飾上反映出來。也可以從亞速海附近伊里扎威托夫斯卡亞的、屬于薩爾馬特時期的地層上反映出來,也反映在著名的邁科普鑲釉的銀質帶上,帶上刻有“格立芬”正在撕嚙著一匹馬的圖案。據說邁科普銀帶是公元前2世紀薩爾馬特藝術的代表作。在以后一個時期的薩爾馬特飾片上,同樣的風格仍然存在,在頓河河口附近的塔甘羅格和費杜羅沃,以及庫班河口附近的錫韋爾斯卡亞都發現了同樣風格的藝術品(屬公元前2-1世紀),屬公元后1世紀的文物發現于亞速海附近的新切爾卡斯克,庫班的烏斯季拉賓斯卡亞、祖波夫農場和阿爾馬維爾 [33] 。
這一批文物,特別是邁科普銀帶上的飾片,與西西伯利亞的金、銀飾片,即與今天收藏的彼得大帝的部分珍品有聯系,它們是以格立芬與馬群之間、虎與馬之間、格立芬與牦牛之間、鷹與虎之間,以及諸如此類的搏斗場面來裝飾的,是以非常程式化的枝狀方式來處理的。波羅夫卡把所有這些西伯利亞飾片確定在顯然是太早的時期(公元前3至2世紀);麥哈特確定在公元前1世紀;羅斯托茲夫較為可靠地認為屬于公元后1世紀 [34] 。
有一種看法更傾向于把西西伯利亞的金、銀飾片歸屬于同薩爾馬特人有姻親關系的各族,因為據近年來蘇聯的發現,在米努辛斯克附近的俄格拉克提村——也就是說,還要向東些,在西伯利亞的中部——發現了這一時期的人類頭蓋骨,它似乎不像是突厥-蒙古種人。另一方面,他們很有可能是屬于居住在與斯基泰人、薩爾馬特人和塞種人有往來的地區的印歐種各族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