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三位一體(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古羅馬)奧古斯丁
- 2939字
- 2020-08-24 15:56:16
第1章
論解釋的法則,這一法則用以解釋既不指子與父平等,亦不指子在奴仆形象上小于父,而只是指子的存在永恒地出自父的經文;討論與圣靈相關的一些事以支持這一法則。
2.言歸正傳。我們發現了我們所堅持的一種教會法則,就是散布于《圣經》中,并由大公教會博學的釋經家們所表達的,關于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應當如何被理解為上帝之子,無論是照著他所是的上帝的形象,與上帝平等,還是照著他所取奴仆的形象,比父小。在奴仆的形象里他不僅比父小,而且比圣靈小,甚至比他自己小,——這不是說原來的他比他小,而是說在世時的他比他小。因為他在取了奴仆的形象時,并沒有失掉上帝的形象,這我們已從第一卷中所引《圣經》的見證知道了。
雖然如此,《圣經》里有些地方卻叫人不知道應采用哪一種法則,是將子看為自從取了受造物的樣子后比父小呢,還是把子看為與父平等,其存在自父而來,乃是出自神的神,發自光的光?我們確實稱子為出自神的神;但我們稱父為神,而不是出自神的神。由此顯明子出自另一位,而且是那另一位之子;但父之存在不是出于子,而且他只是這位子之父。每一個子都從其父得到其所是之是,且是其父之子;但沒有父是自其子得到其所是之是的,他是他子的父。
3.《圣經》中有些地方論到父和子,是指他們實體上的合一和平等,例如:“我與父原為一”(約10:30),再如“他本有上帝的形象,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腓2:6),等等。又有些經文表示子因奴仆的形象,即因他所取的可改變的和屬人的實體而比父小,例如說:“父是比我大的”(約14:28),又說:“父不審判什么人,乃將審判的事全交與子”(約5:22)。稍后又繼續說:“因為他是人子,就賜給他行審判的權柄”(約5:27)。最后,有些地方既不表示他比父小,也不表示他與父平等,而只是說他是從父出來的,例如說:“因為父怎樣在自己有生命,就賜給他兒子也照樣在自己有生命”(約5:26);又說:“子憑著自己不能做什么,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約5:19)。假如我們認為他這么說的原因在于他取了人的形象從而比父小,那么就會有如下后果:父在子以前就必在水上行走了,并用唾沫和泥開了生來瞎眼之人的眼睛,并行了子于肉身顯現時在人間所做的其他的事(太14:23;約9:6,7),好使子也能行這些事,因為子說,子除非看見父所做的,憑著他自己是不能做什么的。不過,一個人即使發了瘋,也不會這么想的。
所以這些經文這樣說,原因在于子的生命像父的生命一樣是不變的,卻仍是從父而來的;在于父和子的工作是分不開的,而子的工作卻是出自父的,一如他本身出自父;在于子這樣看見父,使他因看見父而是子。在他,出自父,即由父所生,與看見父并非二事;而看見父工作,無非就是與父同工;但他不是憑著自己工作,原因在于他不是由自己而來;他看見父所做的事,也就照樣做,其原因就在于他是出于父的。他既不是以同樣的方式做別的事,像畫家照著所看見的別人畫的像復制那樣;也不是以別的方式做同樣的事,如用手寫出心里想到的字;而是如他所說:“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約5:19)。他既說“所做的事”,又說“照樣”,顯示了父和子工作是平等的、不可分的,而子的工作是來自父的。所以子憑著自己不能做什么,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
《圣經》這樣說,不是指一位比另一位小,而只是表明這一位出于那一位。有些人卻誤以為這是指子比父小。我們中間有些在這些事上受教不夠的人,要照他奴仆的形象去看這些經文,以致把它們誤解了,并因此感到困惑。為了避免這種困惑,我們應當運用另一個法則,它告訴我們的不是子小于父,而是子出于父。所以這些話沒有他與父不平等的意思,而是指他在永恒里的出生說的。
4.于是照我開頭所說,《圣經》里有些地方叫人不知道應采用哪一種法則,是把子看為既然取了人的樣子,就比父小呢,還是把子看作雖與父同等,卻是出于父呢?我認為,倘若這種不確定屬于永遠都解決不了的那種,那么隨便用哪一種法則都是無害的。例如,“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約7:16);對此我們可以照他奴仆的形象去了解,正如我們在第一卷里所講的;也可以照他上帝的形象去了解,在這種形象中他是與父同等,卻也是出于父。因為照上帝的形象說,正如子與子的生命并非二事,而是一事;子與子的教導也非二事,而是一事。所以,經上說的,“他賜給他兒子有生命”(約5:26),意思無非就是,他生了子,這子就是生命;經上所說的“他將教導賜給子”,意思也就可正確地理解為:“他生了子,這子就是他的教導。”所以經上所說“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約7:16),就可還原為,“我不是從自己來的,而是從差我者來的。”
5.讓我們對比一下圣靈的例子,經上并未說他“虛己,取了奴仆的形象”,關于他,主是這樣說的:“只等真理的圣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并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他要榮耀我,因為他要將受于我的,告訴你們”(約16:13,14)。若不是他立刻又說:“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所以我說,他要將受于我的,告訴你們”(約16:15),恐怕人們就會以為圣靈是由基督所生,像基督是由父所生的那樣了。關于他自己,他曾說:“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而是那差我來者的”(約7:16);關于圣靈他卻說:“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又說:“因為他要將受于我的,告訴你們”(約16: 13)。他說出了“他要將受于我的”這句話的理由,即“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所以我說,他要將受于我的告訴你們”(約16:15),所以我們得說,圣靈有父所有的,像子也有父所有的一樣。怎么有的?像上面說過的那樣:“但我要從父那里差保惠師來,就是從父出來真理的圣靈,他來了,就要為我作見證”(約15:26),所以,他是從父出來的,他不是憑著自己說的。并且正如子并不因為曾說“子憑著自己不能做什么,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約5:19),就比父小(因為他這樣說,并不是照著奴仆的形象,而是照著上帝的形象,一如我們所證明了的,并且這些話不是指他比父小,而是指他出于父);這里關于圣靈經上所說的“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也并不表示他就比父小了,因為這句話不過是指他出于父。但既然子是出于父,圣靈也是出于父,那么二位不都被稱為子,不都是受生的,而只有前者被稱為獨生子,后者被稱為圣靈,既不是子,也不是受生的(因為若是受生的,就必是子了),卻是因為什么呢?關于這個問題,若上帝準許的話,我們要在另一處討論。注42
6.有人因為子曾說“父啊,愿你榮耀我”(約17:1:5),就以為這足以證明父比子大,他們現在就應當醒悟過來了。因為在這里我們看到圣靈也榮耀子;難道圣靈也比子大嗎?若圣靈榮耀子,是因為他要接受凡屬于子的,而他所以接受凡屬于子的,是因為凡是父的也都是子的。由此可見當圣靈榮耀子時,父也榮耀子。由此可知,凡父所有的,不僅是子的,也是圣靈的,因為圣靈能榮耀父所榮耀的子。但若加榮耀者大于受榮耀者,他們就應當承認,互相加榮耀者是同等的。但子也榮耀父,因為經上記著說:“我在地上已經榮耀你”(約17:4)。他們顯然應當小心,免得他們以為圣靈比父和子都大,因為他榮耀榮耀父的子,卻未說他被父或子所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