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沈良方》研究
- 蘇穎 蘇鑫 魏曉光
- 1960字
- 2020-08-26 18:31:15
五、調氣方
《黃帝內經》指出:“百病生于氣。”意為多種疾病的發生,是因為體內氣機失調。“百病生于氣”的“氣”,是指氣機失調。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于氣機升降出入之正常,一旦氣機失調,即可發病。《蘇沈良方》中治療氣機失調的方劑可分為治氣滯不通方和治氣機逆亂方。
(一)治氣滯不通方
氣滯于脾則食少納差,脹滿疼痛;氣滯于肝則肝氣橫逆,脅痛易怒;氣滯于肺則肺氣不清,發為喘咳;氣滯于經絡則該經循行路線相關部位疼痛或運動障礙。
偏頭痛方以生蘿菔汁注鼻中,治偏頭痛;胡蘆巴散治氣攻頭痛;川楝散以川楝子、巴豆為組成,治小腸氣,下元閉塞不通;倉卒散方寒熱并用,治小腸氣;弓弦散又名失笑散,善治婦人血氣不通;治發瘡疹不透方以人齒為末,乳香湯調服,治療邪氣郁阻,發瘡疹不透;烏頭散以烏頭、川楝子、檳榔、木香為末,主治小兒氣滯;小朱砂丸治小兒驚積,鎮心化涎。
1.偏頭痛方
生蘿菔汁一蜆殼,仰臥注鼻中,左痛注右,右痛注左,或兩鼻皆注亦可。治偏頭痛。數十年患,皆一注而愈。
2.胡蘆巴散
胡蘆巴(微炒)、三棱(銼,醋浸一宿,炒干)各一兩,干姜一分(炮)。上為末,每服二錢,溫生姜湯或酒調下。治氣攻頭痛。尤利婦人。
3.川楝散
川楝子一兩(和皮,切四片),巴豆一兩(并殼,捶令碎)。同和勻,入銚內,炒令紫色,取出,去巴豆,只取川楝子,凈刷為末,每服一錢。先炒茴香,秤一錢令香,用酒一盞沖,更煎三五沸,去滓,調川楝子末,連進二服,得下泄立瘥。治小腸氣,下元閉塞不通。
4.倉卒散方
山梔子四十九枚(燒半過),附子一枚(炮)。上每服二錢,酒一小盞,煎至七分,入鹽一捻,溫服,治小腸氣。癥見:脾腎氣攣急,極痛不可屈伸,腹中冷,重如石,痛不可忍,白汗如瀉,手足冰冷,久不瘥,臥欲死。
5.弓弦散
五靈脂、蒲黃等分,上二錢,先用釅醋一合,熬藥成膏,以水一小盞,煎至七分,熱呷。治小腸氣斷。此又名失笑散,療婦人血氣尤驗。
6.治發瘡疹不透方
人牙齒三五枚,炙令黃,為末,乳香湯調下。燒過溫酒下亦可,服訖片時,瘡便透。治發瘡疹不透,畜伏危困者。
7.烏頭散
烏頭三兩(炮,去皮),川楝子一兩半,檳榔、木香各一兩。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鹽一捻,溫服。主治小兒氣滯,如疝氣等。
8.小朱砂丸
朱砂一分,巴豆三十粒(去皮膜,出盡油),半夏(湯洗七遍,為末,炒)二錢,杏仁五枚(炮,去皮尖)。面糊丸如綠豆大,二歲一丸,荊芥薄荷湯下,三歲二丸,五歲三丸。治小兒驚積,鎮心化涎。如驚伏在內,即行盡,仍舊藥出;如無驚,藥更不下。
(二)治氣機逆亂方
在人體內,氣的基本運動形式為升降出入。氣的運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降相因,動態平衡,是維持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須的條件。氣的升降,是由各臟腑的功能活動共同完成并協調一致的。如果臟腑受到損傷,功能紊亂,則氣的升降運動就會失去原有的規律,從而出現氣機升降出入失常的改變,在此稱為氣機逆亂。《蘇沈良方》中主要表現為嘔吐與腹瀉。紫粉丸以醋浸針砂止吐;軟紅丸以辰砂、信砒、巴豆、胭脂止吐;酒磨丸以五靈脂、狗膽汁和丸,治吐逆;芍藥散以赤芍為主藥加入左金丸,取調氣和血之法治痢;田季散以硫黃、水銀研末,酒姜汁送服,治胃反嘔吐日久不愈及小兒驚吐;妙香丸治小兒胸中煩及虛積、吐逆。
1.紫粉丸
針砂,醋浸一宿,辟去醋,便帶醋炒,候炒至銚子紅色無煙乃止。候冷,細研,更用醋團火燒洞赤,取起候冷,再研極細,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粥飲下。服訖,更啜一盞許粥,已不吐。如未定,再服決定。小兒小丸之,隨兒大小與此藥,極神異。吐有多端,《良方》中有數法,皆累驗者,可參用之。
2.軟紅丸
辰砂五錢,信砒半錢強,巴豆七個(取霜),胭脂一錢。上熔蠟少許,入油一二滴,和藥為劑,以油單裹之,大人如綠豆,小兒如芥子,濃煎槐花甘草湯,放溫,下一丸,忌熱食半時久。此藥療人吐,只一服,常與人一丸,偶兩人病,分與兩人服,兩人皆止。
3.酒磨丸
五靈脂,狗膽汁和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煎熱生姜酒磨化,再湯令極熱。先煮溫粥半升,持在手,令病人乘藥熱頓飲,便以粥送下。治吐逆,粥藥不下者。
4.芍藥散
茱萸(炒)半兩,黃連(炒)、赤芍藥各一兩。上三味,水煎服。治痢。
5.田季散
好硫黃半兩(細研),水銀一分(與硫黃再研無星)。同研如黑煤色,每服三錢,生姜四兩取汁,酒一盞同姜汁煎熟,調藥空心服,衣被蓋覆,當自足指間汗出,迤邐遍身,汗出即瘥。治久患翻胃及小兒驚吐,諸吐并醫。
6.妙香丸
辰砂一兩,牛黃、生龍腦、麝香各一分,金箔十四片,粉霜一錢,膩粉一錢,蠟二兩,巴豆一百二十個(肥大者)。丸如彈子丸,量虛實加減,龍腦漿水下,夜半后服。治小兒虛中積,潮熱寒熱,心腹脹滿痛疼者。臟虛即以龍腦米飲下,每服三丸,如小豆大,藥勢緩,即按令扁。疾堅者加至十丸,皆以針刺作數孔,以行藥力。小兒取積,丸如綠豆,治小兒吐逆尤效。此藥最下胸中煩及虛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