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身看,隨時學:心臟和血管疾病
- 李海燕 陸清聲 莫偉
- 2130字
- 2020-09-09 12:31:54
腳痛痛得真嚴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動脈粥樣硬化累及下肢動脈,導致動脈狹窄或閉塞而引起肢體缺血癥狀的慢性疾病,多發生于大中動脈。
哪些人群容易患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通常發生于年齡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患者明顯比女性多。此外,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愛吃肉和甜食、不喜運動,或者經常活動在寒冷、潮濕的環境中均易誘發此病。事實證明,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頸動脈硬化、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時,發病率會明顯增高。值得一提的是,長期吸煙是發生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明確危險因素。
注意,這些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表現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早期的臨床表現為患肢乏力,如感覺上下樓梯、爬坡或者上下公交車吃力等,偶爾會出現腿腳變涼、發麻,有些人還會出現抽筋。這些癥狀往往最容易被忽視,誤認為是年齡增長導致的。這個階段如果接受積極有效的治療,控制危險因素,動脈硬化程度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如果不及時進行干預,隨著疾病程度的進展,會出現“間歇性跛行”,所謂“間歇性跛行”是指當行走一段路以后(一般為數百米左右),會出現一側或雙側的腰酸腿痛癥狀,有時還會伴有下肢麻木無力,甚至不能行走,如果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癥狀可以很快緩解或消失。疾病進一步發展,隨著缺血程度的加重,疼痛愈加劇烈,通常表現為難以入睡,往往“屈膝抱膝而臥”。如果缺血程度已經嚴重影響肢體的血液供應,肢體會出現壞疽和潰瘍,若此時合并感染,甚至會造成重要臟器的功能衰竭。
做哪些檢查可以及時發現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
正常情況下,足背和踝關節內側各有一條動脈,我們可以用手指感覺到動脈的搏動,如果摸到的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就提示下肢動脈可能存在問題。而為確診和識別病變的位置和程度,需要借助儀器設備的檢查,如動脈多普勒超聲、血管造影(DSA)、CT血管成像(CTA)和核磁血管成像(MRA)等。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有哪些治療方法
保守治療
注意戒煙,低鹽、低膽固醇飲食,控制血糖、血壓,堅持肢體鍛煉,加強患肢保暖。
服用抗血小板、擴張血管和活血化瘀的藥物。主要目的在于控制疾病的繼續發展,改善患肢的側支循環,緩解疼痛和促使潰瘍愈合。出現皮膚破潰長期不愈合時,應及時就醫,防止繼發感染。
腔內治療
目前國內外公認的治療下肢動脈硬化的首選方法。它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等諸多優點。它通過球囊擴張和支架植入等方法把狹窄甚至堵塞的血管撐開以恢復血流。適用于大腿處股動脈較短長度的單處或多處狹窄。
骨髓干細胞移植術
利用干細胞生物特性,將干細胞混懸液肌肉注射進行患肢移植,以改善肢體缺血癥狀。它能再造一種全新的、正常的甚至更年輕的細胞、組織,而且具有不存在異體排斥、取材方便、創傷小的優勢。
外科手術
一般包括動脈搭橋術、動脈切開取栓術、內膜剝脫術和截肢(趾)術。適用于無法進行介入治療的患者。
截肢患者術后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保持殘端皮膚的清潔干燥,注意用溫水清洗并擦干殘端皮膚,禁止浸泡殘肢。如果殘肢皮膚表面有擦傷、水泡、水腫等異?,F象時要及時就醫,并且暫時停止使用假肢。佩戴假肢前應充分進行殘肢保護,防止行走時表面皮膚磨破或發生水泡。
其次,行截肢術后,患者有時候感覺自己截掉的那條腿還存在,并產生劇烈疼痛,這種現象被稱為“幻肢痛”,這種虛幻的感覺可能在術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存在,這種現象更易發生在術前就經歷了嚴重疼痛的人身上?!盎弥础卑l作前,時常會有幻肢的異常感覺,如局部皮膚的跳痛或漲痛,有時候伴有麻或癢感,每當我們察覺到這種異常信號時,就應該提前采取鎮痛措施,如抓緊做幻肢“按摩操”,以減輕疼痛的影響。
最后,行截肢術后,要避免劇烈運動,采取有氧的漸進性活動,注意活動量要適當,避免運動后身體出汗受涼,減少刺激性食物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小提醒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應該怎樣進行足部保養
每日用溫水洗腳,用毛巾擦干,不可用力摩擦、揉搓皮膚。泡腳前應用自己的手感受水溫,以防燙傷。不宜用熱水泡或熱敷,因為腳部溫度暫時升高的同時,局部代謝也會增加,組織耗氧量增加,導致病變加重。
另外,患肢濕性壞疽者可遵醫囑使用1:5 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泡足,促進滲液的吸收,使濕性壞疽變為干性,預防感染。使用時注意濃度配比,看水的顏色就可分辨出來,紫黑色說明濃度過高,一般根據比色卡調至粉紅色剛好合適,以免藥物濃度高,“燒”傷皮膚。使用時間因人而異,應聽從醫生建議,不可隨意使用。使用中如有不適應及時就診咨詢醫生。特別提醒,干性壞疽者和皮膚完好者不應使用此方法泡足。
保持皮膚干燥、滋潤,足部可涂凡士林油以保持滋潤(潰瘍患者不適用)。穿棉襪及透氣性能良好的松軟鞋子,避免因寒冷導致血管痙攣,加重缺血。保持鞋襪的干爽、潔凈。
皮膚瘙癢時,可涂止癢藥膏,避免手抓,以免造成皮膚破損和繼發感染。
保護足部免受損傷,勤修剪趾甲。
避免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不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睡覺時取頭高腳低位,使血液易灌流至下肢;坐時應避免一腿擱在另一腿膝蓋上,不盤腿,防止動、靜脈受壓阻礙血流。
保持適當的體育鍛煉,以促進側支循環形成。
如果已經形成面積較大的潰瘍時,為了防止被子覆蓋帶來的疼痛,可以用支被架支起被子,保持潰瘍部位清潔,加強創面換藥。
(齊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