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康復治療師臨床工作指南:兒童發育障礙作業治療技術作者名: 劉曉丹 姜志梅本章字數: 1362字更新時間: 2020-09-09 12:30:22
第四章 兒童作業治療評估
第一節 概述
一、作業治療評估的概念
兒童作業治療評估是應用康復醫學方法對兒童或功能障礙兒童的功能或恢復潛力進行評估,作為制訂作業治療計劃的依據。同時對作業治療結果和隨訪結果進行綜合分析的判斷和依據。
作業治療師要對功能障礙兒童的功能障礙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總結,科學、準確的指導治療,這個過程即作業治療評估。同時,作業治療評估更強調兒童的整體狀況,全面看待兒童,以兒童為中心,以家庭為中心,在收集兒童信息和資料時,也重視兒童的生活、學習和娛樂等的獨立活動狀況。
二、評估的目的與意義
1.了解發育水平
了解兒童目前的功能發育、活動與參與水平,即兒童能做什么、代償情況以及經過治療可能做什么。
2.確定功能障礙
找出兒童有哪些活動受限和功能障礙,程度如何,包括確定障礙的部位、性質和程度,了解兒童喪失了哪些功能,即不能做什么。
3.制訂治療目標
根據確定的功能障礙和代償潛力,正確地制訂治療目標,可以包括短期目標及長期目標,從而在今后的治療中有的放矢,有效地利用人力和物力,確定該治療到什么程度,或者何時應該中止治療。
4.確定治療方案
在確定了損傷或疾患的程度、掌握了障礙原因的前提下,可以確立治療方案,確定治療該怎么做,或者選擇何種手段進行治療。
5.判斷治療效果
經過治療后,只有通過科學的評定,才能得出客觀的結果,評估是判斷治療效果的客觀依據,有利于進一步治療,或者終止治療后進行預后總結。
6.比較治療方案優劣
根據當時、當地及康復機構的條件,可以為兒童制訂多個治療方案,或者針對多個醫院,同一疾病分別設立不同的治療方案,分析比較每個方案的療效及投入效益比例,從而篩選出花費小而效果好的治療方案以便今后推廣實施。
7.醫療文書的依據
評估的數據和結論內容除了可以指導臨床的治療外,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醫療證據文件。
三、注意事項
評估前要明確兒童及家長的主要需求,參考ICF架構,了解身體結構與功能情況,如坐位不穩定,手眼協調不良或知覺、認知障礙,情緒不穩定,以及活動與參與受限情況(如游戲、寫字、進食、入學困難)等。臨床上,正確選擇評估方法是能否準確了解兒童情況、實施正確治療的關鍵。針對不同的疾病所導致的功能障礙擬定不同的評估方法,例如腦癱、孤獨癥譜系障礙等疾病,各有其評估特點及專門的功能評估量表,能較確切地全面反映兒童的功能狀態,應該盡可能地選用。
四、作業治療評估的一般項目
作業治療評估的一般項目包括功能和操作兩大方面,每個方面又包含不同的評估項目。治療師應根據兒童的診斷、年齡、初次印象、其他信息選擇評估項目和評估量表(表4-1)。
表4-1 作業治療評估的一般項目

為了更深入了解兒童在作業表現能力上的限制,治療師會去評估其在活動時環境中的因素。兒童及其家庭當中包括了親屬、朋友、鄰居、托育中心、學校、醫療機構等。與兒童的父母和其他接觸兒童的成年人進行面談,是一個可以獲得有關兒童活動表現及活動參與程度資料非常重要的來源。治療師觀察兒童在環境中的表現,并隨著對其每天參與活動的關注度增加而合并其他的評估方法。將以障礙為基礎的評估方式轉換成以生態評估為主,可以完整地了解兒童在社會及社區的參與程度。
五、測試者的能力
一個稱職的測試者只有在考慮了兒童所有可用的信息后,才能在標準化測驗中描繪出此兒童的表現能力。這些信息包括非標準化評估的結果、非正式觀察、與照顧者的訪談以及其他專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