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主編簡介

張連陽,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創傷外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學術任職:中國醫師協會創傷外科醫師分會會長;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創傷學分會常委,創傷急救與多發傷專委會主任委員。《創傷外科雜志》主編,《中華創傷雜志》《中華創傷雜志(英文版)》《解放軍醫學雜志》《解放軍醫藥雜志》《傷殘雜志》副總編或副主編,《中華消化外科》《中華實驗外科雜志》《災害醫學與救援(電子版)》等10余種雜志常務編委或編委。
專業特長:長期從事創傷外科及普通外科醫療、教學、科研工作,擅長多發傷緊急救治和損害控制外科技術,腹部戰創傷及其并發癥救治等。主要研究方向為創傷、休克及手術后腹腔間隙綜合征等腹部并發癥的防治研究、嚴重多發傷救治中損害控制策略和關鍵技術的研究。
學術成就:近年來承擔國家科技惠民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分題等國家級課題7項,承擔全軍后勤科研計劃重點項目、全軍十一五面上項目等軍隊課題6項,總經費2 000余萬元。以第一作者共發表科技論文200余篇,其中SCI收錄20余篇。主編或主譯專著11部,副主編、參編專著28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重慶市自然科學一等獎等以上科研成果11項。
個人榮譽:2006年重慶第10屆青年“五四”獎章,2007年總后勤部優秀教師,200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院校育才獎銀獎,2010年裘法祖普通外科醫學青年獎,2015年王正國創傷醫學突出貢獻獎,2018年重慶市醫學領軍人才(急診醫學),2019年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急診醫學)。
白祥軍,醫學博士,教授(二級),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武漢市衛健委副主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副院長兼中法新城院區院長,創傷中心技術總監。
學術任職:中國醫師協會創傷外科醫師分會副會長兼總干事長(創傷急救與災難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急診外科醫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創傷醫學分會常委,湖北省醫學會創傷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武漢市醫學會創傷醫學分會主任委員;《臨床急診》《創傷外科雜志》《中華創傷雜志(英文版)》副主編,《中華急診醫學》《中華創傷外科》編委。
專業特長:從事急診創傷外科工作32年,在創傷急救、多發傷/復合傷、創傷危重癥、創面修復等領域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主要研究方向創傷急救、創傷危重癥、創傷感染與免疫、創面修復。主張在中國建設創傷中心分級救治制度,開展嚴重創傷一體化救治;牽頭了原衛生部“十年百項——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推廣應用。
學術成就: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啟動基金、湖北省攻關項目、武漢市重點項目等課題6項,參與了國家“十二五”支撐計劃、衛生部行業專項等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武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主編、參編和翻譯了創傷醫學系列書籍。
個人榮譽:獲2000年武漢市十佳好醫生、2013年湖北省衛計委優秀共產黨員、2013年湖北省首屆醫學領軍人物、2014年湖北省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15年王正國創傷醫學突出貢獻獎等榮譽。
張茂,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浙江大學急救醫學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急診醫學教學委員會主任,急診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學術任職: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創傷外科醫師分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主任委員等學術職位,《中華創傷雜志》《中華急診醫學雜志》《中華創傷雜志(英文版)》、WJEM等雜志編委。
專業特長:長期從事急診醫學的臨床、科研、教學與培訓工作,擅長于嚴重創傷和各種疑難復雜危重癥救治,主要研究方向為嚴重創傷救治和心肺腦復蘇,急危重癥超聲。
學術成就: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要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論文230余篇,其中第一/通訊作者SCI論文37篇;主譯/主編著作6本;獲國家專利10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
個人榮譽:曾獲“全國衛生系統青年崗位能手”、第二屆“國之名醫-青年新銳”等多項榮譽稱號,為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浙江省衛生創新人才培養對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海市| 监利县| 呼和浩特市| 开平市| 伽师县| 南投市| 兴城市| 临湘市| 上栗县| 铜川市| 罗田县| 麻城市| 婺源县| 汉阴县| 阳朔县| 西城区| 平昌县| 兴隆县| 尼勒克县| 涪陵区| 五大连池市| 元阳县| 兴山县| 梁山县| 新营市| 调兵山市| 揭西县| 平南县| 宜宾县| 济南市| 册亨县| 大宁县| 香河县| 会昌县| 大荔县| 通榆县| 黔江区| 正定县| 平果县| 香格里拉县| 德安县|